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紅,張華民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內三科,河南 鄭州 4500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由于DM腎小球毛細血管結構和功能缺陷,導致蛋白流出,致使尿微量蛋白,臨床主要表現為多飲、口干、多尿,影響日常生活,如不及時治療還會發展為腎衰竭,危害身體健康。西醫常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治療DM伴尿微量蛋白,通過改變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阻止尿蛋白流出[1]。中醫認為其病機為脾腎虛損,氣虛運血無力,導致瘀阻腎絡,故治療應以顧護脾胃、化瘀通絡為主[2],中藥坤草芪蓮湯可健脾護腎、益氣活血可改善癥狀。本研究用坤草芪蓮湯聯合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治療糖尿病尿微量蛋白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55例,均為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并發尿微量蛋白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27例和觀察組28例。對照組男14例,女13例;年齡38~70歲,平均(56.76±3.23)歲;糖尿病病程0.5~7年,平均(4.03±1.15)年。觀察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40~71歲,平均(58.37±3.53)歲;糖尿病病程1~8年,平均(4.24±1.3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3];②年齡38~73歲;③中醫辨證為消渴病腎陰陽兩虛證。
排除標準:①Ⅰ型糖尿??;②意識障礙;③妊娠期或哺乳期。
兩組均進行DM管理,控制日常飲食并指導適當運動。同時給予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治療,口服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江蘇恒瑞醫藥,國藥準字H32022378),1次5mg,早晚各1次。
觀察組加用坤草芪蓮湯治療。藥用坤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半邊蓮、車前子各20g,黃芪15g,生地黃、澤瀉、牡丹皮、山藥、茯苓、山茱萸、桂枝、牛膝、制附子各10g,甘草6g。加水煎煮2次,取400mL藥液,分為兩袋裝,早晚各服用1次,日1劑。
兩組均持續治療2個月。
兩組療效、炎癥因子水平以及腎功能。
炎癥因子水平:采集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選擇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液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應蛋白(hs-CR)、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
腎功能:收集治療前后24h尿液,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邁瑞BS-280)檢測24h尿微量蛋白排泄量、24h尿蛋白定量,采集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選擇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液中血肌酐、內生肌酐清除率。
用SPSS22.1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癥狀顯著改善,尿微量蛋白水平比治療前減少30%以上或基本恢復至正常為顯效。癥狀有所緩解,尿微量蛋白水平比治療前減少10%~30%為有效。癥狀無緩解,尿微量蛋白降低水平不符合以上要求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TNF-α(ng/mL) hs-CRP(mg/L) 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8 7.43±1.86 4.11±1.03* 7.75±2.32 3.57±1.08* 227.35±43.06 135.35±32.65*對照組 27 7.41±1.89 5.36±1.24* 7.68±2.41 5.56±1.52* 228.17±42.42 182.35±35.13*t 0.040 4.059 0.110 5.579 0.071 5.13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24h尿微量蛋白排泄量(mmol/L) 24h尿蛋白定量(g/d) 血肌酐(μmol/L) 內生肌酐清除率(mL/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8 205.13±35.06 88.39±16.65* 2.45±0.76 1.31±0.22*183.64±58.32 94.31±25.08*57.28±10.53 96.12±13.23*對照組 27 206.17±36.42 141.35±19.13* 2.42±0.72 1.88±0.26*182.68±59.41 122.56±36.52*58.19±10.39 83.35±12.07*t 0.108 10.935 0.150 8.762 0.060 3.333 0.323 3.74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尿微量蛋白是DM發展過程中常見并發癥,因為DM患者長時間糖脂代謝異常、腎臟局部炎癥反應導致尿微量蛋白,甚至會發展為腎衰竭,因此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臨床通常選擇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對DM伴尿微量蛋白進行治療,通過降低血管緊張素(Ang)Ⅱ水平,舒張小動脈和血管,降低腎內血濾壓和系統血壓和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減少尿蛋白的排泄[4]。馬來酸依那普利片通過阻止AngⅠ轉變為AngⅡ,減少AngⅡ水平,從而舒張腎小球出球小動脈,緩解腎小球內高壓、高灌注、高濾過以及腎小球濾過膜選擇性大孔通透性阻止尿蛋白排出。
坤草芪蓮湯方中白花蛇舌草可消痛散結、利尿除濕,坤草、半邊蓮、車前子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黃芪能益氣補陽、生津止渴,山茱萸可補肝益腎生津止渴,澤瀉解毒瀉火,牡丹皮可活血化瘀,山藥、茯苓可溫補脾胃,桂枝、牛膝可溫經疏脈,制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甘草調和諸藥,全方有益氣活血、補腎滋陰助陽之效[5]?,F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與山藥可以減少尿微量蛋白的排泄,提高抗氧化作用。坤草可擴張微動脈、微靜脈,緩解微血管平滑肌痙攣改善微循環,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對Na+和Cl-排出有促進作用,降低K+排出而起到利尿效果;山藥可使腎小管細胞恢復以及再生,保護腎功能,還能促使單胺遞質生成改善脾虛等癥狀[6];黃芪通過清除自由基,減少自由基在腎臟堆積從而降低自由基對腎臟內皮細胞的傷害。
DM伴尿微量蛋白屬于炎癥疾病,炎癥因子會參與病情發展,TNF-α會放大促炎信號,破壞腎小球,使過濾屏障被破壞;hs-CRP是一種急性相蛋白,當機體受到炎性刺激時由肝細胞分泌,是急性炎癥標記物;IL-6由活化的T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分泌,傷害腎臟足細胞,引起蛋白尿[7]。治療后兩組TNF-α、hs-CRP以及IL-6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坤草芪蓮湯聯合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可下調消渴病并發尿微量蛋白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馬來酸依那普利片通過激活PPAR-γ信號通路,阻止炎癥因子合成釋放。坤草芪蓮湯中的黃芪通過阻止核因子--ΚB(NF-ΚB)以及蛋白激酶B信號通路,抑制TOLL樣受體活性阻止其分泌炎癥因子[8],兩者聯合進一步下調炎癥因子水平。
24h尿微量蛋白排泄量、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以及內生肌酐清除率是觀察腎功能關鍵指標,治療后,兩組24h尿微量蛋白排泄量、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內生肌酐清除率均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說明坤草芪蓮湯聯合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可顯著改善消渴病并發尿微量蛋白腎功能。馬來酸依那普利片通過減少AngⅡ含量,降低腎小球毛細血管壓,阻止蛋白濾過,還可抑制整合素連接激酶活性保護腎臟功能[9]。坤草芪蓮湯中黃芪通過減少腎臟中一氧化氮水平,改善腎小球濾過,降低尿微量蛋白排出,還可促進血清及肝臟蛋白質的更新,抑制PI3K/Akt/FoxO1信號增強發揮腎臟保護作用,這和于玲等[10]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坤草芪蓮湯聯合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治療糖尿病尿微量蛋白可提高療效,下調炎癥因子水平,改善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