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 要:自媒體時代是網絡時代的最新延展,各類自媒體平臺是大學生參與網絡生活的重要渠道。大學生通過自媒體平臺瀏覽信息、發表觀點、表達態度,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難以有效顧及的場域。在這種時空境遇下,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轉型,從教育者、教育載體、教育內容等入手,探索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建構策略。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 建構策略
一、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受到挑戰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沖擊了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被沖擊
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視頻、文字、圖片等信息的創作者、傳播者和分享者。自媒體傳播信息具有碎片化特點,信息簡短、內容分散,缺乏系統性和嚴謹性。[1]大學生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在安裝了自媒體客戶端的設備上表達自己的觀點,轉發和分享相關的資訊。在復制、轉發機制的作用下,信息會在較短的時間內擴大傳播范圍。基于便捷化、個性化、海量化的信息傳播方式,與大學生趕時髦、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較為符合,使自媒體場域成為大學生的重要生活場域。這種在線生活場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造成了沖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灌輸,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導之下進行的以相關理論知識傳授為前提、以思想的內化為核心、以行為的外化為旨歸的教育實踐活動。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始終是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在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藝術、教育載體等方面都有主導性。自媒體語境下, 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受相關知識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如果教育者依然像過去一樣,不轉變教育觀念,主動適應自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則很難在實踐中取得滿意的效果。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性被挑戰
隨著各種自媒體客戶端的上線和火爆,多元化的思想意識在交流、碰撞,一旦審核機制不嚴格,或者不良信息經過巧妙包裝后沒有被識別出,就會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社會主流價值導向產生負面影響。[2]大學生雖然生理已經成熟,但是心理還處于塑造期,加上社會閱歷不夠、政治意識缺乏,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蠱惑和利用。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被削弱
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問題,如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陳舊、內容僵化、載體單一等。二是社會環境的問題。主要是社會上存在與思想政治教育倡導的思想內容、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相悖的現象。社會環境問題會通過自媒體的運作不斷擴大影響。大學生作為各大主流自媒體平臺的活躍用戶群, 如果缺乏鑒別意識,頭腦中沒有形成強有力的“防火墻”,就會受到社會環境錯誤思想、不良風氣的影響,削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問題與社會環境的問題,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響,常常是交叉進行的。在自媒體平臺受到錯誤思想和不良風氣的影響,會使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回到接受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前的狀態。要避免這個問題,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要隨時關注自媒體平臺上可能存在的錯誤思想和不良風氣,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識別能力,幫助他們形成對錯誤思想和不良風氣的識別和抵制能力。
二、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建構策略
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受到挑戰。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灌輸模式下,難以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為此,必須鞏固和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
(一)掌握運用自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知識和能力
一是拓展和深化自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知識。自媒體時代,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人員必須掌握相關的知識,獲得相關的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要了解大學生常用的自媒體有哪些,在抖音、今日頭條、快手、微視、B 站等主流自媒體平臺,大學生使用的比例、使用的頻率、使用的方式(發布、轉發、點贊、評論等)如何。二是要了解自媒體平臺信息的發布、分享、傳播機制。在自媒體平臺上,并非所有作品都會被推薦或上熱門,教育者必須了解什么類型的作品容易被推薦、什么類型的作品容易石沉大海、什么時間段發布容易上熱門、什么時間段發布鮮有人問津等自媒體平臺作品推薦機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媒體發布蘊含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作品,讓更多的大學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三是了解自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方式。相關人員是如何利用自媒體平臺的圖片、文字、視頻等信息,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大學生受到影響后,在思想和行為方面發生了哪些轉變;如何占領自媒體陣地用正能量抵制負能量等,都是教育者應該了解的知識。
二是提高運用自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一方面要提高鑒別和研判自媒體平臺信息的能力。國家非常重視網絡信息安全建設,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審核和監管機制。自媒體平臺進行了多次整頓,建立了一整套較為科學的信息審核機制。自媒體平臺的信息審核機制一般包括機器審核和人工審核兩個方面。但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審核機制的漏洞,經過一番包裝,讓錯誤思潮和不良信息逃過審核機制的“法眼”,得以上傳到自媒體平臺。這些信息如果不具備較高的政治覺悟、較豐富的社會閱歷,就很難察覺出來。大學生一旦接觸了這些信息,就很容易受到負面的影響。為此,教育者先要具備鑒別和研判自媒體平臺好壞信息的能力,把識別出的信息及時分享給學生,以免他們受到蠱惑和影響。
另一方面要培養組織積極內容、給學生預先安裝自媒 體“防火墻”的能力。教育者擁有了自媒體平臺信息鑒別和研判能力后,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抖音、快手、微視等各大自媒體平臺及時追蹤一些熱度比較高的資訊、短視頻、文章等,了解最新的動向。通過信息的鑒別和研判,把對大學生有消極影響的信息列出來,并逐一組織相應的反制內容, 在課內課外與大學生分享。如此,大學生對最新的熱點問題能夠做到理性審視,避免出現像過去一樣因不了解相關信息而被蠱惑和影響的問題。這就要求教育者先于教育對象在自媒體陣地摸排和了解各類信息,用正能量抵制負能量,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自媒體時代效果更好。
此外,還要提高優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占領自媒體陣地的能力。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政治教育不應該脫離自媒體開展。在進行常規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同時,還應該依托自媒體,開通和建設一些有影響力的自媒體賬號, 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的信息發布、推廣機制,把帶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內容擴散出去,讓更多的大學生受到積極的影響。要讓這些帶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內容“上熱門”、在較大范圍內產生影響,教育者需要具備優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能力。什么內容更容易受到大學生的歡迎,什么內容更容易得到自媒體平臺的推薦,都需要教育者悉心研究。教育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大學生喜聞樂見、自媒體平臺容易推薦的內容中,才能在自媒體陣地獲得一席之地,才能依托陣地更有效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創新教育載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
一方面,要完善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主要是課堂教學。自媒體時代,完善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重點是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自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既融入自媒體熱點動態,又融入抵制自媒體錯誤思潮和不良風氣的內容,讓學生在關注和了解自媒體熱點動態的同時,正確審視和對待這些熱點動態,提高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對教育目標達成的貢獻率。具體來說,教育者要把近期的自媒體熱點動態融入課堂教學中, 引導學生參與相關話題的討論,并給予積極引領,提高他們理性鑒別自媒體熱點動態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依托自媒體建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自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要與時俱進。可以依托自媒體建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比如在自媒體平臺,打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大部分高校在主要自媒體平臺開通了官方賬號,但是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專門賬號還不多。在自媒體平臺,建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擴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重點是優化載體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盡量融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如情景劇小視頻、動漫作品等)于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實現的貢獻率。
(三)打造優質教育內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
一方面,要把自媒體平臺的熱點問題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時俱進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避免因內容陳舊帶來的話語權弱化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如果不能解釋和回應自媒體平臺上傳播的各類熱點問題,就難以彰顯解釋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魅力,鞏固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目標將難以實現。自媒體時代把熱點問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活化為能夠解釋問題、解決問題的有說服力的科學理論。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抵制自媒體平臺錯誤思潮和不良風氣的內容。教育者要及時關注和分析自媒體熱點動態,引導學生了解熱點動態的同時,理性看待這些熱點動態。對于蘊含錯誤思潮和不良風氣的信息,要做到預先覺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抵制自媒體平臺錯誤思潮和不良風氣的內容,引導大學生提前裝好“防護墻”,避免因思想政治意識不強、社會閱歷不夠等受到錯誤思潮和不良風氣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謝璐妍,高琛琳. 基于新媒體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轉換的路徑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6).
[2]周春曉. 高校網絡輿情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研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