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范大學 四川 南充 637009)
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可以彈奏出音域、音色、力度不同的音樂作品,給予聽眾多樣的感受。歌唱性旋律演奏法在音樂表演中予以應用,能提升表演效果,深化音樂情感。本文就鋼琴音樂中歌唱性旋律演奏法進行探究。
旋律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不同的藝術構思組成帶有節奏感的序列。歌唱性旋律是旋律的一種,通過感覺之間的相互聯系,形成不同的心理感覺與音響效果,展示出獨特的音樂魅力。
鋼琴是樂器中表現力最為豐富的樂器之一,可以展示出各種音域的音樂作品。鋼琴誕生至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經過無數大家的研究與鉆研,鋼琴的彈奏方式與演奏形式越來越規范,展示出了該樂器獨特的魅力,使得鋼琴演奏成為了一門色彩豐富的藝術。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不僅要協調手腳,同時還要用心感受,體會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并通過高超的技巧展示出鋼琴演奏獨特的魅力,增強演奏的感染力與表現力。
歌唱性旋律,是指類似于人類喉嚨發出的可以表達人的情感與想法的一種聲音旋律。音質、音色、速度是歌唱性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協調的聲音,表達演奏者內心的情感與感受,展示出獨特的音樂魅力。在鋼琴演奏中,手指需要保持隨時落下的狀態,通過身體的配合,提升演奏的效果,促使音樂魅力強化。在鋼琴演奏中,要加強對歌唱性旋律的練習,以提升演奏的效果與水平。
在鋼琴歌唱性旋律演奏中,音樂作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是實現歌唱性旋律演奏的重要因素。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需要提升對音樂作品分析的重視程度,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音樂作品分析不僅包括對作曲家的分析,同時還應對時代背景與創作環境進行分析,了解音樂作品中表達的內涵,并將此與音樂作品充分結合,使表演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增強表演的感染力。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還應對音樂作品的內容與表現形式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掌握音樂作品的旋律、演奏方法,做到心中有數,為高質量演奏提供動力。在進行音樂作品分析時,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入手:第一,了解音樂中蘊含的情感,并將自己的情感與音樂情感充分結合,為高水平的音樂表達提供動力。第二,對音樂作品的技能技巧進行分析,將技能技巧與音樂作品的情感充分融合,營造良好的音樂表達氛圍,促使演奏者演奏能力提升。通過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提升演奏者的音樂表達能力,使演奏者更好地適應音樂節奏,為歌唱性旋律演奏打下基礎。第三,對音樂作品的主體旋律進行分析。主體旋律是使聽眾感受音樂魅力的重要因素。若是演奏者對鋼琴音樂作品的主體旋律了解不夠透徹,那么在表演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無法展示音樂的魅力,無法與聽眾產生共鳴。因此在表演的過程中,應注重主體旋律的分析,了解音樂作品的綜合情況,并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示出來,完成表演。第四,分析音樂的旋律變化。旋律變化與歌唱性的關系非常密切。在實際演奏中,加強對音樂旋律的分析,了解音樂的魅力、風格與情感,并將此融入表演過程中,以此提升演奏能力,促使歌唱性旋律演奏的實現。很多鋼琴音樂都有非常深遠的意境,通過演奏者的分析與研究,能夠呈現出不同音樂作品的魅力,促使音樂作品更加完善、更有感染力。第五,對音樂風格進行分析。音樂風格,是音樂表現的方向,也是歌唱性旋律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實際演奏中,加強對音樂風格的分析,了解作品的整體概念,并運用演奏者自身的方式進行表達,以此展示出音樂作品的歌唱性旋律,提升演奏的影響力。
在以往的鋼琴音樂演奏中,對歌唱性旋律演奏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導致演奏形式比較單一,無法將鋼琴演奏帶到更高的境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提升演奏水平,需要改變傳統的演奏方式,提升對鋼琴演奏歌唱性的重視,并組織演奏者重點學習,學會如何使音樂作品通過鋼琴演奏的方式呈現出歌唱性的特點。歌唱性旋律演奏,不僅可以感動聽眾,同時也能感動自己,使演奏者與聽眾同時沉浸在音樂中,體會音樂的魅力,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因此,在鋼琴演奏中,需要改變傳統的思想認知,重視歌唱性旋律的運用,將此融入自身的鋼琴音樂作品演奏中,促使演奏風格的完善。
良好的技能技巧,是鋼琴音樂作品歌唱性旋律演奏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表演水平提升的關鍵手段。在鋼琴音樂作品歌唱性旋律演奏中,應加強技能技巧的運用,結合表演者的演奏情況,靈活運用演奏技能,以此提升演奏效果。
1.觸鍵方法
正確的觸鍵方法,是鋼琴演奏的基礎,也是保證歌唱性旋律演奏的前提。掌握良好的觸鍵方法,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手指的獨立支撐。斷奏練習是學習鋼琴的基礎,也是鋼琴演奏者必須掌握的內容。若想在演奏的過程中實現手指的獨立,則需要手掌整體的支撐感,通過對鋼琴鍵盤進行觸碰,展示出獨特的音樂魅力。在演奏的過程中,手臂自然下落,穩穩地落在琴鍵上,使手臂與手腕在放松的狀態下體驗到下沉的感覺,把手臂“掛”在鋼琴上。通過日常的練習,就可以熟練把握手指獨立支撐的能力,提升手指的力量,使鋼琴演奏效果更加動人。第二,掌關節的支撐。靈活的掌關節,是手指、手腕運動的前提,也是提升運動效果的前提。在實際演奏中,加強對掌關節的訓練,提升掌關節的支撐能力,從而更好地練習鋼琴音樂。連奏是提升掌關節運動效果的重要方式。當彈下第一個音節后,使手臂處于放松下沉的狀態,手腕保持不動,手掌抬起,靈活運用手指彈出音樂節奏,以此提升手掌的支撐力。第三,手腕的彈性非常重要,這也是鋼琴音樂歌唱性旋律演奏的重要支撐。在實際演奏中,加強對手腕彈性的練習,學會用手腕的力量展示不同音色的旋律,從而增強音樂作品的感染力與表現力,提升表演效果。
2.內心歌唱性
通過內心歌唱性旋律演奏的練習,可以使演奏者了解不同音色的音樂,能夠提升演奏效果與水平。在日常鋼琴演奏中,注重內心歌唱性旋律的應用,營造良好的演奏意境,展示出獨特的演奏效果。內心歌唱性練習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通過鋼琴演奏的強度、語氣、分句等展示出不同的音樂風格,促使內心演奏習慣的形成。
第一,注重呼吸。呼吸是歌唱性音樂表現的基礎,也是促使表演者表演能力提升的前提。鋼琴音樂作為一門藝術,通過有序的呼吸節奏與手指配合,能展示出獨特的音樂魅力,體現出音樂的節奏意識與感染力。在鋼琴音樂表演的過程中,提升對手腕的控制能力,借此呈現出強弱分明的音樂效果,增強表演感染力。第二,加強對鋼琴音樂曲譜的分析。認真讀譜是鋼琴歌唱性旋律演奏的基礎,也是提升演奏效果的前提。在演奏活動開始前,對曲譜進行全面分析,并反復彈奏,做到心中有數,為后續靈活演奏打下基礎。第三,注重復調作品的運用。在音樂作品演奏中,應注重復調作品的運用,采用不同的練習方式,提升演奏效果,形成良好的演奏能力。以綜合練習為例,通過聲部同時彈奏的方式,突出其中一個聲部。第四,把握踏板的應用。演奏歌唱性旋律的過程中,需要踏板的配合,使音樂更加具有魅力與感染力。鋼琴音樂的表達方式比較豐富,通過音樂色彩的變化,調整踏板的深淺與節奏,展現鋼琴音樂的歌唱性。若是在表演中,要求旋律渾厚有力,和聲高昂,則需要全踩踏板,以此保證音樂節奏;若是表演要求伴奏密集,則采用1/4、1/2 踏板的方式進行表演。通過踏板的變化,烘托表演氛圍,增強音樂演奏的歌唱性。在鋼琴音樂演奏的過程中,注重基礎內容,借此與音樂作品充分結合,通過多種技能技巧的運用,展示出鋼琴音樂的藝術魅力,與聽眾產生共鳴,提升鋼琴演奏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鋼琴音樂歌唱性旋律演奏中,應重視各種技能技巧的練習,學會分析音樂作品,并將自己的感受體現在鋼琴演奏中,以此提升表演效果,促使表演能力提升。歌唱性旋律的應用,有助于增強音樂表現力,提升表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