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石廟子鎮東青苔峪村第一書記 劉曉星
要牢牢抓住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這個法寶,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把汗水揮灑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實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迫切需要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駐村工作隊伍。第一書記只有擔好四種角色,才能在土地上播種無限希望。
做黨員群眾的“主心骨”。打贏脫貧攻堅戰役,離不開一個堅強有力的村黨組織,離不開一支政治過硬、為人正直、一心為民的村干部隊伍。為了牢牢抓住農村基層黨建這個關鍵,村黨支部創新實施黨建工作“三個一”(一套好機制、一個好班子、一支好隊伍)工程。黨支部學習、黨員活動、黨務和村務公開等規范制度全部上墻入柜;村黨建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圖書室、多功能綜治服務中心一應俱全。第一書記帶頭給村“兩委”班子和黨員上主題黨課;從致富能手和文化程度較高的村民中培養和發展黨員。村黨支部成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定期舉行便民利民活動,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支部通過抓黨建強堡壘促脫貧,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促進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東青苔峪村被鞍山市委、市政府授予“維穩工作先進村”榮譽稱號,被岫巖滿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村”榮譽稱號,村黨支部被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做新村建設的“鋪路石”。作為第一書記,要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上做文章,以修路、興水、建廣場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為突破點,逐步解決制約發展的各種瓶頸問題。村黨支部積極協調資金,幫助村里鋪設標準化柏油路、石板橋,建成可供全村村民使用的水塔,解決了村民出行和吃水難題。新安裝的路燈每晚將村主干道和文化廣場照得通亮,每天都有近百名群眾在文化廣場上跳廣場舞、打籃球等。支部還邀請鞍山市“科技大篷車”和演藝集團來到村里,把科技知識和文藝節目帶給村民。下一步,我們將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全面提升。
做為民解困的“貼心人”。要牢牢抓住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這個法寶,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把汗水揮灑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村黨支部成員走遍了全村的每個角落,因戶施策、因人施策,“量身定制”脫貧致富方案,幫助貧困戶告別了透風漏雨的破舊房屋,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扶貧先扶智、助困先助學”,村小學的孩子們不會忘記每年的“六一”兒童節,駐村干部們都會陪在他們身邊。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駐村第一書記發動社會力量獻愛心,共為村小學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12 萬余元。村委會還建立了標準化殘疾人輔具適配站,為殘疾人提供了便利。
做產業富民的“領頭雁”。推動經濟發展是第一書記的關鍵職責,要牢牢抓住推動鄉村振興這個要點,以富民強村為目標,深入研究制訂發展規劃,落實惠民政策,結合鄉村產業發展實際和資源幫助發展壯大產業項目,增強村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村黨支部看準肉食雞市場行情,采取飛地經營和聯合經營方式,擴大生產規模,與鎮里另外兩個貧困村共同興建大型養雞場,協調資金建設現代化肉食雞養殖場。村黨支部還積極幫助礦業企業在村里發展項目,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讓留守老人、兒童的問題不再發生。如今,全村正在養殖產業富民、工業發展強村的道路上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