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于優化肇慶地區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研究

2021-11-14 20:33:49黃梓麒陳志容
市場周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金融農業農村

黃梓麒,陳志容

(1.廣東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510520;2.廣東金融學院肇慶校區,廣東 肇慶 526060)

一、引言

農業、農村、農民(以下簡稱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在國家層面上賦予鄉村振興明確的發展路徑和有效的方針指引,然而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直面 “三農” 領域的現實困境。 農村金融是支持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健康有序、公平普惠的農村金融生態,完善而富有質量的農村金融環境,深刻影響著農村經濟的質量和發展水平。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是重點,在農村經濟建設中起到重大影響和決定性的兩大因素分別是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 本文將以肇慶市為例,在鄉村振興的政策背景下,以肇慶作為分析對象,探索如何鞏固第一產業農業基礎性、不可動搖性、前提性的地位,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揮農村金融的服務和支撐作用,完善產業基礎政策手段,增加農村經濟的附加值,優化農村的金融生態環境,實現肇慶本地的鄉村振興。

二、金融服務肇慶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

(一)肇慶的區位概述

肇慶位于廣東省中西部,珠江三角洲平原西端,西江干流中下游,西部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建成區與珠三角腹地相連,是粵港澳大灣區連接國家西南腹地的重要交通樞紐。 全市總面積達1.5 萬平方千米,地形以中低山丘陵為主,平原較少,形成山地、盆地、丘陵、沖積平原等形態相間分布的山區地貌。 廣闊的市域面積和獨特的自然地理構造使得肇慶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僅有48.63% (2019年),在廣東全省的位次靠后,是典型的農業大市。 肇慶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仍然具有較大的農村人口體量,廣闊的農業發展空間,“三農” 問題的有效解決對農村經濟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二)金融服務助推農村產業振興

在肇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的過程中,增強金融服務于農村實體經濟的能力至關重要。 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將保障金融在現代農業經濟中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顯現,服務于廣大農村社會發展實際,這是產業振興的重要戰略部署。

1.涉農金融機構制度設計成效

經過制度設計和改革,肇慶已基本形成由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以及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組成的涉農金融機構體系。 至2020年,肇慶轄內農村信用社已全部成功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在支持實體經濟、服務鄉村振興、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0年底,肇慶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26 家(含6 家農商行),均有開展農村建設發展、農業生產經營、農戶生活消費等涉農信貸業務。 為增強涉農信貸的普惠性質,涉農金融機構在制定信貸利率時往往執行優惠利率,低于一般信貸利率。

同時,肇慶市積極引導涉農金融機構業務下沉基層,優化農村基礎金融服務。 目前全市91 個鎮、16 個街道均設有銀行營業網點,早在2010年就已消滅金融空白鎮。 另外,為便于偏遠山區的基層群眾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務,肇慶按照廣東省普惠金融 “村村通” 工作部署,大力推進助農取款點建設,全市已建成助農取款點1675 個,實現了轄內1255 個行政村全覆蓋,助農取款點可以滿足群眾存取款、轉賬、繳納水電費等基本金融服務,實現了群眾足不出村就可享受金融服務的目標。

2.微型金融企業機構服務當地實際

近年來,肇慶通過支持轄區內具備條件的企業在各縣(市、區)發起設立小額貸款公司,重點支持縣域小微企業和“三農” 領域發展。 截至2020年末,肇慶全市已有村鎮銀行2家,貸款余額逾9 億元;注冊資本3000 萬元以上的小額貸款公司12 家,年度累計發放貸款315 筆,金額3.48 億元。 這些在當地成立服務當地的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微型金融企業,作為農村金融發展的有益補充,接受政府和金融監管部門的有效監管,風險自控、自負盈虧,充分發揮其服務對象專一、服務措施靈活等優勢。

3.國家財政支持農村產業發展

肇慶按照國家和省的工作部署,切實加大對 “三農” 領域的財政投入,通過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高新農業發展、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大力支持農村建設、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肇慶按照《廣東省普惠金融 “村村通” 實施方案》中 “八項行動” 的要求,全面推進農村普惠金融建設,縣級綜合征信中心、1238 個信用村、1675 個助農取款點、1287 個鄉村金融服務站,已在全市7 個縣(市、區) 建成,實現了最基層行政單位的金融服務全覆蓋。

4.涉農保險機構提供金融保障

涉農保險作為保障性的金融品類,其服務農村、農業的手段有別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各類小微型金融企業,它為農業生產、農民人身和財產安全提供金融保障。 根據《肇慶市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以及《2018~ 2020年廣東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方案》 的要求,肇慶市有關單位普遍推行政策性涉農保險業務,進一步拓寬政策性涉農保險的品種數量和保障額度。 截至2020年底,全市涉農保險品種增加到18 個,比2016年新增6 個,涉及險種包括水稻、畜禽、水果、南藥和農業設施等,為84.71 萬戶(次)農戶的農業生產提供了59.48 億元風險保障。

農業保險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政策,肇慶以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 為基本原則,在涉農保險方面加大覆蓋和創新:提高小微農業企業信用保險和貸款保證保險覆蓋率,農業保險參保農戶覆蓋率超過95%;政策性水稻保險承保覆蓋率保持在90% 以上,并實現逐年增長;開辦肉牛、山羊、肉鴿等15 種肇慶市地方特色農業保險品種,開展南藥區域產量種植保險創新試點,開設全省首個由市政府全額補貼的生豬商業保險,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三)金融助推肇慶鄉村振興和產業興旺成效

1.現代農業發展 “611” 工程

2018年出臺的《肇慶市實施現代農業發展 “611” 工程五年(2018~ 2022年) 行動方案》,提出實施現代農業發展的“611” 工程目標,加快建設具有肇慶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截至2020年底,經過3年的規劃建設,肇慶已有德慶貢柑、高要南藥、封開杏花雞、懷集蔬菜等10 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數據居全省第5,“一縣(市、區)一園” 總體布局初步形成。

2.“一村一品、一鎮一業”

肇慶亦結合全市各地農業特色產業實際,以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 作為農村產業振興的建設方向,2019年全市66 個項目通過審批,建設特色專業村68 個,7 個專業鎮通過省的認定。 “一村一品” 采用 “公司加農戶” 的方式實施特色農業項目,由公司提供資金,農戶生產產品,合作種植如番薯(廣寧縣潭布鎮)、柑橘(四會市黃田鎮)等特色農產品,搭建線上售賣平臺,推廣售賣渠道,將本地零散的優勢資源轉化為標準化、品牌化的規模建設。

3.肇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農房貸” ,全稱 “農房改造和鄉村風貌提升貸款” ,是肇慶地區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目標,有效解決農村居民對于農戶農房風貌改造資金需求而開展的農村特色貸款產品。 肇慶市金融有關部門充分發揮金融支農優勢,以財政資金貼息貸等方式為引導,利用金融資本參與鄉村振興。 從2020年10 月開始,廣寧縣在石澗社區開展第一階段的 “農房貸” 試點,目前已結束第一批 “農房貸” 的發放,經過資質審核后共有11 戶農戶獲得廣寧農商行石澗支行總額為188 萬元的 “農房貸” 貸款。

“農房貸” 以農戶為主,由地方財政貼息扶持,銀行對所發放的貸款均有用途限制。 石澗第一階段的 “農房貸” 試點使用當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85% (LPR)發放貸款,期限最長為5年,以居民的信用擔保方式為主,其他擔保方式為輔。信用額度最高為10 萬元,其他方式擔保額度最高為20 萬元。居民信用模型主要由信用戶的戶口身份、家庭勞動力狀況、居民健康程度、信用口碑狀況、資產負債、違紀違法情況等多個角度進行綜合評估。 農戶利用“農房貸” 的資金支持,通過拆舊重建、房屋裝修及購買新家私家電,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 廣寧縣以石澗作為 “農房貸” 的試點,通過有益的經驗借鑒及金融活水撬動,期望從小到大、從點到面的逐步推行,努力探索出一條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不斷增強農民生活幸福感的新路子。

三、肇慶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經過長期的改革與實踐,肇慶關于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設初見成效,涉農金融體制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農村存貸款持續增加,普惠性金融服務覆蓋了絕大部分農村地區。 但由于肇慶自身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資源稟賦,以及較為薄弱的農村產業基礎等歷史和體制性的原因,肇慶農村在發展過程中仍處于相對弱勢狀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出現了一定的現實困境。

(一)普惠金融基礎設施成本與收益不對稱,可持續性備受挑戰

普惠金融致力于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平等、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然而,其依然需要講求市場性和商業可持續原則,堅持市場化與政策扶持相結合。 受農村分散化、體量小、農民認知度低等固有特征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出于成本控制和風險防范的考慮,往往不會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布局基層的網點,業務種類單一、經營規模小,導致農民獲取金融服務的便利性也低,更無法滿足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肇慶全市土地面積的81% 為中低山丘陵,平原和水域僅占19%,以山區為主的自然地理條件使得肇慶無法規模化地擴張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只能 “精耕細作” ,甚至 “見縫插針”地進行布局,推廣的時間和質量也因基層行政單位(村級居民點)的點式布局而有所差異。 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包括數字化的數據系統、非現金的電子支付系統和支付清算系統、功能齊全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點等需要較大的資源投入,其投資回報并不會在短時間內顯現,由普惠金融帶給農村社會的隱性效益也往往不會納入金融機構考慮的績效范圍,因此在農村地區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較大,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也偏弱。

(二)金融管理經驗缺乏,管理資金與社會資本緊缺,統籌協調能力不足

肇慶市縣兩級政府金融工作部門成立時間短,人員配備不足,隊伍建設投入不大,基層極其缺乏有金融政策實踐與管理經驗的專業性人才,人力資源整體水平較低。 又如,在肇慶農合機構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員工占比僅為40% 左右,中高級職稱人數占比僅為7%,基層金融機構總體的金融管理與服務模式較為粗放,較難實現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精準滴灌,統籌協調開展農村金融工作存在一定困難。 肇慶共有1255 個行政村和296 個社區,全面推動農村普惠性金融工作所需的投入勢必較大。 直到2020年,支持肇慶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公共預算收入仍有較大比例是通過省財政部門的統籌和轉移支付,轄內各縣(市、區) 普遍存在經費不足的問題,在財政上仍面臨長時間的緊張。

社會金融資本有其逐利的本質特征,大量的金融資本往往會流入投資邊際效益更高的城鎮地區。 農村需要發展產業,光靠農戶自有的儲蓄存款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借助金融手段獲取資金投入生產。 農村資金規模有限,金融機構投入農村農業的資金不足、成本高昂,個體農戶或小微農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也較為突出。 肇慶現存普惠金融的政策沒有足夠的政策激勵和扶持,而單純由金融機構承擔成本,難以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機制。

(三)金融風險監管體制不健全,信用體系有待完善

肇慶是廣東省主要的農業大市,域內8 個縣(市、區) 中有6 個是全省產糧大縣,然而其農業生產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較大,臺風、干旱或強對流天氣多發,農業的自然稟賦并不優越,使得肇慶地區涉農產業潛在風險大、投資回報率低、周期長、抗風險能力弱。 然而,許多農戶風險意識薄弱,加上農村金融機構針對農戶參加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不足,針對農業保險核保、理賠的處理經驗不夠,賠付標準制定不到位,保障不全面等原因,導致農戶對農業保險的參與度不高,投保積極性不大。 而當風險事件不可避免地發生時,農戶的辛勞成果毀于一旦,又沒有保險作為損失補償的來源,很可能會出現經營資金鏈斷裂、農業貸款無法償還、逃廢債務、進一步導致農村不良貸款率上升、金融風險暴露等一系列的連鎖現象。 基層農村個人或組織信用觀念較為薄弱,相比城市,逃廢債務的現象更易出現,不良信貸的比重也不斷增加。

另外,我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滯后,涉農信貸部門和信貸人員對于涉農信貸的風險審慎管理不足,金融機構對服務對象的資產及信用信息的收集較為困難,無形中也制約了金融機構授信以及發放貸款的積極性。

(四)金融產品與服務的供需不匹配,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目前,涉農貸款的抵押物除一般的不動產、動產(匯票、股權質押等)以及信用之外,還可以通過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生態公益林收益權等實現權益類抵押。 但由于上述權益抵押的評估、流轉、處置等機制尚未完善,在涉農貸款中的推廣難度較大,所占的比例也比較低。 受抵押物來源不足以及農戶信用度偏低等因素的影響,涉農金融機構對農戶的授信額度仍然較低,期限錯配的問題也較為突出。 目前,面向農業的小額貸款期限普遍為3年以內,但是林業、果業等產業項目的收益期往往不止3年。 貸款業務品種的周期較短,很可能出現農戶的農產品還未收成、資金還未回籠,就需要向銀行還款的情況,農戶對這種不可持續性的貸款信心不足,影響了惠民貸款的推廣。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許多農業產業的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支撐肇慶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的金融需求不僅有融資借貸、農業保險等基本的金融服務,更有農產品期貨、理財與證券投資等新型的金融服務需求。 而目前 “ 三農” 領域提供的金融服務仍主要為“存、貸、匯” 的信貸業務,業務模式單一,遠未滿足農業生產生活的預期需要。

(五)農業產業化專業化程度低,金融支持產業規模化偏弱

隨著國家城鎮化的深入推進,農村出現部分宅基地閑置或廢棄,形成“農村空心化” 現象。 根據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數據,肇慶仍屬于人口凈流出的城市。 大量青壯農村勞動力轉移到珠三角工作就業,不斷呈現年輕化趨勢,服務于肇慶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的人才基礎難以形成。

由于長期小農經濟的歷史傳統,肇慶雖在各地區形成了豐富的地方特色農產品,如德慶貢柑、廣寧竹芯茶、四會砂糖橘等,但始終未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群。 其原因在于這些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普遍不大,與外地同種類產品的競爭力不足,未能形成規模效應,只能在肇慶市內甚至所屬的縣(市、區)里為人所知。 例如廣寧縣石澗地區的芋頭、芥菜等農產品,種植歷史悠久、品質優良,但是其生產和種植尚未輻射周邊形成農業產業,專業化程度低,當地農戶也沒有足夠的將這些特色產品升級為產業的意識。 這便導致金融機構的農業貸款難以與產業相結合從而發揮社會資本投資的最大效益,同時在對農戶貸款資格進行審查時也難以獲得銀行大額的信貸資金支持。

四、肇慶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實現路徑

(一)豐富普惠金融服務手段,完善金融機構治理機制

當前,肇慶已基本形成由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以及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組成的涉農金融機構體系,不同的金融服務主體應承擔鄉村振興金融工作中的不同職責。 農業發展銀行等國家政策性銀行承擔對農村基礎設施、糧食儲備等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農村商業銀行等農合機構是支持 “三農” 發展的主力軍,其職責是為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農業生產主體以及小微型個體農戶發展生產提供支持,同時也應為改造農村人居生態環境、改善農民金融服務條件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 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微型金融企業是對農村金融發展的有益補充,其借貸方便、額度靈活、服務對象專一等特征更適合緊急情況下的專用貸款。涉農保險機構主要是為農業生產、農民人身和財產安全提供保障,在風險事件發生時將損失降到最低,維護農村生產生活的穩定。

下一步,肇慶應擴展基礎金融服務深入農村基層,進村入社區,實現基礎金融服務均等化。 進一步推進落實和深化創新《2017年廣東省普惠金融 “村村通” 建設實施方案》有關工作要求,推動縣級征信中心、信用戶和信用村建設,推動鄉村金融服務站、鄉村助農取款點等在優化基層金融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不斷推廣和優化農村產權抵押擔保貸款、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金融扶貧小額擔保貸款等業務的改革創新,讓好的政策更好地落地見效。

(二)提升基層群眾金融意識和信用觀念,做好農村金融發展的風險管控

金融是一個經營信用的行業,大部分金融活動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然而基層群眾的信用觀念和對金融的認識較為片面,認為所謂的 “金融” 只是借錢還錢這樣原始的運作模式,因此金融業在農村地區的推廣較為困難。 肇慶應通過專業部門的金融知識下鄉、防范非法金融活動宣傳、設立便民服務點、安排流動服務車定期走訪宣傳等舉措,將普惠金融的內涵和便利的農村金融服務推向基層。

防范農村金融風險,一方面要構建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加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將農村金融目標用戶的過往借貸記錄、人際綜合信用評價等納入個人信用體系考察范圍,推進農戶電子信用檔案建設、依法采集農戶信用信息;構建農戶電子信用檔案數據更新機制和共享機制。 肇慶有關金融監管部門需與政府征信部門共同推進與信用體系建設相配套的資金支持與補助、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措施,從而不斷提升農村信用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要加強金融風險的流程監管,涉農信貸部門和信貸人員對于涉農信貸要著重加強風險流程審慎管理,在審核放貸方面把好 “信貸關” ,根據農戶信用評級和資金利用渠道等方面合理放貸,關注資金流向促進農村產業發展,改善人居環境的正確方向。 建立健全風險等級和風險狀態的監控指標,制定有針對性的預警方案,在風險信號發出后最短時間內實施預警和處置,將損失降到最低甚至避免損失。

(三)擴大 “融資、融才、融業” 渠道,引導金融資源、人才、技術流向農村

肇慶市有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和金融服務部門應重視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通過當地政府與中央政府聯合提供擔保增信,提高金融機構參與農村金融工作的積極性。 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小微企業,從稅收減免、貨幣政策、差異化監管、利率支持、財政激勵、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推動金融資源回流農村,緩解農村產業發展的資金來源難題。 根據國家銀保監會76 號文件精神,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堅持 “保本微利” 原則,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 和民營企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持。 肇慶四會泰隆村鎮銀行充分利用小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客戶 “門當戶對” 的組織優勢、成本優勢和信息優勢,滿足小微企業客戶貸款 “短、頻、急” 的特點,值得在肇慶推動作為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標桿銀行的先進經驗。

隨著移動支付的推廣應用,肇慶同樣需通過應用數字技術從而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豐富“助農取款” 等方面的移動支付應用場景;推廣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整合農村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資源,通過科學的模型計算制定合理的產業發展方向,將農業科技技術充分運用到生產生活中,有效解決城鄉金融服務差距難題。 另外,通過 “三支一扶” 、干部定點幫扶、適當的行政手段和措施鼓勵引導金融人才到基層工作,以新思想、新思維改造長期以來固有的金融慣性思維,推動金融支持基層,特別是支持農村經濟發展。

(四)圍繞鄉村振興發展方針,創造金融服務 “三農” 的條件

肇慶位于珠三角西部邊緣山區,耕地面積分散狹小,山地丘陵較多,無法走類似美國農業大農場、我國東北平原大型機械化的平原式農業發展路徑。 且千百年來分散獨立的小農經濟并不能滿足現代農業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的土地潛力釋放要求。 肇慶市政府有關部門應推動完善產權制度,使農戶和農村地區企業所擁有的土地和房屋等財產可以有效轉化為金融機構所接受的抵押品,完善權益抵押的評估、流轉、處置等機制,通過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生態公益林收益權等實現權益類抵押。 在落實土地確權問題的同時,進一步完善農業生產組織,即 “合作社+農戶” 或者 “公司+農戶” 的組織形式,運用金融服務農村產業的重要作用,集中種植推廣特色農產品使之形成規模化;以鄉村旅游等形式進行農業產業的統一規劃和開發,以產業合力、金融助力形成肇慶地區鄉村振興的良性循環。

五、結束語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公平普惠的農村金融生態深刻影響著農村經濟、農業產業、農民生活的質量和發展水平。 肇慶落實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的實踐已初見成效,在接下來較長時間內,仍需啃下阻礙農村金融健康發展的 “硬骨頭” ,通過有效措施,實現在完善的金融體系支持下真正實現肇慶農村的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飛躍。

猜你喜歡
金融農業農村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P2P金融解讀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中國記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久草视频中文| 99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影视|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91成人在线观看| 综合久久五月天|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亚洲成年人片|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日韩黄色在线| 国产jizz|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日本在线亚洲|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制服丝袜一区| 婷婷综合亚洲| 欧美日在线观看|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91精选国产大片| 67194亚洲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欧美色伊人| 女人18毛片久久|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操国产视频|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欧美天堂在线|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伊人中文网|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α片|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久久免费| 久久综合干|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日韩激情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