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
【摘? ?要】? 戶外游戲活動能夠給予幼兒接觸自然的機會,讓幼兒在走出教室后,實現體能、思維的全面發展。在現階段的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中,教師應當借助自然資源,促進幼兒思維的發散,并為戶外游戲活動增添故事背景,從而提高活動的趣味性,以便幼兒在戶外快樂、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 自然;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
幼兒的天性是親近自然、活潑好動,而戶外游戲活動剛好能夠滿足幼兒走出室內的需求,讓幼兒在充分融入戶外自然環境中,實現想象力、創造力以及體能、思維的有效發展。然而,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在組織幼兒參與戶外游戲活動時,都將教育的重點放在體能訓練上,降低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阻礙了幼兒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應當主動調整戶外游戲活動的實施策略,以便在彰顯戶外游戲活動優勢中,引導幼兒縱享自然,助力幼兒全面發展。
一、借助自然資源,開發幼兒思維
創新是一個國家不斷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培養幼兒的創新性思維,無論是對幼兒個人的成長,還是對國家的未來建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戶外游戲活動不單單是指體育鍛煉活動,也指一切在室外開展的游戲活動,而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能夠為幼兒的成長提供新的平臺,喚醒幼兒內心的靈感和腦海中的創新性思維。為了開發幼兒的創新性思維,教師可以基于自然資源創建開放性的戶外游戲活動,使幼兒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游戲。
以沙水游戲活動來說,在這一戶外游戲活動中包含了沙子、水等自然資源,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完成對幼兒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教師先組織幼兒學習沙子、水的特性,引導幼兒了解干沙、濕沙的區別,認識到濕沙的可塑性。隨后,教師為幼兒設定開放性的活動任務,即利用沙子和水隨意捏造作品。之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利用手里的沙子和水,捏造出千姿百態的事物,如長著翅膀的兔子、三條腿的小豬、滿是糖果的小屋等,使幼兒的創新性思維得到釋放。在幼兒完成創造性戶外游戲活動后,教師再為幼兒搭建一個平臺,組織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以便幼兒從創造中獲得成就感。
顯然,教師引導幼兒親近自然,組織幼兒學習自然事物的特性,并讓幼兒利用自然事物完成戶外游戲活動,能夠讓幼兒的創新性思維得到充分發展,逐步體現戶外游戲活動的優勢。
二、豐富活動形式,調動幼兒興趣
傳統的戶外游戲活動過于功利性,只看重活動的價值,較少關注活動的形式,以至于幼兒常常被動地參與戶外游戲活動,很難建立主觀興趣。而趣味性的活動背景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戶外游戲之中。所以,教師應當在關注幼兒興趣的基礎上,按照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結構,為幼兒創建活動的背景,使幼兒可以主動地投入戶外游戲之中,實現體能、思維等多個方面的發展。
例如,“龜兔賽跑”是幼兒耳熟能詳的故事,在開展戶外游戲活動時,教師以這一故事為背景,能夠很好地調動幼兒的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為幼兒擬定游戲的背景:有一天,烏龜和小兔子打賭,比賽誰先跑到終點。隨后,圍繞上述故事背景,教師向幼兒提出“你們想不想扮演小兔子和小烏龜,幫助它們完成比賽”的問題,使幼兒基于角色扮演的積極性,主動參與龜兔賽跑的戶外游戲之中。此外,為了增添游戲豐富性,教師也要根據小兔子和小烏龜的特性,設定多條線路,并在不同線路上設定不同的障礙,以便幼兒可以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特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線路,最快跑到終點。
故事背景能夠增添戶外游戲活動的趣味性,豐富的活動形式也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當幼兒積極參與龜兔賽跑的戶外游戲活動后,能夠實現體能、思維等多個方面的發展。
三、給予廣闊平臺,引導自主選擇
在組織幼兒參與戶外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看到,當教師為幼兒設定條條框框的規則,限定幼兒參與活動的形式時,幼兒戶外活動的興趣會大打折扣,也就很難透過戶外游戲活動實現成長。所以,為了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幼兒在活動中擁有主動權,教師可以為幼兒講述多種戶外游戲活動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自主選擇,以便幼兒在廣闊的自然環境中參與自己喜愛的戶外游戲活動,強化自身的積極性。
比如,教師可以按照活動區域的不同,為幼兒介紹多種類型的戶外游戲活動,使幼兒在自主選擇中增強參與戶外游戲活動的動力。首先,教師向幼兒介紹“鉆爬區”“平衡區”“垂釣區”等戶外游戲活動區域,以及各個區域中需要用到的活動材料,如鉆爬區用到“桌子”“圓環”;“平衡區”用到“條凳”“樓梯”等。其次,教師向幼兒講述每種戶外游戲活動的玩法,以便幼兒基于自己的了解,選擇自己喜愛的戶外游戲活動形式。在幼兒選定之后,選擇同一戶外游戲活動的幼兒成為一個小組,共同參與戶外游戲,在玩樂中鍛煉自身的體能。
可以看出,教師為幼兒提供廣闊的平臺,引導幼兒基于自己的興趣進行自主選擇,能夠充分體現對幼兒的尊重,使幼兒在自主選擇后,全身心地投入戶外游戲中。
總而言之,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好戶外游戲活動的價值,打造全新的戶外游戲模式,以便幼兒在縱享自然中愛上戶外游戲活動,更主動地參與戶外游戲活動,從而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