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傳媒與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4)
步入學齡期的兒童由于生理上的神經系統基本發育成熟,因此心理方面的發展也較幼年時期更為快速,對事物的認知開始從僅僅停留于觀察事物的外部特征,過渡到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相對抽象的概念。
這一階段的兒童主要活動形式從游戲逐步轉換為學習,在閱讀交互繪本的過程中,既可以感受到游戲帶來的樂趣,也可以進行高效有趣的學習。學齡期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開始全面發展,外界環境例如家庭和學校會在這個時期對兒童的身心起到塑造作用,所以這個階段的兒童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同時,這個時期是兒童建立自我意識的初步階段,兒童會一直努力進行自我認知。
著名心理學家David·R·Shaffer研究指出,創造力能夠激發思維創新,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方案,同時也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①因此,學齡期兒童的創造力培養非常重要。
因此,學齡期兒童交互繪本的互動設計要綜合考慮兒童的身心特點。在互動設計中,應當根據學齡期兒童的認知能力和創造力特點進行針對性設計,根據兒童的興趣和特點,設計相應的互動功能來滿足他們的需要。
在兒童早期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周邊的環境和接觸的事物起到了較大的影響。②因此,繪本所傳遞的價值觀對于這個時期的兒童來說非常重要。繪本的角色設定和故事選擇應該符合兒童的心智及情感需求,對兒童的人生觀及價值觀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故事內容上,貼近兒童內心想象并容易引起情感共鳴的繪本才會被兒童喜歡,才能夠讓兒童在閱讀過程中產生認同感并充分理解故事內容。③創作繪本時,應該遵循兒童獨特的想象力和思維方式,對兒童現階段需求有足夠的了解和正確的認知的基礎上才能創作出好的故事內容。鮮明的故事主題和純粹的故事內容更容易被兒童接受和理解。受到兒童繪本的結構和敘事空間的限制,創作者需要使繪本故事能夠在較短的篇幅中以簡明的文字把整個故事表達完整并且不失趣味性,同時應該考慮到兒童對事物的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從兒童能夠理解的角度出發,使故事的主題清晰明確且充滿教育意義。最關鍵的是,要讓故事具有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的魅力。
根據兒童在學齡初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方式,交互繪本的設計應該以視覺為主,聽覺、觸覺為輔的方式來幫助兒童更好的學習和認知。交互繪本中有精致生動的圖像、豐富的聲效配合以及可感的觸控方式等多種媒介方式,可以給兒童帶來多感官互動的體驗效果,滿足兒童的身心發展需求。交互繪本利用多媒體技術,從兒童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入手,讓兒童通過自己的操作參與到繪本的故事之中,從而體會其中的趣味。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兒童對于新奇有趣的事物總是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和求知欲,在觀察和探索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興趣和表達欲望,所以兒童在接收信息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動態的影像配合聲音的方式會比僅僅是圖文結合的方式更容易被兒童理解和接受。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交互繪本在交互性上也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實現了兒童各個感官之間的互動,比傳統繪本單一的認知方式更容易被兒童接受和喜愛。
交互繪本通過豐富的交互體驗開拓兒童的想象空間,兒童的多種感官參與到故事情境中,極大的提升了閱讀時的參與感,增加了兒童對繪本的興趣,讓兒童能夠以形象生動的方式閱讀和理解故事內容。參與感和沉浸感能幫助兒童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激發兒童的各項潛能并加以培養,④以多種感官主動參與閱讀,成為參與者,便是鍛煉自學能力。
隨著移動智能電子產品滲透進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全新的閱讀方式也受到人們的青睞。交互繪本的交互體驗體現在通過觸摸、滑動、縮放、旋轉屏幕等操作,智能電子設備會根據讀者的操作作出不同的反饋。例如:在交互繪本中,通過觸摸或者滑動角色身體,角色會根據觸摸的位置和手勢給出不同的反應,讓讀者可以多方式與繪本互動,增強繪本沉浸感。
為了使兒童更快接受并與繪本交互,交互繪本中交互點的設置需要是兒童在生活中常見并會經常操作的,這樣才不會在交互中形成困難和阻礙。⑤例如:很多交互繪本會把翻頁的效果設置成頁腳輕輕向上翻起然后翻到旁邊變為下一頁的展示,這種特效模仿了生活中圖書翻頁的效果,可以使兒童產生熟悉感和認同感。這種形式可以令兒童更容易接受和使用,也是將現實生活和數字虛擬世界有機結合的有效方式。兒童通過簡單便捷的操作來了解和認知生活中的常識,以兒童的視角來看,事物的因果關系越簡單,操作方式越便捷,越容易記住,從而提升了繪本閱讀的體驗感。
對于兒童來說,交互繪本擁有的互動性、參與性、趣味性比傳統繪本更能滿足他們對閱讀和學習的需求。交互繪本將平面閱讀和互動游戲相結合,能讓兒童以多種途徑主動參與到繪本的互動游戲中去,對繪本的故事進行探索和發現。
⑥在繪本中添加一些生動有趣的互動游戲,可以讓兒童在閱讀繪本的同時參與互動和游戲,兒童通過主動參與游戲來激發創造能力、探索能力和學習能力等。為了讓兒童有繼續閱讀和完成交互游戲的興趣,交互繪本會根據兒童的操作給予積極的反饋和獎勵,使兒童在閱讀時獲得成就感。
交互體驗是交互繪本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交互繪本大多數是將傳統平面繪畫轉換為立體或者動畫的形式呈現,同時配合推進繪本故事發展的交互行為,體現了交互繪本呈現效果的多樣性,⑦再加入聲音的配合、麥克風的錄入、重力感應等多種輸入輸出方式,為兒童提供多重感官參與的交互體驗,提升兒童的閱讀興趣,增強兒童的沉浸感,使兒童自然而然的融入繪本故事中。
與傳統紙質兒童繪本相比,交互繪本為兒童提供了更多觸屏互動的體驗,這種互動方式使兒童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閱讀中去。但是兒童在使用電子設備時機械的觸屏操作并不能引導兒童主動學習思考,因此單單以游戲娛樂為主或內容單薄幼稚的繪本并不能滿足寓教于樂的要求。設計者在繪本內容設計上應該更注重以故事的方式對兒童加以引導,激發兒童對故事內容的探索欲望,給與兒童更多的思考空間,適當的將人文常識、為人處世的道理融入故事,讓兒童能夠潛移默化地學習知識。
現階段眾多教育類的繪本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如果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將所需傳達的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就能幫助兒童更好的學習。單純的知識的灌輸不僅難以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也影響到學習的效率,將知識和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相結合,使兒童產生熟悉感的同時也能幫助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能使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
趣味性是交互繪本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交互繪本中的內容和交互設計能夠吸引到兒童的注意,就會使他們熱衷于對繪本的探索。趣味性的互動設計展示能讓學齡期兒童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趣味性的融入能夠賦予繪本更多的價值和內涵,在互動設計中融入游戲的元素也會使繪本更有吸引力。充滿趣味性和游戲性的互動設計能增強體驗感和提升互動性,提升交互繪本的內涵和價值。
通過本文對于兒童交互繪本的交互設計的歸納和總結,本人認為對于交互設計的形式的研究值得進一步的擴充和深入。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繪本的交互呈現形式還有很大的可拓展空間,僅僅局限于目前的交互形式會使繪本在設計上缺乏創造力,應當把目前現有的一些非常實用的交互技術元素融合運用進來,探索嘗試以發掘出交互形式更大的發展潛力。未來,H5交互繪本將會有新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會向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基于大數據分析系統的發展,交互繪本可以實現智能陪伴、語音交流等功能;另一方面,會向更真實的方向發展,AR和VR技術日漸成熟的今天,交互繪本也會充分與技術相結合,擁有更真實,更沉浸的閱讀體驗。
注釋:
①David·R·Shaffer.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影印版)[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②馬玲.孩子的早期閱讀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③陳燕虹.數字化兒童益智游戲產品設計研究[P].杭州: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④高培,李四達.基于iPad電子繪本的藝術形態研究[J].藝術與設計,2013,(12):101-102.
⑤朱琪穎.基于體驗的兒童動態繪本設計研究[J].藝術百家,2012,(5):251-252.
⑥李振亭.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人機交互設計與開發研究[P].新鄉:河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⑦朱琪穎.基于體驗的兒童動態繪本設計研究[J].藝術百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