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馬珂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當前媒體主體越來越豐富多樣,各種各樣的媒體形式也層出不窮,廣播、電視、報紙等常見的傳統媒體形式與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形式開始呈現相互融合的趨勢,媒體融合是媒體行業進步發展的必由之路,媒體融合為媒體行業帶來了創新動力,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不過對于傳統媒體來說,媒體融合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為了順應行業發展需求,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媒體文化需求,就必須博采眾長,在保留自身優勢的同時也向新媒體形式進行借鑒。本文對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的深化融合途徑進行探究。
媒體融合主要指的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其中傳統媒體指的是電視、廣播和報紙等傳統的媒體表現形式,新媒體指的是將數字技術作為基礎、網絡載體作為信息傳播媒介的一種新興的媒體表現形式,前者創作主體為報社以及廣播電視臺主流媒體公司,后者則包括網絡上所有的媒體創作者們。媒體融合始于傳統媒體對新興媒體形式優勢的關注與認同,在當前很多新興媒體用戶量已經超過很多主流媒體流量的背景下,傳統媒體開始尋求共同發展道路,要想做好媒體之間的深度融合,傳統媒體必須和新媒體之間對整體的利益格局進行調整,同時加強對網絡信息技術等先進信息技術的運用。
當代年輕人從小在網絡上接觸各種各樣的信息,因此思維比較活躍,同時也養成了這一群體特別的信息獲取習慣,這些青少年與青年們大多更偏好互動性強與趣味性強的內容,受社會環境與自身接觸事物的影響,這一群體的內容偏好基本上不會發生改變,也就是說,這一群體并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則突然就對互動性差、趣味性不高的內容感興趣,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一群體的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但是當前很多傳統媒體無論是在內容編輯還是在信息傳播處理上,都對年輕受眾的需求不夠關注,傳統媒體固守“權威性”的做法無法吸引到年輕受眾,以舊思路與內容做新興媒體的任務,不可能達到預期目標,不僅無法進一步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還會浪費大量資源。
傳統媒體在對新興媒體的媒介平臺進行運用的時候,仍然呈現報道形式單一的特點,以傳統報社為例,為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傳統報社也對各種媒體軟件進行運用,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不過是將報紙上的內容照搬到了網絡上,文字還是文字,沒有被轉化為漫畫、語音和小游戲等形式,有些報社對新興媒體形式的運用甚至還停留在通過公眾號發報紙圖片上,用戶想要查看電子版的報紙,還要手動將圖片放大,十分不方便,公眾號的粉絲粘連度也比較低,大多是報社工作人員的親戚朋友等為了幫助報社工作人員完成工作任務添加的。
在當今這樣一個投入資金不用很大,只有質量有保障、知名度有保障,人人都可以成為媒體內容創作主體,因此很多傳統媒體的一些專業廣播員、編輯與主持人都開始在愛奇藝、喜馬拉雅以及微信等平臺開展自己的業務,以私人身份進行內容創作,受益于自身扎實的專業基礎以及長期以來所積累的知名度,在新媒體平臺上做的風生水起,有許多專業的傳統媒體工作人員開始流向新興媒體,造成傳統媒體人員流失,對傳統媒體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青少年以及青年群體是今后媒體行業所主要面對的用戶,且這一群體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因此要想做好媒體融合工作,傳統媒體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要加強對年輕一代用戶需求的關注。首先,傳統媒體雖然在表現形式上更加豐富多樣,可以更好地吸引年輕用戶的注意力,但是其內容創造水平則大多無法同傳統媒體相比,為此傳統媒體一定要發揮自身在創造優質內容上的優勢,在進行內容創作的過程中適當地采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創作,將用戶需求與內容質量都考慮進去,利用好新興的媒體技術,重新對用戶進行定義,增加內容的互動性與趣味性。
在內容呈現形式上,傳統媒體可以將文字內容轉化為漫畫、音頻與小游戲等形式,從而更好地吸引年輕用戶的興趣。此外,傳統媒體最好結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與內容接收習慣對內容進行調整,騰訊新聞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抓住了當代人工作比較忙,時間相對碎片化的特征,新聞內容言簡意賅,不加贅述,三兩分鐘對內容進行概括,極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戶體驗,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影響力。

當前很多傳統媒體從業人員認為新媒體行業發展前景比較好,而傳統媒體行業不僅發展前景沒那么好,而且薪資待遇比較低,而且對于一些自身專業能力比較強、個人影響力也比較強的傳統媒體人來說,轉戰新媒體行業更是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好的收入與更高的社會影響力,因此傳統媒體行業如果不從政策與待遇上進行改革的話,人才流失將會越來越嚴重。
首先,從政策上來看,傳統媒體單位可以通過政策與制度改革來讓媒體從業者多勞多得,并為媒體從業者提供創新的環境,鼓勵媒體人進行創新,對具有突出貢獻的媒體人給予特殊獎勵,促進行業公平。再者,傳統媒體單位可以全面上調員工的工資待遇,吸引更加有能力的人前來應聘,同時解聘沒有能力的媒體從業者。此外,在減緩人才流失的同時,傳統媒體還要注意全面提高人才隊伍素質,雖然傳統媒體內部的優秀媒體人員比較多,但是由于政策與傳統上的一些問題,當前傳統媒體內部存在很多“拿錢混日子”的人,因此企業還要注意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從結構調整上入手,增加技術、運營與管理崗位的人才,同時加強人員培養,通過專業的培訓來提高媒體從業者的綜合素質。
首先,傳統媒體企業可以通過上市的方式將自己真正投入到市場競爭中,通過上市吸引投資者進行投資,從而增加資金來源。傳統媒體具有一般的新媒體所沒有的知名度與受眾,一旦媒體融合改革成功,將會獲得十分可觀的收益,因此對外來投資者來說,對傳統媒體企業上市也是抱有很大的期望,吸引投資不是問題。以傳輸傳媒為例,通過上市,這一傳統媒體籌集了六十多億元的資金,為自身改革創造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再者,傳統媒體還可以通過投資來獲得收益,在眾多開展戰略投資戰略的傳統媒體中,江蘇鳳凰出版可以說是這方面的佼佼者,通過戰略投資獲得了巨大的收益,同樣為自身的媒體融合改革創造了有力的資金條件。
當前很多傳統媒體在對網絡平臺進行運用的時候,大多是用的微博、微信等用戶比較廣泛的可控性比較差的非自主平臺,影響了自身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同時用戶粘性不夠,影響自身發展。為此,傳統媒體在深化融合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加強自主可控平臺的打造,自主平臺的打造難度比較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的同時還需要一定的運營能力。
此外,還需要著重解決社會力量的應用問題。為此傳統媒體應該在通過上市與戰略投資等方式獲得資金的同時對優秀人才的薪資進行調整,從而吸引真正優秀的互聯網技術人員與運營人員前來應聘,再在充足資金的支持下打造先進的、審核能力足夠強的內容審核平臺。最后,對平臺的運用方式應該遵循與時俱進的原則,比如去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使得視頻直播這種內容傳播方式大放異彩,媒體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來布局直播電商。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與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媒體融合成為傳統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很多傳統媒體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存在大量問題,比如資金短缺問題、人才流失問題以及技術支持與政策問題等,在新時期傳統媒體要想進一步獲得發展,就必須從這些問題入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