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濤 董衛民 張崇猛 胡陽 陳標烘
摘要:國有企業長期存在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現象,新時代國有企業的改革離不開黨的建設,國有企業應堅守自身的初心與使命,找準黨建工作在國企基層發展中的地位,把握黨建業務融合的時代要求與意義,結合國企業務的需求創新黨建做法,從政治站位、思想理論、目標考核、干部隊伍、基層黨員、群眾路線多方面入手采取系統性措施,開辟新時代背景下國企黨建與業務“美美與共”的新格局。
關鍵詞:新時代;國有企業;基層黨建與業務融合;對策與思考
一、引言
2019年7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黨建工作應著力于圍繞業務工作、建設隊伍、服務社會來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堅持黨建工和業務工作全過程的謀劃與部署。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物質基礎與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更應有責任、有必要在業務工作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與建設,完善制度以實現兩者融合與創新,堅決遏制各搞一套的“兩張皮”現象,使國有企業真正擔負起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責任。
二、新時代國企的初心和使命與堅持和改進黨建工作的意義
(一)新時代國有企業的初心和使命
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身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堅持和改進黨建工作尤為重要。2016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中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優良作風、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所以,國有企業在運行時必須要堅守初心與使命,堅持黨的領導,以黨建促經營、以經營強黨建,將兩者有機融合并不斷創新,為發展經濟、增強國力、人民利益提供堅實的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對矛盾的變化既肯定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也指明了全黨、全國人民和國有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與任務。那么,新時代國企在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這個新矛盾中應該起什么作用呢?簡而言之,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應勇于承擔新的歷史使命,充當先鋒隊、突擊隊來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成為“做強做優做大”的踐行者,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領跑者。
(二)新時代國有企業堅持和改進黨建工作的意義
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對發揮國企的競爭優勢、促進國企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習總書記指出,“黨建工作始終是國有企業的獨特政治資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企業科學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本質特征”。在新時代環境下,黨建與業務的融合發展是推動國有企業發展與提高的要求,只有適應國企改革發展的黨建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國企的作用,所以有效的黨建工作對國企而言是凝聚力、是戰斗力、是競爭力。
三、新時代國企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現狀與難點
傳統的黨建管理方法難以適應市場化、信息化發展和國有企業經濟環境、黨建要求的變化,尤其是國企基層黨建工作中的經驗化、程序化做法,造成基層黨建機制僵化、制度缺失、手段落后、零敲碎打的現狀,缺乏內在活力且難以在基層有效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從而導致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的現象。
(一)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現象剖析
“虛”而不實:很多國企基層黨建工作僅是單純的理論學習,不重視“頭腦里搞建設”,導致黨建無用論流行,很多黨員認為這樣做多了“會耽誤本職工作”。而現實中,國企基層黨建工作仍停留在開會、學習的層面,為黨建而黨建,沒有與自身業務聯系起來樹典型、找抓手,既耗費了黨員的精力和時間,又沒有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實質性成效,的確成了“耽誤工作”的工作。
“浮”而不沉:黨建工作沒有足夠下沉到基層黨員,而更多停留在支委和黨務干部身上。另外一個“浮”是在工作層面上,黨建工作本應是深入群眾與廣大群眾交心,但在實際工作當中,黨建工作變成了“機關工作”,“學”得轟轟烈烈,“做”得虎頭蛇尾,無形中導致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錯位。
“融”而不緊:一些國企基層黨支部雖然也對黨建與業務的融合進行了探索,建立了“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等融合點,但缺乏“融”的機制,僅依靠黨員的自覺性或黨性修養來維持,導致這些融合缺乏緊密聯系、無法常態化運轉。
(二)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相互偏離的危害
很多國有企業迫于指標考核的壓力,將開展黨支部會議次數作為黨建工作唯一衡量的標準,黨建工作仍處于形式化與教條化狀態。對于國企黨建工作,如果偏離了主業工作范疇,將很難促進其生產經營工作的開展,反而導致了黨建工作的弱化與邊緣化,這將使國有企業重業務、輕黨建的觀念更難轉變,甚至在企業生產任務繁重時暫時放棄黨建工作,這很容易激起基層黨員的情緒抵觸,也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阻礙。所以,如果生產經營偏離了黨建工作,就無法真正擔負起國企的強國責任,黨的方針政策與戰略部署也就很難有效落實。
四、新時代國企加強黨建與提升黨建融合創新的對策思考
在新時代環境下,加強國有企業黨建與業務工作的融合創新關鍵在于找準著力點,選取適應國企工作的組織模式,把黨建工作的重點落實在企業經營上,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有機融合與創新。
(一)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創新的前提是堅持黨的領導,提高政治覺悟與站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時代環境下,國有企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提高政治覺悟和站位。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更應充分意識到自己的神圣使命,一切工作均應始終堅持并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使國企真正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同時,也應加強國有企業的政治建設,根據黨委和其他治理主體在企業中的定位來實現黨的領導具體化、制度化,確保國企黨委的領導作用。
(二)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基石必須要堅持理論武裝思想,強化思想建黨
“思想政治建設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與成就,離不開正確思想的引領。在“黨的百年歷史”主題教育期間,國有企業基層黨員通過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會更深刻體會到這一思想的博大精深。因此,要用新時代的先進思想來武裝自己、指導自己的工作,在思想和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搞好國有企業的生產、改革與發展,全面提升國企的戰斗力與創造力。
(三)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必須要凝聚合力,實現“三個統一”
黨建與業務工作要深度融合,必須樹立共同目標,凝聚合力,將黨的初心使命與國企發展戰略前景相統一,將黨的工作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相統一,將黨建考核機制與國企績效考核相統一。
具體而言,黨的初心與使命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而國企的使命是承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有經濟責任、為國家建設、國防和民生貢獻力量。扎根在國有企業的黨組織工作就是為了服務企業生產、促進企業改革、提高企業效益、保障國有經濟,兩者的使命相互融合;國有企業有義務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工作目標應包含黨建與業務兩個方面進行同步設計、統一跟進,兩者在頂層設計上均是實現共同目標,在國企的綜合考核體系中有機融入黨建考核,實現黨建考核與業績考核在過程與結果中的共同作用。黨建與業務工作的共同目標與工作合力才能為兩者的融合創新提供持久有效的動力。
(四)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根本是堅持黨管干部,抓關鍵少數
人才儲備和隊伍建設應與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要堅持黨管干部,落實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在加強管理“關鍵少數”重要領導干部的同時,也要積極培育現有年輕干部隊伍的建設,培育既懂黨建又熟悉業務、將具有全方位協調能力的“復合型”年輕干部充實到黨支部書記崗位上,使其真正發揮好班組的“領頭羊”作用,從而達到引領“絕大多數”的效果,實現黨建工作服務于生產經營。
(五)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關鍵是堅持實事求是,找準有效載體
新時代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賦予了黨先進性的新內涵。國有企業立足實際、找準有效載體就是要把自身改革發展落實到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個人身上,從具體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并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主題實踐活動,將黨建工作有機融入到國企各個生產環節中,少指令性、多指導性,少統一模式、多發揮主觀能動性,少講究形式、多注重實效,力求“實”“活”“新”,讓基層黨員主動地參與到國企建設中來,激發黨員積極性,帶動群眾積極參與,以黨的先進性建設促進國企的改革發展,以國企的發展為平臺,把增強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與企業的發展目標有機融為一體。
(六)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保證是要完善各項機制,走群眾路線
要加強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樹立主要領導的“一崗雙責”意識。健全完善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一體化”考核,突出評價基層黨組織是否有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服務大局、工作創新的能力,在重大事件、突發事件面前的把控與處置能力,著力解決黨建考核對象局限、評價指標單一等問題,把“軟任務”變成“硬指標”,使黨支部書記既有壓力又有動力;要以國企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以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標準,實現黨和群眾的利益深度統一,走群眾路線,推行黨的正確主張。
五、結語
國有企業堅守的初心與使命必須和黨建與業務的融合發展相聯系,這是國企的屬性自然現。面向新時代,要以新思想、新方法、新機制實現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遵循國有企業特點與實際情況,在國有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落實黨的先進性建設,特別是廣大黨員干部帶頭發動職工群眾,以新的思想賦予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新內涵,以新的舉措開辟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新征程。
參考文獻:
[1]陳燁.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建與業務工作創新融合的思考與實踐[J].改革與放,2020(17):32-37.
[2]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對國企的領導不動搖[EB/OL].[2016-10-1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011/c1024-28770123.html.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李錦.新時代國企的地位與使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體會[J].現代國企研究,2017(21):33-39.
[5]程承坪.當前國企改革的方向: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J].學習與實踐,2017(02):5-13.
[6]曹海軍,劉少博.新時代“黨建+城市社區治理創新”:趨勢、形態與動力[J].社會科學,2020(03):12-20.
[7]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 2016-12-9(001).
[8]王友明.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大力加強新時代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7(12):80-83.
(作者單位:蘭濤,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中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黨校;董衛民、胡陽,中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黨校;張崇猛,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中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黨校;陳標烘,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中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