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娜
(湖南省湘潭市中醫醫院肛腸科,湖南 湘潭 411100)
直腸脫垂是肛腸科比較難治的一種疾病,主要指的是直腸、肛管以及部分乙狀結腸從肛門脫出的一種疾病,多見于老年人和兒童,雖然發病率較低,但是因為往往合并水腫、出血等,使患者出現失禁、頭暈、乏力等癥狀,對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1]。本研究用針刺聯合補中益氣湯治療直腸脫垂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94例,均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腸脫垂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7例。對照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40~72歲,平均(55.4±9.1)歲;病程7個月~5年,平均(2.6±1.3)年;脫垂程度為I度27例,Ⅱ度2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41~73歲,平均(55.5±9.2)歲;病程8個月~5.5年,平均(2.7±1.4)年;I度28例,Ⅱ度19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關于脫垂“脾虛氣陷證”的診斷,即主癥為肛內腫物在大便時脫出,合并大便帶血、肛門墜脹;次癥為脈細弱、舌苔薄、舌質淡、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頭暈;②年齡大于等于18歲;③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④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嚴重精神異常或意識障礙;②中途退出研究;③臨床資料缺失;④合并惡性腫瘤。
兩組均行針刺治療。取穴提肛穴、足三里、承山、關元、氣海、長強以及百會穴,其中承山、氣海、提肛穴、關元以及足三里直刺1.5寸,采用補法;長強針尖朝上平行于骶骨;百會平刺0.8寸,留針30min,每日1次,1周5次。1個療程為3周,共治療8個療程。
觀察組加用補中益氣湯治療。甘草10g、當歸、白術各20g,柴胡15g,升麻15g,黨參30g,黃芪35g;日1劑,水煎取汁300mL,每次150mL,日服2次。3周為一療程,持續治療8個療程。
中醫證候評分。治療前后,將癥狀表現作為基本依據進行評分,每項癥狀根據輕重程度可分為0~3分,總分為30分,得分與病情呈正比關系。
癥狀評分。包括疼痛、脫出、瘙癢、墜脹以及出血等癥狀,采用4級評分法,按照重度、中度、輕度、無分別給予3、2、1、0分。
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評價治療效果。痊愈:臨床體征和癥狀完全消失,且3個月內未復發。顯效:癥狀消失,但是存在直腸脫垂情況,且脫垂程度小于1.5cm,能夠自行回納。有效:臨床體征和癥狀改善,但直腸脫垂程度小于4cm,且通過外力能夠回納。無效:病情加重或癥狀無變化。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7 23.36±5.54 12.27±3.17觀察組 47 23.45±5.78 6.45±2.09 t 0.353 9.753 P>0.05 <0.05
兩組治療后各項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各項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后各項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出血 瘙癢 疼痛 墜脹 脫出對照組 47 1.09±0.45 0.97±0.34 1.13±0.45 1.18±0.54 1.49±0.37觀察組 47 0.51±0.23 0.66±0.28 0.76±0.36 0.84±0.41 1.08±0.34 t 8.496 9.365 5.364 6.973 9.053 P<0.05 <0.05 <0.05 <0.05 <0.05
直腸脫垂在臨床上表現為肛門疼痛、排便紊亂、肛門墜脹以及直腸脫出等癥狀,隨著病程的延長,還會損傷神經叢,減弱肛門功能,增加患者痛苦,從而使生活質量降低。
直腸脫垂屬中醫“脫肛”范疇。其發病與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有關,從而導致肛門失守,所以治療堅持“補氣固脫”的原則[4]。在中醫治療中,針刺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取穴主要為足太陽經和督脈,其中百會穴作為三陽經脈與督脈的交會處,可以發揮升陽固脫的功效;承山穴可以調腸腑、疏經絡、療痔疾;關元穴具有調氣回陽、培腎固本的功效;氣海穴能夠補腎虛、調氣機,并且與關元穴配伍,能夠治療元氣虛憊;長強穴可以使肛門約束能力增強;足三里作為足陽明經的一個合穴,具有補氣強壯、調節脾胃的功效。通過針刺治療,不僅能夠使直腸脫垂癥狀減輕,還可以改善肌肉功能,使消化道平滑肌張力增強,從而促進直腸回縮[5]。同時,補氣益中湯方中黃芪為君藥,益氣固脫、升陽舉陷、健脾補中,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含有大量的黃芪多糖,能夠使免疫功能增強,擴張冠狀動脈,使供血得到改善。甘草、黨參、白術為臣藥,其中黨參健脾益肺、補中益氣,白術燥濕利水、健脾益氣,甘草調和諸藥。柴胡疏肝升陽、和解表里。升麻清熱解毒。當歸潤腸通便、活血活血。全方有升陽舉陷、益氣固脫之功[6]。此外,兩種方法聯合運用可以發揮協同作用,在經絡刺激的基礎上再用中藥內調,內外兼治,可以減輕癥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綜上所述,針刺聯合補中益氣湯治療直腸脫垂,能夠減輕癥狀,促進肛門功能恢復,提高療效,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