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蕾,李祿虹
(吉林藝術學院 藝術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在我國越來越注重綜合型人才培養的情況下,抓好兒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打好基礎,促使兒童未來能夠全面發展。基于此,兒童鋼琴教學的良好開展是非常必要的,不僅能夠提高兒童的鋼琴彈奏水平,還能培養他們的組織、協調、理解能力,強化他們的想象力、記憶力、觀察力等,以促使他們逐漸成長為優秀人才。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在鋼琴教學中應注重情感培養,讓兒童在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下真正融入到鋼琴學習中來,不斷鍛煉和提升自我。
每一位優秀的鋼琴演奏者都會在工作中表現出對于鋼琴音樂的敏銳性,并且注重細心觀察事物,發揮想象力,以盡可能高標準地演繹作品。但現階段兒童鋼琴教學卻存在教師要求太高的問題,兒童在學習之中頻頻受挫,難以良好學習。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鋼琴教師認為兒童要想成為優秀的鋼琴演奏者就必須嚴格要求自我,進而嚴格管控兒童,這使得兒童難以適應鋼琴學習,難以獲得滿足感,逐漸心生退意。
大多數兒童在之前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甚至沒有接觸過鋼琴,所以他們的基礎非常薄弱。此種情況下,教師應當注意了解兒童的實際情況,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以便貼近兒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地學習,從鋼琴演奏的基礎知識開始,慢慢地練習音樂作品的演奏。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并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僅根據教學要求及教材內容來規劃設計教學內容,導致教學活動與部分學生脫節,未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
部分鋼琴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不恰當,未能考慮兒童的成長特征及基礎水平,直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將鋼琴基礎知識及演奏技巧灌輸給兒童,并對兒童進行嚴厲的說教,使得兒童的學習壓力過重,同時也容易使兒童產生厭惡感,從而消極地對待鋼琴學習。
無論是對于兒童還是對于成年人,興趣都是最好的動力,它能激勵人們前進,努力實現心中所想。而對于兒童鋼琴教學來說,重視并且加強情感培養便能激發兒童的藝術興趣,同時還能增強其藝術修養。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鋼琴教學中注重情感培養,可以讓兒童受到親情、友情等情感的影響,從而觸動兒童的內心,使兒童感受到鋼琴演奏的動人之處,進而積極參與其中,將自身的情感積極地表達出來。另外,在兒童鋼琴教學中注重情感培養,還能夠讓兒童更加準確地理解鋼琴作品的內涵和意義,進而在反復練習中將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情感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的情感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提高他們的道德情操、精神品質,最終增強他們的藝術修養。
為什么兒童普遍學習鋼琴呢?大多數兒童的回答是“喜歡”。那么,他們為什么會喜歡鋼琴呢?大多數兒童的回答則是“鋼琴演奏好聽”。兒童直白的回答說明了鋼琴表演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能夠觸動兒童內心的情感。基于此,在鋼琴教學之中注重情感培養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幫助兒童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同時讓他們進行情感體驗,進而更好地學習鋼琴演奏。兒童進行情感體驗,一方面能夠讓他們準確地理解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另一方面能夠引導他們感受不同的情感,進而逐漸領悟如何通過鋼琴演奏的方式來表達不同的情感。
音樂語言并不像文字語言那樣具有明確的含義,更需要人們通過情感和想象來感受它的美。而兒童心理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薄弱,還沒有擺脫直覺印象的束縛,不懂得如何運用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如何發揮想象力。在此種情況下,開展兒童鋼琴教學應重視情感培養,以兒童豐富的情感作為紐帶,將美好的事物借助比喻、舉例、講故事等形式賦予到鋼琴作品之中,讓兒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知,進而發散思維,去延伸、去想象,更好地進行鋼琴作品的演奏。
在兒童鋼琴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并不應該是對立關系,而應該是和諧、友好、互信的朋友關系,彼此需要經常溝通和交流,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學習和心理上的幫助,從而提高學生鋼琴演奏的水平,同時提高鋼琴教學的質量。而促進師生之間良好關系建立的關鍵就是情感,在鋼琴教學中注重情感培養,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教師應當了解兒童的成長特點,適當地轉變角色,作為朋友或親人來開導、幫助、鼓勵兒童,讓他們感受到愛和關懷,進而感受到自身被尊重、被需要,在此基礎上積極地按照教師的指導來學習。
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可知要解決兒童鋼琴教學中的問題,需要注重情感培養,以提高兒童的鋼琴演奏水平,同時提高鋼琴教學的有效性、適用性。那么,如何在兒童鋼琴教學中進行情感培養呢?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舉措:
濃厚的興趣會激發一個人主動求知、探索、實踐的動力。正因如此,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學習、實踐、探索,最終融會貫通。優化兒童鋼琴教學,需要注重情感的融入,從而激發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
兒童的好奇心較重,且比較貪玩,他們喜歡有趣的事物,所以為了讓他們對鋼琴教學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興趣,教師應以某種情感為基調,創設豐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教學活動。也就是教師應多了解兒童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認知能力等,同時結合教材內容,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料,設計關于親情、友情或其他情感的主題教學活動,如“母愛如何表達”、“友情萬歲”等主題教學活動。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上還要注意與兒童建立深厚的友誼,比如通過溝通交流、共同表演等方式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升華情感,讓學生深受教師的影響,從而重新認識鋼琴教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鋼琴教學課堂上,教師的責任是傳道、授業、解惑,又因為面對的教學主體是兒童,所以不能運用過于嚴厲的語言,也不能設定過高的教學要求,否則會破壞師生之間的情感,讓兒童失去對鋼琴學習的興趣與信心。基于此,在兒童鋼琴教學中進行情感培養還應注意通過運用生動形象、情感豐富的語言來激發兒童鋼琴學習的興趣。也就是教師要將自身與兒童擺在平等的地位,多運用“幼兒化”的語言以及鼓勵、激勵的話語,讓兒童感覺到教師的愛,進而深受鼓舞,對鋼琴學習產生信心和興趣。
1.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上文已經說到大多數兒童鋼琴基礎薄弱,甚至從未接觸過鋼琴,所以他們雖然喜歡鋼琴,但在課堂上難免會產生緊張、恐懼等情緒,進而給鋼琴學習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了盡量避免此種情況發生,在鋼琴教學之中,教師應注重情感交流,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比如通過多媒體播放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視頻,吸引兒童的目光及注意力,同時與兒童討論視頻表達了何種情感以及是否感受到了這種情感。這可以讓兒童領悟到鋼琴彈奏不僅要準確表現音樂作品,還需要將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情感表達出來。
2.借助家長的力量來挖掘兒童的情感
盡管很多家長都比較重視兒童鋼琴彈奏能力的培養,但卻沒有在日常生活中采用適合的方式來鼓勵和激勵兒童,幫助兒童在鋼琴學習中找到情感,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為了通過情感交流來挖掘兒童的情感,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鋼琴學習中來,教師還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讓家長重視兒童的鋼琴學習,在平時的生活中帶兒童參加音樂會,讓兒童在多聽多看中逐漸領悟鋼琴彈奏的獨到之處——情感表達準確、細膩,能夠讓人們產生情感共鳴。這能夠幫助兒童挖掘情感,在鋼琴練習中注重傾注情感。
鋼琴學習需要講究方法,只有運用恰到好處的彈奏方法,才能提高鋼琴演奏的水平,從而更加準確地表現音樂作品。要想使兒童學會并且掌握彈奏方法,需要以情感作為紐帶,也就是教師在鍛煉兒童手指獨立支撐能力的時候,要與之交流,讓他們明白手指在彈奏時需要傾注情感。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兒童理解音樂作品之中所蘊含的親情或者友情等情感,鼓勵他們調動想象力,用手指彈奏出來,如此能夠使兒童的注意力從機械的手指彈奏練習中跳脫出來,更注重情感的投入,從而提升兒童練習的效果。
面對兒童所開展的鋼琴教學活動,需要考慮兒童的實際情況,比如貪玩、好動、自控能力不強等等,進而采取適合的方法來教授和培養他們,如此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自主地學習。本文所提出的情感培養措施是比較合理的,可以通過激發兒童鋼琴學習的興趣、挖掘兒童的情感、傳授適合的彈奏方法等途徑,讓兒童更好地學習鋼琴,進而逐步提升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