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青
(德興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江西 上饒 334200)
腦梗死是局部腦組織軟化壞死性疾病,可引發嚴重的神經功能缺損,導致患者出現語言、運動等方面的功能障礙。治療腦梗死的主要原則在于恢復腦組織的血供狀況,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血脂異常,進而改善血流動力學,促進血供恢復。丁苯酞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腦內微循環。目前,關于丁苯酞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報告較少。基于此,本研究觀察丁苯酞聯合阿托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指導,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腦梗死患者7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40~68歲,平均年齡(54.03±10.67)歲;發病至入院時間3~20 h,平均時間(11.55±7.10)h。對照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42~68歲,平均年齡(55.08±10.72)歲;發病至入院時間4~20 h,平均時間(12.02±6.89)h。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參考《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1]中的相關標準確診;②發病24 h內入院;③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②伴有腦出血;③對所用藥物過敏;④合并免疫系統疾病或感染性疾病;⑤合并惡性腫瘤。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患者阿司匹林片(黑龍江省地納制藥,國藥準字H23022061)口服,每天1次,每次300 mg;阿托伐他汀鈣片(湖南迪諾制藥,國藥準字H20193331)口服,每天1次,每次10 mg;血栓通注射液(廣東雷允上藥業,國藥準字Z44023081)450 mg+0.9%氯化鈉溶液250 mL靜滴,每天1次;奧扎格雷鈉注射液(浙江北生藥業漢生制藥,國藥準字H20193226)80 mg+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滴,每天1次。2周后患者以同樣方式繼續服用阿司匹林與阿托伐他汀,停用其他藥物,共治療3個月。
1.3.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丁苯酞治療。靜滴丁苯酞注射液(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國藥準字H20100041),每次100 mL,每天2次。2周后患者繼續服用阿司匹林與阿托伐他汀,停用其他藥物,并口服丁苯酞軟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國藥準字H20050299),每天3次,每次200 mg,共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分別于治療前1 d與治療3個月結束時,采用美國衛生院卒中量表(NHISS)[2]評價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狀況,總分42分,包括上肢運功、視野、意識、下肢運動等共11個項目,得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采用Barthel指數量表[3]評價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包括進食、穿衣、上下樓梯等共10個項目,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日常活動能力越強。②比較兩組治療中的不良反應(胃腸反應、頭暈、頭痛)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NIHSS、Barthel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降低,Barthel評分升高,且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Barthe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Barthel評分比較(x±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NIHSS and Barthe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scores)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腦梗死為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其病因為各種因素引發腦內血供障礙,導致局部腦組織壞死。腦梗死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與致殘率,盡早改善患者的腦組織血供狀況,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是治療該病的關鍵環節。
藥物保守治療是腦梗死治療中的重要內容,包括應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應用血栓通改善血液循環,應用奧扎格雷抗血栓、改善微循環。此外,血脂異常導致的血管病變也是引發腦梗死的常見因素,故他汀類藥物也是保守治療的常用藥物,研究證實,阿托伐他汀的調脂效果確切,能有效改善血流動力學,緩解血管病變,有利于控制腦梗死病情[4]。近年來,相關報告指出,丁苯酞在腦梗死的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5]。丁苯酞為處方藥,目前關于其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腦梗死的報告較少。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Barthel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Barthel指數分別是評價神經功能缺損狀況與日常生活能力的權威量表,具有較高的信效度[6]。本研究結果提示丁苯酞聯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其日常生活能力。丁苯酞為人工合成消旋體,俞小梅等[7]研究指出,該藥有利于改善神經功能,與本研究結果一致。丁苯酞的作用機制較為復雜,在腦梗死的治療中可發揮多種作用。崔冰冰等[8]報告指出,丁苯酞可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減輕腦水腫、緩解神經細胞損害、抑制血小板聚集。李霜梅等[9]研究結果顯示,丁苯酞有利于改善腦梗死患者的側支循環,其作用機制為促進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加速缺血半暗帶區域的新生血管形成,進而重建微循環,改善缺血區域的血流灌注狀況,達到緩解腦組織壞死與抑制神經細胞凋亡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聯用丁苯酞不會導致不良反應增多,具有較高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丁苯酞聯合阿托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的療效確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與日常活動能力,且用藥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