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鈺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對于幼兒教師的要求也逐年升高。高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一線幼師的重要陣地,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為我國的幼兒教育提供高質量幼師,是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教學任務。本文針對新時代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策略展開研究,希望可以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策略
近年來,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點關注,學前教育專業也迅速在各大職業院校占據一席之地,并成為當前職業教育中的熱門專業。但是,從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成果來看,其在人才培養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如課程實用性不高、學生素養教育重視不足、實習指導不完善等。對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不斷完善新的教學手段,保障人才的高質量培養。
一、優化專業課程結構,增強課程實用性
在新時期下,為推進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發展,高職院校有必要開展深刻的課程改革規劃。一方面要調整專業設置與課程結構,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另一方面則要發揮自身學校的專業優勢與特色。而對于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來說,課程設置與工作需求出現脫節是影響學生就業能力合專業素養的關鍵性問題,對此則應秉承新時期產教融合模式下的規范與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全面了解和調查當前幼兒園教育的發展情況,通過實際調研、畢業生反饋以及合作幼兒園信息交流等方式,確定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更新與拓展的方向與內容,進而調整課程結構。根據當前幼兒園教育的需求,學前教育專業應開設美學、編程、思維等教育課程內容,教師需要具備引導學生掌握音樂、舞蹈創編、美術創作、樂高積木、機器人、Python編程等方面的教學能力,從而滿足當前幼兒園教學中的幼教能力需求,讓學生未來可以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具備執行各項課程任務的能力。
二、提升人才培養水平,落實素養培育
對于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而言,目前確實表現出人才培養層次低的問題,主要在于院校對于學生的素養教育不夠重視,而更多地在于專業知識和能力等方面的培育。對于學前教育學生的綜合素養培育來說,要從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滲透與引導。一方面,教師要強化學生的崗位意識與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能夠認識到學前教育在國家人才培育戰略、社會建設基礎支持方面的價值與作用,從更加宏偉的層次引發學生的職業道德與責任意識。另一方面,教師則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與生活情況提供合適的幫助與調節引導,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向學生提供咨詢服務,利用網絡平臺匿名的方式為學生排解心理問題與消極情緒,幫助他們調節壓力,構建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能夠適應工作的實際環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運用實際案例、情景模擬等教學手段,讓學生模擬真實工作崗位的狀態,同時展示并分析負面情緒與消極心理對個人成長發展的負面影響,讓學生能夠以理性的態度對待自身的情緒狀態,并掌握科學的自我調方法。通過宏觀改革與微觀調節的方式,可以逐步強化學生素養,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三、優化實習指導策略,實施動態指導
在新時代背景下,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推進人才培養升級的重要舉措,同樣也是提升學生積極性、建立主體地位、發展創造思維與實踐能力的關鍵活動。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育過程中,教師的實習指導內容對于學生的成長有重要作用。在實習期間,學生主要跟隨實習導師適應工作崗位的內容與活動,但教師則要通過綜合觀察,了解學生的實習狀態與表現,把握學生的心理,從而及時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指導、態度引導、經驗分享等交互行為,幫助學生快速調節情緒與狀態,避免實習不適應狀態愈演愈烈。具體來說,教師應采取多種交互方式,根據學生的性格,選擇面對面、QQ、微信等不同的方式。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分享自身的經驗、針對性地鼓勵支持等手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陪伴與引導,從而將消極情緒逐步消除,實現優質的實習過程。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時代背景之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作為一線幼師的主要產出地,有必要不斷加強教學改革,融入新的教育模式和新型教法,通過增強課程實用性、落實素養培育、實施動態實習指導等,促進高質量人才的有效培育。
參考文獻:
[1]劉曉.新時代背景下對學前教育專業專科人才培養目標的構想[J].學周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