劉 向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音樂學院,河南 鄭州 451100)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精神層面的富足,或是個人品位的提升。而音樂就成為大多數人選擇的對象,其不僅可以做到低成本,而且其對于人的內心以及精神世界的豐富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室內樂的出現,更是個人品位的一種體現。而在其中,小提琴就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現代管弦樂器中,小提琴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樂器之一,是現代交響樂中最不可離開的一類樂器。但是,一種好的樂器,只有充分發揮其作用、展現其價值,才能體現出其重要性。就室內樂而言,其本身就是純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或思想感情,是通過每個音符來完美展現的。所以,這對于演奏者本身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實際室內樂教學中,小提琴的體現形式可以大致總結為以下兩種:
小提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具有輔助性,其最重要的輔助作用體現在學生聲樂練習等方面,能起到糾正學生音準以及調整伴奏的作用。小提琴由于其本身的特點,非常適合用于歌唱性的訓練,甚至比鋼琴效果更好。例如,在歌曲中,通常會有一些滑音或是顫音需要明顯地表現出來,而在使用小提琴的過程中,通??梢酝ㄟ^小提琴的滑弦、揉弦技巧,來更為準確地展示出來。但是,這對于鋼琴來說,是不能做到的。不僅如此,小提琴在現代流行伴奏方面,亦起著良好的輔助作用。
小提琴的欣賞性是有目共睹的。其在不是很普及的時期,主要就是供人們欣賞的。而就是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來促進觀賞者本身品位的提高。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開設與小提琴相關的欣賞課,來感悟在不同的環境下,小提琴所展示出來的作用和意義。例如,在面對不同題材和體裁的音樂形式時,小提琴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和情感,或是演奏方式都有著不同的變化。不僅如此,小提琴在室內樂教學中的欣賞性,還體現在學生身上。對于學生而言,個人的行為舉止常常能夠顯露出個人素質和品位的高低。
小提琴作為西方歷史悠久的樂器之一,其本身就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擁有巴赫、海菲茲等眾多的小提琴演奏大家,而且其在藝術形式上的體現更是不斷達到更高的水平層次。小提琴不僅體現在協奏或獨奏等多個方面,在藝術表現上,它幾乎可以運用于任何的音樂作品中。所以,在小提琴教學過程中,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蘊往往會使學生受到一定的熏陶。而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小提琴則為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提供了重要渠道。
豐富教學內容更多地體現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在實際的室內樂教學中,對于樂器的學習通常都是單調的,增加一種新的樂器可能會帶來成倍的樂趣。而將小提琴加入課程教學中,能夠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學習了解小提琴的不同演奏風格,同時也感受到多種多樣的音樂效果。所以,這種樂器的加入,能夠極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一種提高上課效率的好方法。不僅如此,在豐富的教學內容中,也包含著各種各樣音樂技能,將這些內容納入學生學習和了解的范疇,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相關樂器技能,這對于學生音樂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提琴在室內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當下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雖重要,但要是運用得不合理,也是毫無意義的。以下通過三個方面來闡述現階段小提琴在室內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一些地方院校中,常見的問題就是課程設置不合理,其主要體現在小提琴專業課程的課時相對較短等方面。這樣相對較短的課程設置,很容易導致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由于時間的原因而將一些課程內容不斷縮減,使得音樂知識晦澀難懂。這就致使學生因未聽懂或缺乏練習,而出現盲目學習、應付上課的現象。這不僅對于學生個人素質水平的提高毫無作用,而且對于學生本身專業課的學習也毫無作用,這是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
在現階段小提琴教學過程中,可能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出現了很多老師或家長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現象。這就促使本身就很容易浮躁的學生更加浮躁,而忽略了學習音樂的真正目的,甚至違背了學習規律,最后很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在這樣的心態下,學生難以提高個人素質,最終會對自己產生不利影響。學生一味沉浸于評級證書,而對于自身的真實水平和情況沒有準確的把握。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句話主要是體現環境的作用。在很多高?;蚴浅醺咧薪虒W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音樂氛圍缺乏,大多數學生沉浸于快節奏的流行音樂,而忽略了對于其他優質音樂的欣賞。之所以出現此類現象,可能是由于資金匱乏,也可能是由于學生本來就不重視音樂素養的培養。正是因為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心態浮躁,學習停留于表面,無法深入領會。
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在教學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所在。由于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受到各種環境和條件的影響,所以導致小提琴在教學的過程中,常存在表現形式單一或表現手段單一等問題。在小提琴教學過程中,由于課程進行緩慢等因為,使得小提琴教學更多地停留于表面,難以取得真正的進展。例如,對于剛入學的學生,其可能一直處于練習之中,而這些不變的練習常常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厭倦等心態。總而言之,沒有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的引領,學生的學習效率很難提高,學習狀態相對被動。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兩點建議。
在課程設置不合理這一問題上,有效可行的方式就是不斷優化課程的結構,針對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例如,增加專業課的課程時長,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在小提琴學習過程中,增加基礎音樂知識學習,注重小提琴的練習過程和步驟,通過各種環節和結構的優化,實現整體課程的優化。
不僅如此,在課程結構方面,學?;驅W院也需要做出及時的更新和修改,例如,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學習標準和學習步驟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以適應學習環境等多方面的變化。并且在氛圍營造的過程中,要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例如,可以增加一些專業的學術交流會,或是安排學生觀看一些重要的音樂會等,來促進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促使學生直觀感受音樂魅力,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興趣。
對于大多數專業學習小提琴的學生來說,常呈現出來的狀態就是會演奏,而面對一些專業知識的提問就會變得很沉默。這與教學理念以及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有著一定的關聯,可能是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求學生注重技能的學習,而忽略了理論知識的學習。但是,在學生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基礎文化知識掌握得是否扎實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可增設一些基礎課程,如視聽方面的專業課程。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對于聽覺和視覺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所以增設相關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打好基礎,而且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個人文化底蘊。也可以通過觀看或分析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來促使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和認識小提琴。
總而言之,小提琴在室內樂教學中有著獨特的體現形式。而恰是這些體現形式,展現出了其重要性,在室內樂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現實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F階段的小提琴室內樂教學中,就存在著一些常見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否順利解決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應該提升重視程度,讓學生更好地領悟樂器的魅力,培養獨特的審美,以促進自身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