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淑娟,鄒麗梅,張志平
(撫州市中醫院口腔科,江西 撫州 344000)
現代社會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壓力大,長時間的快節奏飲食或無規律飲食造成人們各種口腔疾病發病率較高。磨牙缺損多見于老年群體,是一種常見口腔疾病,許多患者往往因磨牙的齲壞造成牙冠大部缺損,不僅影響美觀,增加細菌侵蝕牙根、牙殘尖留下隱患,且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1]。以往針對磨牙嚴重缺損患者主要以全冠延長術修復為主,但該治療方式操作復雜,時間長,且在治療過程中,因患者牙體組織過薄,容易發生劈裂或斷裂情況,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2]。因此,探尋有效的磨牙嚴重缺損修復方案對牙齒缺損患者生活改善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口腔疾病治療技術日漸成熟,患者通過根管治療配合全瓷全冠與高嵌體修復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列缺損情況,但關于兩種方法修復效果的對比性研究較少。本研究對磨牙嚴重缺損患者開展全瓷全冠與高嵌體修復,探討其修復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撫州市中醫院口腔科就診的磨牙嚴重缺損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齡(55.8±7.2)歲。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8.1±6.6)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實用口腔醫學》中磨牙嚴重缺損相關診斷標準[3];②頰舌側軸壁、近遠中壁無缺損,牙周良好;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牙髓室異常,牙根松動;②合并心臟病、肝腎疾病及其他嚴重基礎疾病;③精神疾病、溝通不暢者;④無法全程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評估患者牙周、牙齒磨損情況。對照組接受全瓷全冠修復,根據患者評估結果,全瓷全冠的使用、操作要求預備牙體,將咬合面牙體弱尖、薄壁消除,確認牙體基釉去除后,根據預備牙體,留牙釉質組織1 mm,同時,保留抵抗力較好的牙體,深度清潔預留牙體面,通過光學印模設備進行陶瓷全冠設計和制作,檢查修復體、顏色、形態、咬合關系及邊緣密合性,通過樹脂粘接材料穩固修復體,去除將邊緣粘接物后拋光。觀察組接受全瓷高嵌體修復,根據患者評估結果,全瓷高嵌體使用、操作要求預備牙體,將咬合面打磨1 mm,再進行短斜面制作,頜向軸壁、高嵌體邊緣、軸面最大周徑位置聚合度為2~3°,斜面長度為2~3 mm,通過光學印模設備進行玻璃瓷高嵌體設計與制作,檢查修復體、顏色、形態、咬合關系及邊緣密合性,通過樹脂粘接材料穩固修復體,去除將邊緣粘接物后拋光。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齦指數、齦溝出血指數;②以UPUHS標準為依據,評估患者修復效果,優:修復體未發現缺損,完整性好,邊緣密合,咀嚼正常,無松動及牙齦疾病;良:修復體未發現缺損,完整性好,咀嚼正常,無松動,邊緣存在阻澀,牙齦炎較輕;差:修復體脫落、缺損,咀嚼異常,存在嚴重牙齦炎[4];修復成功率=(優+良)/本組總例數×100%。③通過自擬問卷調查表對修復滿意度進行評價。調查表為百分制,≥80分為非常滿意,79~61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齦指數、齦溝出血指數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牙齦指數、齦溝出血指數均明顯高于治療前,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牙齦指數、齦溝出血指數比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gingival index and gingival sulcus bleeding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
2.2 兩組患者修復成功率比較 觀察組修復成功率為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修復成功率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repair success rate between two groups[n(%)]
2.3 兩組患者修復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修復滿意度為92.50%,高于對照組的7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修復滿意度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repair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n(%)]
牙齒重度磨耗通常由一個或多個因素共同導致,包括咀嚼、酸蝕、磨牙癥、不規范刷牙習慣、牙釉質發育不全和其他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癥)等[5]。磨牙嚴重缺損不僅會導致食物嵌塞、咀嚼功能下降、面容蒼老等,還可能造成口腔炎癥、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等臨床問題。磨牙嚴重缺損修復治療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常涉及全口咬合重建,治療時必須盡量保留患者牙體組織,減少創傷[6]。
近年來,我國口腔疾病治療技術日漸成熟,患者通過根管治療配合全瓷全冠與高嵌體修復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列缺損情況[7]。全瓷全冠在修復時需大量削除患者牙體組織,保留的牙體組織相對較少,導致牙體組織強度下降,修復后容易出現齦緣炎、食物嵌塞情況,修復體脫落率高,咀嚼功能改善效果不佳[8]。而高嵌體在修復過程中,無需大量磨除患者牙體組織,直接將修復體嵌入患者牙體窩,在頜面基礎上進行修復,通過粘接劑在牙窩洞內粘入修復體,在高嵌體預備時,將冠最大釉徑降至患者牙頸部,最大限度的保留牙體組織,使修復體覆蓋于整個頜面,頜軸包過頜面,提升患者牙齒對抗能力,避免患者在咀嚼過程中出現牙齒斷裂情況[9]。另外,采取高嵌體進行修復,修復體會覆蓋整個牙冠,單個牙尖承受應力更小,能更好的保護薄弱尖,促進鄰近牙體、牙齦組織恢復,同時提高牙體輪廓清晰度,避免牙折、食物嵌塞、頜牙過度磨損,更好的保持固位形[10]。同時,高嵌體修復時操作簡單,僅需將患者大面積缺損牙冠、缺損洞形修復平整,無需進行樁核、針道等操作,操作難度較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兩組牙齦指數、齦溝出血指數均明顯提升,觀察組修復成功率和患者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全瓷高嵌體修復效果優于全瓷全冠,在磨牙嚴重缺損患者治療時可作為首選方案。
綜上所述,全瓷全冠與高嵌體均可改善磨牙嚴重缺損患者口腔健康,但全瓷高嵌體修復成功率和患者滿意度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