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宏艷
新媒體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媒體的傳播內容,不僅可以傳播文字、音頻、視頻等信息,而且可以傳播圖片、表情包、動漫等內容,迎合了人們的娛樂需求。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以及移動智能手機的出現,手機攝影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在攝影技術以及效果方面可以達到專業相機的水平,這就大大提升了手機攝影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為手機攝影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是手機攝影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首先,新媒體擁有海量的存儲空間,用戶通過手機拍攝的大量照片都可以上傳到網絡中進行保存,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數據存儲空間較小的限制。其次,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得上傳和下載信息變得非常方便,用戶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操作即可將手機拍攝的照片上傳到網絡中,這大大簡化了信息傳播的渠道,方便了人們對照片進行傳播。最后,新媒體是一個多元化的空間,具有極強的包容性,每個人都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中發表言論、傳播自己喜歡的內容,廣大的手機攝影愛好者也可以在網絡空間中展示自己的特長,進而帶動手機攝影的發展。
智能手機的出現是手機攝影發展的客觀原因。智能手機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手機攝影的發展。在按鍵手機時代,手機以通訊為主要作用,各大手機廠商都不注重提升手機攝像頭的像素,在這種客觀環境的限制下,即使有些人喜歡用手機記錄生活卻也受制于手機的低像素而打消了這個念頭。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尤其是前置攝像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手機記錄生活,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手機攝影的發展,而且智能手機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用戶的拍攝過程。與專業相機相比,用智能手機拍攝照片不需要有過多的技巧,只需輕觸拍攝鍵即可記錄自己喜歡的內容。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攝影的門檻,使得廣大群眾都有機會接觸攝影。
“自我”意識的崛起是手機攝影發展的主觀原因。“自我”意識的崛起是手機攝影發展的主觀原因,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在智能手機發展之初,手機生產商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紛紛開始在新款手機中配備前置攝像頭,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對前置攝像頭的狂熱,這主要體現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自拍。而自拍這種方式之所以會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們“自我”意識的崛起,人們開始認識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注重用手機攝像頭記錄自己生活的點滴。其次,手機用戶的“自我”意識還體現在對新聞事件的報道過程中。在智能手機發展之初,人們在記錄新聞現場畫面時只考慮到事件的真實性,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以及“自我”意識的崛起,人們在新聞現場拍攝視頻或者照片時不再滿足于單純的記錄,而是注重突出自己的地位以及“我在現場”的主觀感受,這主要體現為視頻拍攝以及照片拍攝過程中的獨特視角等。
由輔助專業攝影發展為攝影的主導。手機攝影并非從發展之初就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捧,而是經歷了一個極其漫長的發展過程。在傳統的2G時代,手機攝像技術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并沒有引起較大的反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注重對手機攝像頭的使用,手機攝像頭并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隨著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3G時代來臨,手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手機攝像頭的像素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此時人們開始意識到了手機攝像頭的便捷性,注重用其記錄生活中的故事,但是此時的手機攝影只是對專業攝影的一種輔助。隨著4G時代的來臨以及移動智能手機的出現,前置攝像頭在很大程度上變革了人們的拍攝方式,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智能手機攝像頭記錄自己的生活,而以專業性著稱的新聞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時也開始采用手機拍攝的新聞照片,在這種情況下手機攝影已經由一種輔助工具發展為了攝影的主導。
由“雪花式”效果發展為高清呈現。所謂的“雪花式”效果是指由于手機像素較低,無法清晰地呈現出事物的外在特征,而且在拍攝的照片中會出現黑點降低人們的視覺感受的拍照效果。這種效果是手機在2G時代拍攝照片的典型體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們用手機拍攝的熱情。但是隨著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攝像頭的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突破,伴隨著移動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其像素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現階段,高清屏幕和高像素攝像頭已經成為了智能手機的“標配”、而且廣大廠商均以提升手機像素作為提升手機市場競爭力的主要手段,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手機攝影的發展。
由“傻瓜式”拍攝發展為多功能呈現。“傻瓜式”拍攝是指廣大的手機用戶在進行拍攝時不需要借助很多技巧,只需要輕輕點擊拍攝鍵就可以記錄自己喜歡的內容。在移動智能手機發展之初,手機攝像均為傻瓜式拍攝,這種拍攝方式雖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簡化拍攝手段,降低拍攝門檻,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這種傻瓜式的拍攝方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這就迫使廣大的手機廠商必須變革現有的手機拍攝技術增加其攝影的專業性。縱觀智能手機發展史,手機像素不斷提升,且拍攝的功能越來越多,現階段所有的智能手機都會在拍照功能中設置傻瓜拍攝以及專業拍攝兩種形式,這就使得各類手機拍攝都可以進行多功能呈現。
改變過去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的報道方式。在新媒體誕生之初,其在進行新聞報道時依然沿用傳統媒體的報道方式,采用文字為主、圖片為輔的方法,這一方面是因為新媒體尚未形成自己的報道風格,只能借用傳統媒體的報道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新媒體發展之初,攝影是一種專業化的工作需要專業人士從事,而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由專業人士拍攝的照片往往會經由報社或者雜志社發表,很少會上傳到網絡中,這就使得新媒體的照片儲量較少,難以應用于大型報道。但是隨著手機攝影的發展,每一個擁有移動智能手機的用戶都可以成為拍攝照片的主體,而且新媒體平臺大大簡化了人們上傳照片的步驟,這就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將自己拍攝的照片上傳到新媒體平臺中進行共享,這極大地增加了新媒體平臺中的照片儲量。與文字報道相比,圖片具有更加直觀的效果,可以帶給人們更大的視覺沖擊以及心靈沖擊,進而達到較好的傳播效果,所以新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改變了過去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的報道方式逐漸發展為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報道方式。
提升了新媒體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任何虛假的內容都不能稱之為新聞,這是因為新聞在很大程度上會指導人們的日常生活,如果新聞本身是虛假的那么這種指導作用就不復存在。與傳統的文字報道相比,照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因為記者在進行文字寫作的過程中具有很大的主觀性,其表達往往會受到自己寫作風格以及主觀思想的影響,但是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客觀性,其可以真實地表達某一細節內容,以此向人們傳達真實的現場信息。同時,由于廣大用戶群體無法接觸到新聞事件的一手信息,這就使得文字報道造假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人們難以發現新聞報道中的虛假成分,但是任何借用技術手段進行的圖片造假都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被識破,這就大大提升了新媒體進行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實現“人人皆為記者”的目標。所謂“人人皆為記者”就是指每個人都擁有報道權,有權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報道對新聞事件的看法。雖然言論自由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但是在大眾傳媒時代,新聞報道權掌握在專業媒體手中,普通群眾很難接觸新聞制作以及傳播的過程,只能被動接受大眾傳播發出的信息。但是在新媒體時代隨著手機攝影的發展,以圖片為主的報道形式逐漸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而且移動智能手機出現降低了手機攝影的技術門檻,提高了拍攝的便捷性,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拍攝照片。在新聞事件發生之時,每個在現場的人都可以用手機記錄下現場畫面并在新媒體平臺中傳播。與傳統主流媒體采制的新聞相比,廣大群眾拍攝的圖片以及視頻信息雖然存在技術性較低等問題,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顯現新聞事件的真實面貌,而且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第一時間進行新聞報道的不再是專業的新聞記者,而是新聞現場的目擊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