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英
(瑞昌市中醫院婦產科,江西 瑞昌 332200)
萎縮性陰道炎是一種婦科常見疾病,因絕經后雌激素水平降低,陰道抵抗力降低,陰道壁萎縮,易感染病菌而引起炎癥,西醫臨床上多予以口服雌性激、抗生素的藥物消滅細菌,以改善陰道環境,治療該病[1]。此療法雖能快速起效,但大部分藥物均會給患者帶來不良反應,口服雌激素需掌握使用禁忌證,用藥后有乳房脹痛、陰道出血、肝腎功能異常、血栓風險等不良反應,口服抗生素易加重年老女性胃腸負擔。祖國醫學具有悠久歷史,擅用辨證論治,不但可治標治本,而且可有效降低復發率,因此,對老年性陰道炎可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祖國醫學認為,老年陰道炎與“帶下病”極為相似,均是由帶脈失約、濕熱蘊結所致,因此,可以利用外洗方,對陰道先熏后洗,以消除炎癥,改善病癥[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自擬陰道炎外洗方聯合普羅雌烯陰道膠丸治療老年性陰道炎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門診診治的80例萎縮性陰道炎患者,按雙盲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47~65歲,平均年齡(56.81±2.64)歲;絕經2~10年,平均絕經(6.44±1.21)年;病程5~25 d,平均病程(16.33±3.42)d。觀察組年齡46~65歲,平均年齡(56.90±2.68)歲;絕經2~11年,平均絕經(6.50±1.25)年;病程7~30 d,平均病程(16.32±2.49)d。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符合《婦產科學》[3]第9版診斷標準,①體征:外陰灼熱不適、瘙癢、性交痛,陰道分泌物稀薄,呈淡黃色,嚴重者呈血樣膿性白帶;②婦科檢查:陰道呈老年性改變,上皮萎縮,皺褶消失,陰道黏膜充血,有小出血點,有時可見淺表潰瘍,有時與對側粘連,嚴重者可致陰道縮窄甚至閉鎖,形成陰道積膿甚或宮腔積膿;③輔助檢查:陰道分泌物無念珠菌和滴蟲排除特異性感染;④自然絕經或人工絕經1年。中醫診斷符合《中醫婦產科學》[4]中濕熱下注證診斷標準,主癥:分泌物色黃,量多,氣臭,質黏稠,陰戶灼熱瘙癢,或伴腹痛,面色萎黃;次癥:惡心厭食,身熱不揚,性交疼痛,身倦心煩,糞薄,小便短赤;舌脈: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③絕經后女性,45~65歲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子宮肌瘤、宮頸惡性疾病等疾病者;②心腎等功能嚴重障礙者;③對普羅雌烯陰道膠丸過敏者;④3個月內使用雌激素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使用普羅雌烯陰道膠丸聯合復方甲硝唑栓進行治療,復方甲硝唑栓(藥都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502,規格:3 g×6粒),每天3 g,晨起后塞入陰道,共6 d。同時,將濕潤過的普羅雌烯陰道膠丸(浙江安寶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701,規格:10 mg×10粒)于臨睡前放入陰道深部,每次10 mg,連續治療10 d。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自擬陰道炎外洗方進行治療,藥方組成:大黃、苦參、黃柏、蛇床子、土茯苓、百部、敗醬草各30 g,蒲公英15 g,加水煎至3 000 mL,通過紗布濾除藥渣,剩余汁液倒入盆內,對陰部進行熱熏15 min,后清洗陰部5 min,每天1劑,連續治療10 d。
1.4 觀察指標 ①治療10 d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按照《中醫婦產科學》內相關內容評估療效,其中,顯效:陰道分泌物之量、色、氣味、質均恢復正常,諸癥消失;有效:陰道分泌物之量、色、氣味、質及諸癥減輕;無效:帶下諸癥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停藥后3個月內,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比較兩組病情復發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0 d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病情復發率比較 停藥后3個月內,觀察組病情復發1例,復發率為2.50%(1/40),對照組病情復發8例,復發率為20.00%(8/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07,P=0.034)。
西醫認為,萎縮性陰道炎是因絕經后女性卵巢功能衰減致雌激素分泌降低、陰道抵抗力下降、無法抵御病菌侵襲所致[5]。因此,常采用普羅雌烯這一甾體類雌激素藥物,直接作用于陰道黏膜,不被黏膜吸收而無全身雌激素作用,普羅雌烯可促進陰道上皮底層細胞向表層細胞的過渡及成熟,修復受損陰道黏膜,以增強陰道壁功能,增加陰道壁彈性,促進上皮細胞內糖原分泌,并促乳酸生成,降低陰道pH值,有效抑制病菌的繁殖和生長,促進乳酸桿菌產生,恢復陰道酸性環境及自凈機能[6-7]。同時,利用復方甲硝唑栓納陰局部用藥消滅陰道內的致病菌,避免口服的胃腸道反應,安全性高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西藥雖能快速起效,陰道用抗生素可致陰道菌群失調,疾病易復發,長期口服雌激素可增加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血栓等相關風險,且停藥后,病情易復發。
“帶下”二字首現于《黃帝內經》,明清中醫學認為“帶下病”多是沖任督帶損傷或臟腑功能失常引起,而“陰道外洗”的方法曾被張仲景提出過,其認為由濕毒、病蟲引起的“帶下病”,用外治法有一定功效。祖國醫學認為,萎縮性陰道炎屬于“陰癢”“帶下病”等范疇,其發病病機為老年女性天葵將竭,腎精虧損,沖任虧虛,肝腎虧損,任帶失養,陽失潛藏,易感濕熱,任帶受損失約,濕熱下注,感染蟲菌所致,當以清熱祛濕,殺蟲止癢為原則進行醫治[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0 d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停藥后的3個月內,觀察組病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表明自擬陰道炎外洗方聯合普羅雌烯軟膠囊治療老年性陰道炎,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同時減少復發。分析其原因為,外洗方中的蛇床子具有燥濕殺蟲、祛風止癢之效,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涼血止痛之效,兩者共為君藥,可發揮清熱祛濕,殺蟲止癢之效;土茯苓具有清除濕熱、解毒之效,苦參具有清熱祛濕、殺蟲止癢、利尿之效,兩者共為佐藥;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消腫散結之效,百部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散瘀止痛之效,兩者共為臣藥,輔助君藥,強化治療;黃柏具有清熱燥濕、降火解毒、除骨蒸、滋陰之效,大黃具有涼血活血、瀉火解毒、濁瘀通經之效,兩者共為使藥,合力祛病邪;諸藥合用,可實現清熱祛濕,殺蟲止癢的效果[9-10]。現代藥理顯示,蛇床子對石膏樣小芽胞菌、絮狀表皮癬菌、羊毛狀小芽胞菌等病原微生物均有明顯遏制功能,同時,蛇床子浸膏還可實現較強的殺滅陰道滴蟲效果[11]。敗醬草、黃柏、蒲公英、百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多種病菌均有良好抗菌、抗炎作用,同時,百部水浸液和醇浸液對體虱和陰虱還能起到較強殺滅效果。茯苓具有較好的抗菌功效,同時還可加強B細胞有絲分解,促進漿細胞合成,增強免疫球蛋白,進而提升機體免疫功能[12]。因此,外洗方可標本兼治,達到治療萎縮性陰道炎的目的。
綜上所述,自擬陰道炎外洗方聯合普羅雌烯陰道膠丸治療萎縮性陰道炎可有效提升療效有效率,同時減少復發,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