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立千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航之年,紀檢監察機關要忠誠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認真履行監督第一職責,必須把功夫下在日常、抓在經常。監督是個細活,貴在精準,要在精細。今年以來,廣元市昭化區紀委監委聚焦中心大局,通過“跟進式”監督、“蹲點式”監督、“說事式”監督、“項目式”監督,按照精準思維從細處著手、在實處發力,做好“常”“長”文章,推動精準監督向精準治理轉變。
“跟進式”監督系統施治。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監督也就難以落實。做實做細監督首責,必須突出重點、找準靶心,做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緊盯7大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和糧食購銷領域專項整治,區紀委監委切實發揮主推作用,落實每月一次調度會、一次調研督導、一次問題線索報送、一次會商研判制度,壓緊壓實系統治理政治責任,緊盯問題整改、責任追究、建章立制等關鍵點,持續跟進監督。推行“委機關班子成員+機關室(部)+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模式,整合監督力量,緊盯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重點崗位先后開展明察暗訪21次,發現問題113個,收集問題線索29件,形成1+1+1〉3工作效應,讓監督更聚焦、更精準、更有力,讓治理更科學、更有序、更有效。建立問題整改銷號工作制度,限期整改銷號。督促主責部門全面梳理廉政風險點145個、落實防控措施297條,更新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35 個,推進“聯防聯控”,堵塞制度漏洞。
“蹲點式”監督靶向糾治。堅持紀檢監察干部全員下基層,沉到一線、住到農家,深入摸情況、找問題,通過“解剖麻雀”,聚焦具體人、具體事,前移監督關口,全面開展“掃描”,達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效果。依據“水文監測”的原理,昭化區紀委監委在全區信訪較多、資金密集、工程項目建設多、干群關系緊張的150個村(社區)中,針對性地設立13個廉情監測點,由“區紀委監委班子成員+派出片區紀檢監察組+鎮紀委+村‘四職合一人員’”共同組成,明確“廉情信息收集、受理信訪舉報、開展監督檢查、及時提醒談話、處置違紀違法問題線索”五大職責,通過入戶走訪和現場接訪、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專項監督檢查,每季度形成監測分析報告,為全區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提供依據,區紀委監委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自廉情監測點運行以來,累計收集廉情信息84條,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31份,發現問題線索17件,立案查處12件12人。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綜合運用“四不兩直”檢查、實地督導、約談函詢、蹲點調研、抽查暗訪等方式,不斷提高監督精準度,督促各級部門同向發力、同題共答、聯動整治,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說事式”監督以情善治。昭化區深化群眾“說事服務站”功能,明確由鎮紀委具體負責,在“1名隊長+3名隊員”配置的基礎上,從老黨員、離退休干部、鄉賢、熱心群眾中選聘優秀群眾代表加入,形成“1+3+N”高配版群眾說事服務隊,既有固定坐班隊員,又有流動隊員,實現村級監督全覆蓋。區紀委監委還量身定制《村級群眾“說事服務站”規范化建設標準》,圍繞“五有”標準,修訂完善《村級群眾“說事服務站”制度》,通過輪流“坐診”、上門“問診”、集中“會診”,分類處置群眾訴求。對鄰里糾紛類問題,由“說事服務隊”就地處理;對政策解答、產業發展類問題,由村“兩委”研究辦理;對其他重要問題,由鎮黨委政府、行業部門統籌處置;對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由鎮紀委直接辦理或區紀委監委提級辦理,確保問題矛盾不積壓、不擱置、不流失。
“項目式”監督分類促治。村級監督是“最后一公里”的監督,直接關系群眾的幸福成色。今年2月,昭化區全面推行村級黨組織副書記、紀檢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工作信息員、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四職合一”,實現對150個村(社區)紀律監督和監察監督全覆蓋,村級監督體系全面構建。為提高監督的精準性,區紀委監委認真分析近年來村級腐敗案件多發領域,采取項目管理、集中作戰方式,組織鎮紀委書記、“四職合一”人員、村支部書記深入研判,把集體決策、三務公開、工程項目監管、“三資”管理、印章印鑒管理等作為村級監督重點,并會同區農業農村、區發改、區住建等6個部門,全流程梳理重點環節、關鍵點位的小微權力運行監督事項,編印《村級黨組織“4321”精準監督紀實手冊》,使監督內容一目了然,監督方式簡便易行,監督人員對標打表、照圖施工,實現多種舉措精準“打靶”,確保基層治理取得實效、長效。(作者系廣元市昭化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