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俊
(浙江音樂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近年來,舞蹈編導的專業素養及創新思維發展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從新時代的舞蹈作品來看,舞蹈編導自身的因素對作品的影響較為深遠。因此,要想創新舞蹈作品,還應該從舞蹈編導創作研究出發,全方位分析舞蹈創作。現階段,我國舞蹈編導在創作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存在一些創作歧路。因此,舞蹈編導在創作中如何有效體現創新思維及理念,值得人們深思。
當前的舞蹈編導創作過于重視外物,導致舞蹈編導創作重心偏離,從而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新時代在舞蹈創作過程中,人們不斷將創作精力投入舞蹈創作以外的工作中去,尤其是對舞臺布置的關注,過于注重燈光帶來的視覺沖擊,而忽視了舞蹈本身的魅力,將大量精力花費在舞臺布景方面,就像一場絢麗的燈光秀,一味地依賴目眩神迷的燈光設計,沒有實在的舞蹈內涵給予支撐,難以滿足觀眾對舞蹈本身的審美需求,空洞的舞蹈創作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從而失去對舞蹈藝術的興趣。過于重視外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舞者本身的感染力,使觀眾將注意力轉移到外物上,這不利于對舞蹈藝術的傳播。
在舞蹈編導創作過程中,本末倒置現象頻頻發生,舞蹈編導往往習慣于借助燈光、服飾改善舞蹈效果,導致對舞者及舞蹈本身的要求降低,與電影借助特效增強畫面感原理一樣,過多地使用特效則削弱了演員本身的作用。舞蹈編導在創作中過度強調舞者以外的東西,就會導致燈光服飾喧賓奪主。舞蹈創作需要以舞者為核心進行編排,任何舞臺上的設計都應該為舞者服務,并非舞者襯托舞臺。因此,過于強調外物來表達舞蹈藝術,則容易本末倒置,削減了舞者本身的魅力。此外,當前的舞蹈編導在創作過程中過于追求旁枝末節,讓音樂、燈光、服飾等成為了舞蹈創作的重要內容,忽視了舞蹈品質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舞者氣質的呈現,讓舞蹈外物影響了舞蹈作品氣質。
風格問題是現階段舞蹈編導在創作中容易誤入的歧路。當前的舞蹈作品缺乏精神文明建設,舞蹈編導創作的作品未貼合實際,沒有立足于現實生活。舞蹈作品脫離了人民群眾,沒有體現生活,即便舞蹈形式再高雅,但其內容的呈現仍然缺乏精神支撐。部分舞蹈作品僅僅是高難度舞蹈動作的堆砌,并未體現出舞蹈編導對生活的思考,機械的舞蹈動作不能體現出真正意義上的舞蹈藝術內涵。真正的舞蹈藝術應該在于對情感的表達,舞蹈編導在創作過程中往往忽視了情感這一元素,對承載感情的舞蹈缺乏正確認識,導致呈現出的舞蹈作品僅僅是裝飾華麗的舞蹈機器,沒有情感的支撐,舞蹈動作盡顯浮夸。另外,當前的舞蹈創作存在粗俗的舞蹈作品,舞蹈編導為了博得關注,挖空心思設計舞蹈動作,拋棄操守,為舞蹈藝術抹黑,在一定程度上腐蝕了觀眾思想。
在舞蹈編導創作過程中創新意識十分重要,對解決當下舞蹈編導創作難點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傳統的舞蹈編導在創作過程中缺乏創新意識,難以突破創作瓶頸,難以傳承與發展現代舞蹈藝術。我國現代舞蹈創作相較于其他國家較晚,無論是編導創作水平還是創作認識,都處于待提高的階段。另一方面,不自信、墨守成規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舞蹈編導創作活力,導致我國舞蹈編導在創作過程中不敢創新,結果難以攻克創作難點。在舞蹈編導中運用創新思維,則能打破傳統的舞蹈創作模式,改變過去格律化、程式化的創作方式,不斷豐富舞蹈創作選題。因此,舞蹈編導創作亟需創新。
舞蹈創新意識是推動舞蹈編導創作創新的根本動力。在舞蹈藝術的求新創作中,思想上的領悟能幫助舞蹈編導汲取新時代的創新精神,將創新意識注入舞蹈創作過程中,把新的理念和思想轉化為多樣化的舞蹈語言,從而不斷豐富我國舞蹈創作表現形式。其次,舞蹈編導創作的創新能在一定程度豐富舞蹈創作題材,為舞蹈編導創作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從而不斷推出與時代理念相契合的舞蹈作品,以此促進舞蹈藝術的發展。再者,舞蹈編導創作的創新是傳承傳統舞蹈藝術的重要途徑,以推陳出新的方式保留中國舞蹈藝術精華,又結合新媒體時代舞蹈創作的新方式,表現當代舞蹈編導創作的新理念。
舞蹈編導創作創新發展,從側面可以反映出舞蹈編導創作水平。新時代舞蹈作品的創新,需要舞蹈編導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
一方面,舞蹈編導要想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創新,就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編舞技法,舞蹈編導只有自身足夠了解各個舞蹈元素,具備比舞蹈演員更高的水平,才能將新時代的舞蹈理念和元素融入舞蹈作品中。
另一方面,舞蹈編導創作創新還有利于促進舞蹈編導自身的音樂修養的提升。要想在傳統舞蹈創作的基礎上實現創新,舞蹈編導還需要擁有足夠的音樂修養,才能將舞蹈與音樂藝術建立聯系,達到相輔相成的目的。因此,只有編導自身音樂修養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更好地創新舞蹈作品。此外,舞蹈作品創新的意義還體現在對舞蹈編導生活閱歷的激勵方面,舞蹈作品的創新需要舞蹈編導擁有源源不斷的靈感,才能更好地用舞蹈表達情感,從而引發觀眾共鳴。
新時代背景下,舞蹈編導創作要想體現創新理念,就應該從培養創新思維出發。首先,加強即興起舞訓練,舞蹈編導應該緊抓即興起舞練習的機會,激發自身舞蹈創造性思維,在音樂旋律中充分調動自身情緒,結合想象用舞蹈語言詮釋作品。其次,舞蹈編導應該堅持動作開發訓練,切身感受身體多個部位之間的連接路線,從而豐富舞蹈編導對外展空間的感知和體驗,充分利用舞蹈動作設計與編排機會,將生活實際與舞蹈創作建立聯系,結合舞蹈編導對生活的敏銳觀察,不斷激發創造性思維。再次,舞蹈編導應該不斷提升舞蹈形象思維能力,從生活實際出發,用舞蹈語言表達人物的外形、心理及情感,在現實生活中不斷汲取靈感,提升形象思維能力。最后,為了培養創新思維,舞蹈編導還應該不斷進行選材結構訓練,選材一方面要基于日常生活,又要與自身情感體驗建立聯系,用舞蹈的思維審視舞蹈表現的可能性,并充分考慮到舞蹈的表現形式,結合舞蹈編導自身的認知,用舞蹈詮釋情感。如在舞蹈《炫境》的創作中,舞蹈編導結合了自身對大自然的感悟,融入了花腔女聲營造三門峽神秘原始的景色。
思維能力國際化是新時代舞蹈編導創作創新的重要途徑,舞蹈編導應該充分意識到創造思維能力對舞蹈創作的重要性,將舞蹈創作與國際舞蹈藝術發展接軌,吸收國際化舞蹈創作的精華,保留我國舞蹈創作特色,促進舞蹈藝術的創新發展。當前舞蹈創作中所強調的思維能力國際化,主要是指舞蹈藝術家思維方式的創造性,該種創作思維以發散思維和復合思維為核心,舞蹈編導要想創新舞蹈作品,就應該充分發揮想象,巧妙結合發散思維和復合思維的優勢,豐富舞蹈表現形式。緊密結合發散思維及復合思維能力,充分了解和掌握中外文化差異,汲取其他文化的精華,在堅持我國文化底蘊的基礎上,結合國際化舞蹈創作思維,從社會審美意義的藝術形象創新出發,有效處理舞蹈創作中思維國際化和本土化的矛盾,從而有效激發舞蹈創新的活力。
當前舞蹈編導創作的創新發展,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思想上充分領會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精神,行動上不斷創新舞蹈表現形式。我國文聯全國代表大會多次強調,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藝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藝術我國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其發展應該充分結合黨和國家的全面布局。因此,舞蹈編導創作的創新應該緊密結合我國文化建設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時刻謹記舞蹈藝術創作的責任感,以更加嚴謹、專業的態度投身到舞蹈創作中。
在時代的引領下,舞蹈編導創作的創新還應該體現出文藝工作者堅韌不拔的創作精神,弘揚社會主旋律,將我國文藝創新精神深深根植于舞蹈作品中,在滿足觀眾的精神需要的同時,提升我國舞蹈的藝術魅力。
另外,新時代的舞蹈編導在創作過程中,應該重視群眾舞蹈的作用,根據本土舞蹈創作需要,結合國內外優秀的舞蹈表現形式,促進舞蹈藝術交流,如有計劃地開展成品舞蹈創作,能極大程度地激發人們參與舞蹈創作的積極性,從而形成良好的舞蹈創作氛圍。
綜上所述,新時代舞蹈編導創作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想有效推進舞蹈編導創作的創新,就應該深入了解和把握現階段舞蹈編導在創作中容易陷入的歧路,并充分意識到舞蹈編導創作創新的意義,從而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深入挖掘舞蹈創新發展內容,不斷提升舞蹈編導創新思維能力,結合國際化發展思維,將舞蹈創新與時代精神結合,豐富舞蹈表現形式,緊扣舞蹈藝術精神內涵,將創新思想及理念充分融入舞蹈編導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