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鄒罡
媒體不僅僅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反映人民需求的渠道,更是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紐帶。媒體新聞記者進入工作崗位后需要不斷加強學習,逐步增強媒體新聞理論知識和新聞工作實踐能力,豐富各方面知識與技能,獲取真實準確且多方位的新聞資訊,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媒體新聞聽眾對不同專業媒體新聞的需求,進而正確引導我國社會輿論,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穩定。本文旨在尋找提高媒體記者專業水平的方法,以幫助他們適應發展并在融媒體時代發揮更好的作用。媒體記者要改變以往傳統觀念,積極主動地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思考能力,迅速適應并融入媒體工作,并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提高自身工作技能。
媒體記者不僅是新聞傳播者和記錄者,而且還是社會觀察者和推動者。媒體記者的使命和責任非常重要,記者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重大,做好各自崗位上的每份報道,記錄時代變化,反映社會發展,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文化。融媒體記者應當具備的新聞素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在記者思想素質方面,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反映人民需求的渠道,對于群眾來說,他們通過新聞媒體才能更好地了解黨的相關政策。因此,記者就要正確地把握政治方向,這樣才能有效地向人民群眾傳播新聞信息。第二,保持誠實守信、積極向上、正直良好的作風。第三,就專業素質而言,寫作和采訪技巧是記者的基本能力。融媒體時代每個地方都有大量的新聞信息,這些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呈現給受眾,而作為融媒體時代的記者,為了使觀眾更加地了解這個時代,認可廣播電視臺,保證新聞報道的質量十分重要。
融媒體時代的環境不僅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而且對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如今的融媒體環境中,觀眾不僅僅只是新聞的接收者,他們還擁有選擇新聞并進行評價、傳播新聞的權利。新聞記者的工作方式是否可以適應媒體環境,直接決定了新聞的質量和節目的收視率。融媒體時代下記者應熟練地掌握大量工作技能,學習攝影、編輯、撰稿等技能,必要時出鏡進行新聞報道,而注重節目播報形式的創新,也是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在實踐過程中,新聞節目主持人應充分利用各種新媒體資源,創新節目報道形式。例如,適當地以故事化的方式廣播新聞,適當增加網絡流行語或是諺語等以增加對新聞內容的興趣。在引用網民的意見時,還應遵循公正、客觀的基本原則,以增強程序的權威性,促進個人專業能力的不斷提高。
在融媒體環境中,新聞信息的傳遞必須及時、專業且多角度,這對出鏡記者掌握新媒體技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鏡記者不只是新聞信息的傳播者,而應在保證信息傳播規律的基礎上掌握各種信息采訪技巧,使新聞從多個角度和各個維度出現在觀眾面前。出鏡記者應該具有良好溝通學、語言學等方面的理論基礎,以及對出鏡之前的技術準備、出鏡形象的塑造,新聞信息報道的語言組織等具有深入研究。

融媒體環境對新聞記者的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文化視野則對記者的專業素養有著直接影響。因此,記者必須以學習為基礎作為自身的職業發展觀,通過學習工作中的理論知識不斷拓寬文化視野,并不斷提高個人文化積淀和文化素養。但新聞記者還必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文化實踐和文化經驗提升個人文化品位,表現出記者的播報新聞的良好能力。
在融媒體時代中,信息材料是多種多樣的,并且來源也很混雜。因此,媒體記者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在大量信息中進行篩選,并選擇最有影響力和公共影響力的新聞線索進行分類和驗證,進行科學邏輯和嚴格的事實分析將新聞信息呈現給每位觀眾。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新聞信息價值衡量是必須始終認真考慮的重要標準,新聞信息事實分析是驗證新聞信息的事實基礎和理論基礎,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具有很強的信息篩選和邏輯分析能力。在許多情況下,新媒體中信息的真實性值得質疑,并且信息提供者可能具有各種局限性和偏見,因此,所有媒體記者都需要反復確認和深入調查新聞事件,還必須具有良好的洞察力,以使新聞報道更加系統和全面。
融媒體新聞記者從社會公眾的不同角度深入發現和觀察探索新聞,因此他們必須在工作中努力實現“三貼近”——貼近社會實際、貼近生活、貼近人民群眾。新媒體新聞記者必須積極深入了解各行各業的一些普通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并積極報道他們感興趣和密切關心的一些社會現實問題。新聞記者在獲取社會熱點信息時,第一個就是要充分考慮公眾的實際需求是什么,然后再結合融媒體時代的新發展要求,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新聞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這就要求地方電視臺新聞工作者增強其獲取社會熱點的能力,并從專業的角度全面探索新聞信息內具有深度的問題,以便人們在閱讀相關報道時能產生共鳴。
融媒體打破了過去傳統媒體單一的信息傳遞方式。因此,出鏡新聞記者應充分清醒地認識到這種融合式媒體新聞傳播與其他的傳統媒體新聞傳播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和獨特性,充分地融合新媒體的多元化、立體化的傳播方式特點作為工作基礎,更好地幫助社會觀眾深入了解新聞事件的全貌,通過記者角色互換主動地去了解新聞信息,滿足群眾對新聞信息內容傳遞、新聞信息播報兩種方式的不同需求,還可以在新聞內容中適當加入網絡流行語或者諺語等來幫助觀眾更深入地理解新聞內容。
媒體的飛速發展帶來了許多新挑戰和新問題,值得新聞記者進行深入研究,對于電視記者來說,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以及如何保持職業道德底線非常重要。在如今融媒體時代下可靠的信息技術支持我們得到更多的信息,記者也會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內容,所以在提高新聞工作質量的基礎上,應當加快新聞信息傳播的效率,但由于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質量參差不齊,不時出現大量虛假信息,新聞的真實性和及時性必然會受到影響。這要求電視記者具有良好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堅持積極宣傳政策、牢固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明確新聞主題,堅持黨性原則,傳播正能量。為了促進電視臺的快速發展,提高新聞工作的質量,必須重視電視臺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必須獲取具有真實性、積極性和準確性的新聞信息,還要保持良好的職業態度以及增強新聞報道的方向。另一方面,注重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的培養也可以幫助他們準確地掌握新聞報道的方向,促使他們對相關的新聞內容進行公正客觀的報道,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確保他們的專業素質能夠滿足實際工作的特定要求,并實現個人素質的全面提升。
在各種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影響下,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影響涉及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對我國新聞記者的媒體專業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的技術層面的要求。因此,在這個融媒體傳播時代,需要及時采取相關措施來不斷提高廣播電視記者的綜合素質,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明確職責并創建更多出色的新聞作品,這樣才能全面提高新聞工作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