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豎視頻作為一個較新的名詞,業界對于其概念的界定比較一致,但并沒有統一的定義,多是指為了適應縱向屏幕或智能移動終端的觀看習慣,專業媒體與普通用戶開始拍攝、制作、傳播縱向的豎視頻來適配硬件,滿足用戶碎片化瀏覽需求的短視頻新格式。
手機最初被廣泛使用的功能是通訊與聯絡,設計者考慮到人面部的口、耳比例,以及使用者的握抓姿勢等多重因素,將手機設計為縱向。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手機屏幕也隨著手機的硬件形態被設計為縱向。而當網民將目光從習以為常的橫屏影像轉移到豎屏手機上時,傳統的橫屏視頻與豎屏終端產生了不匹配。人們在拍攝或觀看視頻時,總是不得不將手機旋轉90度,以適應豎式手機,這給碎片化上網的用戶帶來了不舒適的體驗。因此,一種更加適應豎屏智能終端的豎式視頻應運而生,無需旋轉手機,也無需點開全屏模式,手機用戶可以十分便利地拍攝豎式視頻,觀看豎視頻。
觀看豎屏視頻在前幾年并不是主流,移動終端用戶所關注的核心在于用戶體驗,在最直觀的操作方面,橫屏視頻在其播放時需要翻轉手機來擴展視頻,而豎視頻在握抓手機時觀感更加流暢和便捷;在信息量方面,相比傳統的橫屏視頻,豎視頻更加強調信息輕量化輸出,即用戶能夠更為直觀、快速地獲取信息。因此,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用橫屏播放視聽內容的傳統觀看模式已經不再具備終端內容交互體驗和競爭上的優勢,豎視頻在內容場景的搶奪之戰中,對用戶的使用體驗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5年4月,美國最大的豎視頻播放軟件Snapchat,鼓勵各大媒體及普通用戶拍攝豎屏視頻,該社交軟件在短時間內收獲了大量點擊和關注。此外,以橫屏作為行業標準的電影也有所改變,開始通過豎屏影像講故事,甚至出現了第一個豎視頻電影節(Vertical Film Festival)。網絡社交媒體巨頭Instagram也推出了分享功能“ins story”,為用戶提供豎屏視頻和照片展示的全新體驗。
在國內的應用軟件中,微博、微信、b站等媒體也都在豎視頻的拍攝和播放上進行不斷改進,對屏幕兩側或上下的黑色條幅都進行了優化。因此,各類兼容橫視頻與豎視頻的應用軟件更好地適應了使用者的需求。國內眾多直播軟件也選擇了縱向拍攝和縱向瀏覽的模式,其中“抖音”APP成為各類豎屏短視頻應用中發展勢頭最好的產品。
由此可見,豎屏視頻的出現和迅速發展,與當前“萬物皆媒”“人人都是記者”的時代是密不可分的。硬件的普及和4G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得豎視頻應運而生,成為每個人都可以拍攝、上傳、分享的新興短視頻形式,專業的媒體(PGC)和普通用戶(UGC)甚至是二者結合產生的專業視頻制作者(PUGC)都為豎視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作品,這種良性循環更有利于豎視頻的完善和多元發展,更好地促進短視頻的類型多樣化發展。
新聞資訊類豎視頻。短視頻新聞將傳統的電視新聞、文字新聞,用更加簡潔高效的影像傳達給受眾。而隨著更多豎視頻軟件的發展,同時也為了適應網絡時代碎片化的信息獲取方式,更多的新聞媒體以及資訊發布者選擇使用更加多樣化的方式與豎屏軟件更好地結合,以此來發布更多新聞資訊。
伴隨著移動智能設備、無線上網技術以及多樣化的視頻播放平臺的不斷發展,各大媒體公司都開始嘗試新的途徑來接觸到這些新技術最廣泛的使用群體——年輕人。2015年初,最早發展豎視頻的平臺Snapchat引入了Discover頻道,在該平臺上,用戶可以在由圖片、文字和豎視頻組成的系列故事中左右滑動切換頁面,由于該頻道獲得了較大的關注度,更多的媒體平臺如《國家地理》頻道《華盛頓郵報》等也不斷入駐Snapchat。2017年7月,NBC環球新聞在Snapchat上推出了一檔每日更新兩則的新聞節目“StayTuned”,每個節目時長為兩到三分鐘。通過該平臺,NBC可以快速發布簡潔且專業的豎視頻,僅發布一年,該節目的收視率就翻了一倍,用戶數量達到了每天500萬之多,其中一半以上的觀眾每周至少觀看3天。
國內的資訊類豎視頻也在快速發展,如梨視頻、央視新聞客戶端、《新京報》的“我們視頻”、《人民日報》的“H5”豎視頻宣傳國家新政策等,都在嘗試使用豎屏視頻來傳遞新聞資訊和把控政治輿論導向,資訊類豎視頻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中國用戶所接受和喜愛。
豎屏網綜與網劇。豎屏網綜、網劇近年來在互聯網平臺發展十分迅速。2018年11月底,愛奇藝聯合春風畫面推出全網第一部青春爆笑豎屏微網劇《生活對我下手了》,節目單集片長僅三分鐘。12月25日,繼推出《生活對我下手了》之后,愛奇藝正式上線“豎屏控“劇場,以豐富多樣的內容滿足當下豎屏愛好者的觀看視頻需求。在豎屏內容的整體布局上,愛奇藝在2019年推出近20部優質內容,保持平均每月1-2部的產出節奏,覆蓋劇綜漫等多個品類。
除愛奇藝外,優酷和騰訊也都在持續布局豎屏市場。騰訊推出的豎屏綜藝《和陌生人說話》、豎屏劇《我的男友力姐姐》反應較為熱烈。騰訊yoo視頻也相繼推出了《我的二貨男友》《公主病的克星》等十多部豎屏短劇。其中騰訊新聞出品的《和陌生人說話》是全網首檔采用豎屏格式拍攝和播放的人物訪談類短視頻節目。該節目邀請鳳凰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陳曉楠加盟主持,通過挖掘陌生人的故事,與身邊普通卻又不凡的小人物對話。節目每期時長10-15分鐘,目前已更新至第三季,豆瓣評分三集均在9分以上,是豎屏短視頻節目在節目形式和內容上創新的成功嘗試。中國財經時報網對該節目評論:“《和陌生人說話》顯示出了難能可貴的創新能力,成為訪談類節目的有力破局者,也代表了移動視頻時代的制作趨勢。”
豎屏廣告。隨著智能移動端的廣泛使用,更多的廣告直接以豎屏的形式投放到手機用戶眼前。如微博App在軟件開屏時會有適配手機屏幕的豎屏廣告,雖然屏幕上方有可跳過的選項,但是其廣告到達率基本可覆蓋所有微博用戶;“抖音”App則是選擇將廣告與豎視頻的內容相結合,利用軟廣告使用戶在觀賞視頻的同時接受到廣告的投放,如抖音與Airbnb合作拍攝的豎屏廣告,通過在豐富的視頻內容和炫目的視頻效果中加入對Airbnb房源的介紹,更有利于提高廣告的投放效率。這種通過與內容相結合,同時無需翻轉手機可直接全豎屏觀看的軟廣告,開始逐漸成為手機端廣告投放的主流形式。
音樂直拍類豎視頻。在所有豎視頻中,音樂類豎視頻也是發展和傳播最為迅速的一類短視頻。該類型豎視頻的產生與日益發達的娛樂業密不可分,特別是在日韓偶像團體的表演舞臺視頻中尤為常見。相比于以往普通的橫向音樂視頻所呈現的豐富場景,音樂直拍視頻不在于表現唯美宏大的舞臺全貌,而是更注重捕捉某個特定藝人的細微動作和表情,可以更加清晰地關注表演團體中的單個人,因此受到許多粉絲和音樂愛好者的追捧和大規模轉發傳播。
例如韓國KBS、Mnet等電視臺,會在音樂放送結束后通過Youtube、Naver等視頻網站的相關頻道發布歌手單人直拍視頻。在中國,《炙熱的我們》《青春有你》《創造營》等音樂類綜藝節目,除了傳統的長視頻版本外,也會隨正片發布選手單人直拍視頻。音樂直拍類豎視頻在形式上適應了手機即時拍攝、直接播放和快速傳播的高效性,可直接在微博、微信、Youtube、Twitter等平臺傳播,同時內容上能更加直接地將重點放在單個具體的人或物上,能讓觀看者清晰地關注某個具體對象,較小的景別可以增強與觀眾的交流感,因此在所有的豎視頻中傳播速度最快、分享范圍最廣,深受國內外音樂愛好者的喜愛。
無論是觀看橫視頻還是豎視頻,其本質都是為了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豎視頻只是對現有短視頻種類的補充,豎視頻不會取代橫視頻,橫視頻也不會消亡。雖然未來豎視頻肯定會遇到新的瓶頸和新的挑戰,但豎視頻必定是短視頻未來發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