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教師培養過程中尤其需要重視師德師風建設,這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對于推進廉政文化在校園工作中的融入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能夠幫助學校提高以德治校的能力。除此以外,師德師風的建設工作同樣對學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工作的推進發揮著重要的、顯著性的作用。
關鍵詞:師德 治校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在廉潔自律上下真功夫
道德行為的產生最主要來自自覺,這就意味著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盡管需要外在條件的支持,但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內在的條件。師德師風建設需要高校教師作出改變,在廉潔自律上做好工作,并且不斷提高素質,慢慢將公序良俗和師德師風建設的各種意識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讓自身的素質有明顯提高。高校教師還需要學習黨的一系列先進思想和精神,明白當前國家對師德師風建設的新要求,了解黨的精神風向,與時俱進,提高涵養。高校教師需要厘清自己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動者與踐行者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努力在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上加大力度,將更多的知識與正能量精神傳播給更多的學生,讓自己成為優秀的、盡責的文化傳承人,并且在自身的知識領域實現更多創造性目標,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改造每一個學生。
教師應當在平時工作當中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嚴格地要求自己,自覺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始終堅定維護師德的信心,不做任何違反師德的事情。同時,教師需要在日常學習中重視學習關于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知識,將這些知識轉化成外在行為,定期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總結與反思,彌補不足之處。另外,教師應當做到不在招生、考試等嚴謹的工作中有徇私舞弊的行為,與學生之間建立正當的師生關系。每一個教師都需要樹立廉潔自律的思想意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更要讓師德師風建設潛移默化地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在工作與生活中一一實現。
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在以學生為本上下深功夫
高等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地位,重視學生的作用,以學生為本,才能讓高校更加科學地發展。教師作為高校當中重要的管理者與任務實施者,在整個教育與管理工作當中,需要對多方面工作進行統籌與協調,不僅要對學校負責,更要對每一個學生盡心,要讓學生的眾多需求得到滿足,這樣體現的工作成效與最終要實現的教育目標緊密聯系,而不是將教師與管理者、學生這三個主體分開,單純地把教師的教育工作當作對學生的單方面給予,認為學生在教師的教育之下應當對教師的付出有所感恩。如果當前的學校及學校當中的教育者和管理者都以這樣的態度與行為實施教育活動,那么花費的教育時間反而更長,效果并不顯著,學生工作將很難進行下去,學生會越來越不滿意當前提供的教育和服務。所以,學校的管理者及負責學生工作的人員需要堅定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把學生作為教育活動及其他服務工作的重要對象,始終關心與幫助學生。
除此以外,學生工作人員應該與專業老師保持緊密的聯系,對于教學情況有所了解,及時發現并且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尤其需要注意了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幫助學生改掉缺點,不斷完善自身,提高綜合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次鼓勵都會對他們產生重要的激勵作用。[1]學生工作管理人員及教師等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激勵工作,真正了解學生的需求是什么,深入學生的內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困惑,并且能夠得到有效回復。高校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特點,因人而異,制定出適合的教學方案;教師應當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與愛心,細心地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教師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在實施教學任務時始終飽含熱情,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學任務,使整個課堂氛圍更加愉悅,學生會更容易進入學習的氛圍當中。高校需要與時俱進,利用好各種網絡傳播的途徑與方式,宣傳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廣大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其他各個部門和單位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應當重視學生的地位,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認真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工作,將理念上的想法自覺轉化成實際的行動。學校方面在制定規章制度的時候需要注意以學生為本,在制度上真正貫徹與落實這些要求,讓學生有更穩定的實踐與交流的平臺,學會在真正的實踐與交流過程中不斷提高綜合能力,最終實現高校教育目標,更好地開展師德師風建設。
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在求真務實上下苦功夫
求真務實的觀念應當在各個高校的工作開展中切實體現,并且將其作為實際理念貫徹到底。開展求真務實的實踐可以幫助探討當前學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在教育和管理的進程中可以讓學生成為自我管理的主要人員,在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自我教育的觀念,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育者與管理者應當對學生的正面需求給予回應,了解學生的真正想法,讓學生有更大的支持力量形成主動人格。[2]
除此以外,教育與服務、管理之間的關系應當更加緊密,管理者與教育者要采取實際行動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讓學生真正敞開心扉,接納教育者或者管理者;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走出迷茫的狀態,樹立更明確的發展目標。師德師風建設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學習有關學生交流和互動的方式與技巧,積累更多有用的理論知識,并且學以致用,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質量更高的教育與管理活動。這樣能更加快速地了解學生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想法, 收集有關學生思想和心理活動變化的信息與數據,為管理與服務活動提供更多的實際基礎與分析材料[3],真正體現求真務實的態度與理念。
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在淡泊名利上下實功夫
21 世紀,大多數教師依然保持優良的品質,始終在三尺講臺之上發光發熱,始終將教書育人貫徹到底,始終對工作保持著十分的激情。無論是在教育與教學過程中,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都要用一系列標準要求自己,做到嚴于律己,將廉潔貫徹到教育與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讓世人體會到教師的為人準則與奉獻的精神。
教師職業需要每一個教師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理念,在教育事業中始終不忘記廉潔自律,不盲目追求名與利,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并且心甘情愿地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在履行教師職責的同時, 對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更加用心,不僅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通過一言一行影響學生,用實際行動為祖國培養人才作出努力。除此以外,教師還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 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堅定立場,堅持信念,堅定將艱苦奮斗的精神貫徹到底,始終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職業道德及肩上承擔的責任,為成為優秀的、人民認可的教師而不斷努力。[4]
五、結語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需要在多個方面努力,教師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多個領域進行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師德師風建設體系,讓廉政教育進入高校教育活動當中,并且融入學生工作管理過程中, 讓廉政文化進入校園,不斷督促廉政建設在校園管理中切實地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高校以德治校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冠遠,程曉冬,張守一. 立德樹人知行合一構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體系[J]. 北京教育(德育),2019(1).
[2]馬超群.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提高以德治校能力[J]. 經濟研究導刊,2015(14).
[3]趙小峰. 落實立德樹人 強化使命擔當——西安工程大學工會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教工,2019(9).
[4]王瑛. 明確使命擔當,強化思政教育,引領青年成長——農業銀行安化縣支行青年教育工作理論與實踐思考[J]. 時代人物,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