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芳明
(沈陽市兒童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0)
癲癇是小兒時期常見神經系統綜合征,指因陣發性、暫時性腦功能紊亂引起的驚厥發作,以反復發作的肌肉抽搐、意識感覺短暫異常為主要臨床癥狀,在疾病發作、進展過程中可累及多個系統,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因此,探尋小兒癲癇有效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1-2]。目前,臨床對于小兒癲癇以藥物治療為主,因疾病病程較長,需長期堅持用藥,故對藥物的療效及安全性要求較高。本研究選取74例小兒癲癇患兒為研究對象,采取單一、聯合用藥不同方案,分析比較其療效及安全性,旨在探尋療效、安全性更高的用藥方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小兒癲癇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雙盲法分為兩組,每組37例。對比組男22例,女15例;年齡1~12歲,平均(6.5±4.1)歲;病程0.5~4年,平均(2.2±0.9)年。研究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0.8~12歲,平均(6.4±4.3)歲;病程0.5~5年,平均(2.7±0.8)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小兒癲癇診斷指南與標準[3];②家屬知情研究內容、目的及風險,同意參加;③病歷資料完整、真實。排除標準:①對研究選擇藥物存在既往過敏史者;②肝腎功能存在異常者;③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④中途脫落或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對比組給予丙戊酸鈉治療,初始取15 mg/(kg·d)丙戊酸鈉分2次口服,用藥1周后可每周增加10 mg/kg,增加至30~40 mg/(kg·d)時作為維持劑量,共治療6個月。
研究組采用丙戊酸鈉+左乙拉西坦治療,丙戊酸鈉用藥劑量、次數同對比組,在此基礎上初始取15 mg/(kg·d)左乙拉西坦分2次口服,用藥1周后可每周增加10 mg/kg,增加至30~40 mg/(kg·d)時作為維持劑量,共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顯效:癲癇發作頻率、持續時間減少>75%;有效:癲癇發作頻率、持續時間減少50%~74%;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4-5]。②觀察比較兩組認知功能,采取WLSC-CR韋氏兒童智力量表評價,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認知功能好。③觀察比較兩組炎性因子水平,采集患兒空腹靜脈血取血清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④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頭暈、嗜睡、惡心嘔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9%(35/37),高于對比組的78.38%(29/3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n(%)]
2.2 兩組認知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認知功能評分高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認知功能比較(x±s,分)
2.3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TNF-α、HCY、hs-CRP水平均低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x±s)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癲癇俗稱“羊癲瘋”,為大腦功能障礙慢性疾病,病因較為復雜,伴隨醫學科技的發展,臨床研究深入,病因已逐漸被認識,對于原發性癲癇暫時無明確病因,多認為與遺傳存在一定關系;繼發性癲癇與先天腦發育畸形、神經皮膚綜合征、圍產期腦損傷及腦血管病等多種因素有關[6-7]。小兒階段是腦組織發育、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若癲癇反復多次發作,可對腦部造成嚴重損傷,導致智力、身體等發育障礙,對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影響較大。經正規抗癲癇藥物治療,70%左右的患兒癲癇發作可得到良好控制,能夠與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健康成長[8]。
丙戊酸鈉為廣譜抗癲癇藥,作用機理尚未完全闡明,當其進入機體,可增加GABA合成,同時減少GABA降解,進而提高抑制性神經遞質y-氨基丁酸濃度,減輕神經元興奮,抑制癲癇發作,但實踐表明,長期用藥可影響患兒的認知功能,故丙戊酸鈉在治療小兒癲癇中存在一定局限性[9]。左乙拉西坦屬吡咯烷酮衍生物,當其進入機體,可結合突觸囊泡蛋白A2,選擇性抑制癲癇發作,另外,該藥物在改變神經離子通道活性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能夠減少神經元異常放電發生,在控制癲癇發作、改善患兒認知功能方面具有良好優勢[10]。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9%,高于對比組的78.3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認知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認知功能評分高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炎性因子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TNF-α、HCY、hs-CRP水平均低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丙戊酸鈉+左乙拉西坦治療小兒癲癇臨床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采取丙戊酸鈉+左乙拉西坦用藥方案治療小兒癲癇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兒認知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