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海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法,以解放路第一小學愛好運動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小學生損傷產生的原因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運動損傷;原因;預防措施
前言:
小學生作為一個適合的運動人群,他們不像運動員一樣的運動強度和運動環境,但隨著素質教育對小學生體育與健康越來越重視,“陽光體育運動”大力發展,學生的運動強度和頻率也隨之不斷增加。我們的關注點更傾向于他們的運動空間和運動安全行為。我們通過調查,從小學生人群的運動損傷情況進行研究,了解他們對運動損傷的認識情況和應對策略。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來自解放路第一小學4年級-6年級有過運動損傷經歷的學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主要通過收集、比較、研究、學習文獻資料,對知識進行很好地整理。閱讀有關運動保健學、訓練學、運動解剖學、各項目運動損傷的研究資料及小學生運動損傷的相關聯的文獻資料,廣泛學習、吸收和借鑒前人知識經驗和研究成果。從而,使文獻資料為我們提供理論與實證的依據。
2.問卷調查法
在解放路第一小學共發放110份問卷調查,回收 105份,有效問卷 98份。有效回收率93%。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解放路第一小學小學生運動損傷發生情況
1.使人在運動中易發生的運動損傷主要有擦裂傷、拉傷、挫傷。扭傷中多是由于學生們做的準備活動不夠充分,肌肉的力量不夠,強有力地外力的碰撞就會造成運動的損傷。擦傷中多是由于學生在運動時比較激烈,場地的條件不好,安全意識不夠造成的。拉傷是中多是由于技術水平不夠或是沒有與所運動的項目特點結合,同時,保護意識又不夠造成的。
2.解放路第一小學小學生運動損傷的部位
據問卷調查了解,通常是因為運動中突然的急停、較快的變向,超出關節所承受的力量或運動的幅度的范圍,以致關節周圍的保護組織發揮的作用減弱,從而使膝關節、踝關節易受到損傷。對于踝關節,跳起也會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損傷,如在籃球中,搶籃板球時,由于極力的向上跳,在下落時,注意力只集中到了球上或未注意到腳下,踩到場上隊員的腳上,以致發生踝關節扭傷。
3.解放路第一小學小學生運動損傷的季節分析
運動中運動量的大小、強弱的變化會引起人體肌肉的疲勞,也會造成損傷。冬天,人的身體不宜活動開,肌肉組織不能很好的從安靜狀態過渡到工作狀態,極易發生運動損傷。當夏季訓練時,由于氣候溫度較高,肌肉能力提高,運動的強度比較大,時間也很長,人體在產生疲勞的同時,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易造成損傷的發生。在秋天運動的時候,天氣轉涼,肌肉的粘滯性也增加了,不能很好的活動開。所以,人體肌肉在夏季和秋季也很容易損傷。
4.解放路第一小學小學生運動損傷的運動項目分析
籃球和足球在比賽場地上的對抗是比較激烈的、運動員在運動中的技巧、技能性比較高、運動的活動量比較高,同時,運動時的強度也很大。所以,籃球、足球易發生損傷與它們自身的這些特點是密切相關的。
然后是田徑,損傷原因很多是不做或做準備活動不充分,肌肉工作時的力量 、伸展的性能都還沒有達到肌肉工作的最好的狀態,身體沒有充分的加熱,機體的協調性沒有達到運動的要求,就很迅速的進入到了劇烈的運動中去,以致肌肉時常拉傷和關節韌帶容易發生扭傷。還有就是上課時,學生本身缺乏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只想著跑或跳,表現自己,忽視了對自身的保護。
(二)解放路第一小學生運動損傷的原因
動作粗野或違反規則、思想上不夠重視、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技術動作錯誤是運動損傷的主要的原因。
(三)小學生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研究
1.加強思想教育
在平時的上課或者其他的運動時,要積極的像學生們灌輸安全的意識,加強他們的自我保護的能力。
2.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在運動前積極的根據項目的特點安排合適的準備活動,使身體很好的從不運動的狀態過渡到工作的狀態,提高神經的興奮性,增強肌肉的活性,增加血液的有效循環,提高身體的工作能力。為正式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做好準備活動還要合理的考慮運動的負荷的中小,不可過中也不可過小,適度比較好,還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進行安排,對于經常發生損傷的部位也要加強練習,以提高身體的工作的能力。
3.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安排運動負荷時,不能超過學生的身體的承受的能力,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每個運動的身體素質安排適合每個運動員的運動的量和運動的強度。
4.合理安排教學、訓練、比賽
教師在平時的上課中要考慮學生的身體狀況、年齡特點、運動能力、合理的安排教學的內容。同時,在幫助運動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進行運動訓練時,也要考慮學生們的身體的構造,發育的情況,促進他們的身體全面的發展。安排比賽時,也要考慮學生的運動水平,身體負荷的中小,運動的強度等。
教師更要認真的研究教材,寫好年度的教學計劃,考慮教學等運動的重要的內容和不易掌握的內容,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學生做好思想上的教育。
5.加強易傷部位的練習
對于容易發生損失的部位,應該聽取醫生或老師的好的建議,采取合理的練習方法。逐漸的提高易傷部位的運動能力。如為了防止踝關節的扭傷,在平時加強踝關節周圍肌肉的練習和關節的練習,增加關節的運動的幅度,有效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
6.加強醫務監督工作
學生們應該定期的對自己的體格進行檢查,在參加中型的比賽時應該去醫院檢查身體的狀況,認真的聽取醫生的建議,加強自身的醫務監督。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解放路第一小學學生運動損傷的性質扭傷所占的比重最中。
2.運動損傷發生的部位主要是膝關節、踝關節。
3.冬季發生運動損傷占四季中的比重是最大。
4.致傷較多的項目是籃球、足球。發生損傷與它們自身的這些特點是密切相關的。
(二)建議
1.加強思想教育。
2.運動前要做合理的準備活動。
3.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4.合理安排教學、訓練、比賽。
5.加強醫務監督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宏智.小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產生損傷的原因及分析.四川體育科技,2004.6.
[2]李芳等.中學生運動損傷相關因素分析與干預.中國校醫,2008.8.
[3]何雅麗.小學生運動損傷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現代生物醫學,2012.
[4]寧業梅.小學生運動損傷原因及預防措施.體育科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