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蘭榮
摘要:幼兒教育階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而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膳食營養,為了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本文試圖從“正確合理的飲食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營養均衡的飲食對幼兒身體發育的影響”,“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對幼兒身體發育的影響”“如何科學合理的搭配幼兒膳食”等方面展開論述,引導幼兒能夠結合膳食健康來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
關鍵詞:幼兒教育;生長發育;膳食營養
膳食營養是生長發育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許多營養缺乏性疾病對幼兒生長發育的影響是不可逆的,早期奠定的膳食習慣以及營養觀念也會極大的影響人的一生發展。學齡前兒童正處于生命早期發展階段,是終身健康的奠基期,體格增長、智力發育、個性萌芽等早期身心發育特征,都將在這一時期得到充分展示。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也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而幼兒的身體發育是早期發展的重要目標,更是實現德智美等全面發展的基石。
一、正確合理的飲食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老話有說: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道理淺顯易懂但卻難于實現。經常有人為了節省早上上班時間湊合吃兩口或者直接不吃早餐;還有人認為減肥能少吃就少吃,他們認為不吃早餐無所謂。不重視早餐營養,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可取,不吃早餐不但不能減肥還會變成易胖體質,會引起慢性胃病,也容易引起腦部的供血不足。饑餓時會產生頭暈,易疲勞的情況,長期不吃早飯容易患膽結石。相反,早餐吃好了,不但能夠保證一天的營養攝入,還能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午餐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占全天熱能的百分之四十,午餐一定要補充必要的營養,不要應付了事。晚餐定量為好,不要因為忙碌了一天,晚上終于有時間好好吃飯了就暴飲暴食想吃多少吃多少,無辣不歡(感覺說的就是我這種沒辣吃不下飯的人),這些都是不好的飲食習慣,長期下來會給胃增加很多的負擔,也會影響睡眠質量,長期不合理飲食會讓人處于一個亞健康狀態,甚至免疫力下降導致慢性病出現。
借用周恩來總理的話:只有身體好才能學習好、工作好、才能均衡的發展起來。而維持人體正常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是從食物中攝取的,正確合理的飲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營養均衡的飲食對幼兒身體發育的影響
食物是人類獲取能量的來源和生長發育的基礎,尤其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學齡前兒童,科學平衡的膳食不僅可以保障他們的良好生長發育,還可以降低患營養相關疾病如血脂異常、肥胖、糖尿病等的危險性。要想制定均衡營養的膳食,首先要對關鍵詞的概念界定有清晰準確的認識。
營養:從字義上看“營”的含義是經營、謀求,“養”的含義是養生,營養就是謀求養生。營養是指機體從外界攝取食物,經過體內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謝后,或參與構建組織器官,或滿足生理功能和體力活動必須的生物學過程。
營養素:是指維持機體繁殖、生長發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動和過程,需要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的物質。根據其化學物質和生理作用分為六大類,即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水、礦物質和維生素。
合理膳食:又稱為平衡膳食,是指能滿足合理營養要求的膳食,從食物中攝入的能量和營養素在一個動態過程中,能提供機體一個合適的量,避免出現某些營養素缺乏或過多而引起機體對營養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速度較成人比更快,新陳代謝也相對更快,對營養的需求量也更大。幼兒對營養素的需求量跟成人也有一定區別,所以在注重量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質的方面。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穩步提高和營養不良患病率顯著下降,但膳食結構不盡合理,蛋白質、維生素、鈣等營養素缺乏依然是普遍而突出的問題,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等問題也不容忽視。例如:
蛋白質。蛋白質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各種組織的新陳代謝,各種組織的生長,以及各組織的成熟。平時要注意肉蛋奶還有堅果豆類的攝入以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幼兒如果在一段時期內對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足的話,很可能就會影響部分大腦發育,也會出現身高體重緩慢增長的現象,與此同時抵抗力也會相應下降。但過量的蛋白質攝入對幼兒生長發育也是有害的,會出現腹瀉等癥狀。
再如維生素。維生素與幼兒生長發育極為密切,常見的缺乏維生素a,皮膚就會干燥,可能出現夜盲癥;缺乏維生素c可能會出現牙齦出血等癥狀,所以平時要注意維生素的攝入量,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有綠色葉類蔬菜,蛋黃,水果等。
三、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對幼兒身體發育的影響
日常生活中,營養素的攝取除了受飲食搭配影響以外,還和飲食習慣有關,飲食習慣通常是人們對食物和飲品的個人喜好。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規律的。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這樣首先能保證營養素的正常攝取量為幼兒提供活動所需的能量,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展;還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飲食不規律會帶來很多健康隱患,就拿吃零食來說,比如最常見的三種零食,瓜子薯片還有辣條,一方面是油炸食品吃多了容易造成肥胖,最重要的是零食吃多了,到吃正餐的時候就沒有了饑餓感,會影響食欲,從而就會影響營養素的攝入,影響身體發育。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科學合理的。注意飲食衛生,不挑食,避免暴飲暴食,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幼兒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會增加患病的風險,比如長期吃刺激性食物,油膩的,過咸的、過甜的,長期吃油膩的食物會使體內血脂增高,長期吃過咸的食物會使腎負擔加重,長期吃過甜的食物會使身體內胰島素分泌增多更容易形成膽結石。
四、如何科學合理的搭配幼兒膳食
人體所需營養素有六種,缺一不可,也不能過量或過少攝入。科學合理的搭配幼兒的膳食,才能更好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
拿一日三餐舉個簡單的例子,早餐最簡單的就是雞蛋牛奶還有一些簡單的配菜;中午要葷素搭配,一個肉菜兩個素菜,保持營養均衡,主食可以是米飯和饅頭;晚飯的話盡量清淡一點,可以一粥一菜;這樣就能滿足幼兒一天營養的攝入量。搭配的時候可以多變換烹飪花樣,變換食材,盡量要做到色香味美,軟硬適中,容易被幼兒接受,增加幼兒對食物的食欲,食材一定要干凈衛生新鮮,不讓幼兒吃壞了的食物,保證幼兒的飲食健康。
綜上所述,要科學合理的搭配膳食,保證幼兒攝入足夠的營養,以及攝入營養的全面性,有效的促進幼兒生長發育。
參考文獻:
[1]何青安.淺談幼兒園食品安全營養均衡的科學管理[J].當代家庭教育,2021(17):61-62.
[2]何金蓮.幼兒園食品安全營養膳食的科學管理[J].家長,2021(1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