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根山
(江西省鷹潭市中醫院眼科,江西 鷹潭 335000)
慢性淚囊炎是一種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鼻淚管狹窄或阻塞,導致淚液滯留于淚囊中無法排出的一種疾病[1]。而隨著淚液的滯留,其水分逐漸被淚囊吸收、濃縮,并刺激淚囊過度分泌,使得微生物進一步繁殖,進而引發細菌感染[2]。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溢淚、結膜充血、粘液膿性分泌物增多等,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3]。本研究用龍膽瀉肝湯輔治慢性淚囊炎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收的慢性淚囊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各40例。常規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20~66歲,平均(40.17±5.19)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3.05±0.74)年。研究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19~64歲,平均(40.12±5.16)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3.08±0.7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西醫:淚流,并伴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擠壓淚囊有分泌物溢出,局部腫脹;沖洗淚道不通暢,伴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反流;結膜充血。出現上述1項即可確診為慢性淚囊炎。①中醫:主癥見流淚、內眥溢膿、口干,次癥見五心煩熱、舌紅、苔黃厚、脈弦數。具有2項主癥及1項次癥即可確診為慢性淚囊炎。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②符合KTP激光治療適應癥;③患者及其家屬均表示同意參與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病程小于等于3個月;②合并淚點、淚小管、淚總管阻塞;③合并鼻腔疾病;④對此次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史,研究已獲得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兩組均實施KTP激光治療。術前將8萬U妥布霉素(武漢五景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686)和5mg地塞米松注射液[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924,規格1mL:5mg]加入生理鹽水中稀釋至10mL,行淚道沖洗,沖洗至無膿性分泌物溢出。用KTP淚道激光治療機治療,波長為532nm,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后實施局部麻醉。用淚點擴張器將淚點擴張,并把淚道激光套針置入到鼻淚管阻塞位置,將針芯拔出,置入0.4mm的導光纖維,發射激光。待阻力消除后,將導光纖維拔出,并將針芯置入到鼻淚管開口位置,拔出針芯,注入生理鹽水,待有液體流入口腔后將套針留置10min。激光治療結束后將復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注入整個淚道,并用紗布保眼,時間4~6h,隔日行1次淚道沖洗。術后予以氧氟沙星滴眼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4076,規格15mg:15mL)滴眼,每次1滴,日3次,連續用藥1周。
研究組加用龍膽瀉肝湯治療。藥用龍膽草、敗醬草各20g,當歸15g,梔子、柴胡、生地黃、車前子、澤瀉、木通、決明子各10g,黃芩、甘草各6g。中藥浸泡于1000mL水中30min,隨后水煎2次分別留取150mL,并混合呈300mL,激光治療后日服1劑,分別于早晚服用,14天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VEGF和PCT。治療前后采集晨起空腹靜脈血4mL,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VEGF和PCT水平。
中醫證候積分。根據主癥和次癥的無、輕、中、重程度進行計分,主癥計分為0分、2分、4分、6分,次癥計分為0分、1分、2分、3分。
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顯效:溢淚、溢膿癥狀消失,淚道沖洗通暢。有效:溢淚、溢膿癥狀明顯改善,淚道沖洗通暢欠佳。無效:溢淚、溢膿癥狀無明顯變化,淚道沖洗有分泌物溢出,不通暢。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VEGF和PCT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EGF和PCT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EGF和PCT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VEGF(μg/L) PCT(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常規組 40 225.64±25.67 163.19±18.67*1.65±0.52 0.80±0.21*研究組 40 225.54±25.58 108.22±15.53*1.63±0.51 0.43±0.16*t 0.01 11.32 0.14 7.01 P>0.05 <0.05 >0.05 <0.05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常規組 40 21.37±3.07 13.09±2.45*研究組 40 21.40±3.11 8.22±2.01*t 0.03 7.68 P>0.05 <0.05
慢性淚囊炎是在鼻淚管阻塞基礎上發生的淚囊黏膜炎癥[4],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則會導致黏液聚集,使得毒力強的細菌滋生,并進入到結膜囊中,進而引起結膜慢性發炎[5-6]。隨著激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KTP激光因具有創傷小、安全可靠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慢性淚囊炎的臨床治療。
慢性淚囊炎屬中醫“漏睛”范疇。多因肝郁火熾、攻入淚竅、邪熱久積所致。因此,治療應以清肝瀉火為主要原則[7]。
研究表明,經治療與常規組相比,研究組總有效率更高,提示用龍膽瀉肝湯治療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龍膽瀉肝湯是清肝瀉火劑[8-9]。方中龍膽為君藥,起清濕熱、瀉肝火之效;梔子、黃芩、決明子和敗醬草為臣藥,起苦寒泄火、清熱解毒之效;車前子、木通、澤瀉清熱利濕,生地黃、當歸滋陰養血,柴胡疏肝理氣,為佐藥,能引諸藥歸于肝經,使肝火得以祛除;甘草調和諸藥。全方清利結合、瀉中有補,從而降肝火、祛清熱、消膿腫。同時,研究還發現,治療后研究組中醫證候積分明顯低于常規組。提示龍膽瀉肝湯治療慢性淚囊炎能改善臨床癥狀。
VEGF是參與炎癥活動的主要因子之一,其主要在非特異性炎癥黏膜中表達。在慢性淚囊炎的早期炎癥活動過程中,VEGF能在促進血管充血的作用下協助炎癥因子經血管壁進入眼表組織,而在晚期階段,VEGF則會直接作用于炎癥趨化因子,使得炎癥反應進一步加劇。PCT屬于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感染的重要指標之一,而慢性淚囊炎的發生、發展與這些細菌密切相關。因此,在治療慢性淚囊炎過程中,降低VEGF和PCT水平對病情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治療后研究組VEGF和PCT水平明顯低于常規組,提示用龍膽瀉肝湯治療能降低VEGF和PCT水平。龍膽瀉肝湯中的龍膽所含有龍膽苦苷具有顯著的抗炎、護肝作用。敗醬草對葡萄球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當歸、梔子不僅能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柴胡、生地黃能在發揮抗炎效果的同時增加蛋白質合成。澤瀉、木通、決明子和黃芩有抗炎、抑菌、調節免疫等作用。諸藥合用,能減輕局部炎癥反應,降低VEGF和PCT水平。
綜上所述,龍膽瀉肝湯輔治慢性淚囊炎能有效降低VEGF、PCT水平,緩解相關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