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迎來了5G技術,再一次證明我們國家的強大。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更加關注時政新聞,一方面可以了解相關的信息動態以及社會發展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充實自己,積累更多的文化知識,讓自己的眼界變得更加寬廣。時政新聞節目也是反映我國政治發展、經濟時事的重要渠道,通過電視節目的傳播,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天下事,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也能體現電視節目的獨特優勢。說到電視時政新聞節目由中央到地方的各個電視節目都能一覽無余,尤其作為地方電視臺更應對時政新聞節目十分重視。在此背景下,地方電視臺要對時政新聞節目做出更加完善的升級,對時政新聞節目播出的時間、內容、精準度、效果等方面要進行全面、綜合、整體的規劃整合,只有這樣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節目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在當今快速發展的大時代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厚愛和支持。
時政新聞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難以動搖。據了解,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節目也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網絡平臺的快速傳播使電視時事新聞節目的收視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逐漸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因此,作為地方電視臺要全力行動起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要做出改變,對以往傳統時政新聞節目進行改革和創新,優化節目內容,創新節目形式,轉變傳統思想觀念,使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節目有一個全新的轉型。
眾所周知,時政新聞節目播出的主要目的是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更加及時、準確地了解到我國各地發生的各大新聞事件,了解我國政治、經濟、民生、教育、醫療等情況,據了解,我國大部分地方電視臺將時政新聞播放時段安排得比較統一,有很多時候在同一時段瀏覽電視節目全部都是時政新聞,通常情況下時政新聞的播出時段在早上7點-8點、中午11點-12點、晚上6點-7點這三大時段。仔細分析一下,通常這三個時段大部分人群會在上下班的途中,在家中能夠觀看到的多數為老年人,但由于現在很多老年人會帶孩子,所以這些時間段占用了做飯時間,沒有太多人去觀看時政新聞節目,所以收視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時政新聞的節目播放時間,聽到的聲音各不相同,時政新聞的本質就是用言簡意賅的語句,在短暫的時間內精煉、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讓人聽到后能夠清楚、明確地理解具體的意思。本身時政新聞在播報內容的過程中就較為枯燥,如果播放時間過長容易使人們失去耐心,不愿再繼續收看。現在的新聞播放時間通常會在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左右,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看電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現在的一些年輕人,換臺頻率非常快,不愿意去觀看時政類的新聞節目,喜歡歡樂熱鬧、有劇情的節目。要知道,時政新聞播出時間過長會導致很多觀眾失去興趣,難以吸引觀眾的眼球,因此在時政新聞節目播出時間的安排上要合理,根據觀眾的需求以及心理特點來設定時間段,時間過長容易疲勞、時間過短容易在內容上有所缺失,要把控合理的時間在完成新聞報道的同時,還能激發觀眾的興趣。
在地方電視時政新聞節目中,通常情況下主持人坐姿挺拔、語速較快、比較嚴肅進行新聞內容的報道,先進行一段簡單的介紹,再進行具體報道相關的新聞內容,幾乎眾多新聞節目都在用這種模式,這樣的報道方式就顯得格外枯燥,播出的效果千篇一律,在觀眾看來這種新聞播報形式太過普遍、大同小異。時政新聞是讓廣大老百姓了解國家的發展動態和形勢,其動機是非常貼近民心,而這種普遍化的節目形式顯得較為刻板,沒有與百姓之間的親切感,反而會產生距離感,這也會導致收視率不高。

由于安排電視時政新聞節目播放時段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導致人們在選擇上就會出現一些困境,喜歡觀看時政新聞的觀眾因為時間上的沖突無法按時觀看,各個地方電視臺的時政新聞幾乎都安排在同一時間段,如果在這個時間段收看電視的話,基本上每個臺都在播放時政新聞,容易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產生嚴重的厭倦心理。因此,地方電視臺在針對播放時政新聞節目的時間段上做出一些適當的調整,不能一成不變地沿用以往播放的時間,變則通,通則達,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收看節目。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工作上班,這些上班族們在白天是沒有機會看到電視的,所以要調整節目播放時間段,能夠讓更多的人去關注時政新聞、關注國家大事、關注民生時事。一天中人們最放松的時段是在晚上7點到9點之間,這一時段人們放下壓力、放下雜念,讓自己完全放松下來,這樣才能更投入、注意力更集中,在這個“黃金時段”進行時政新聞節目的播出會產生最佳效果。若是在這個階段來安排時政新聞節目的播放,那么會大幅度提升新聞節目的收視率,不僅在這一時間段有充足的精力去觀看,而且還能擴大觀眾范圍,從整體上增加觀看人數,提高收視率。
在調整時政新聞節目播放時段的同時,接下來還要完善時政新聞節目的播放時長,如果新聞內容的時間過長,收看的觀眾會容易產生疲倦,極大程度上會喪失收看的興趣和熱情;如果在播放時長的把控上較短,又會產生有突如其來的重大新聞事件需要報道時,時間會不夠用,影響節目的收視效果。因此,在完善時政新聞節目的播放時長上要有突破性,使節目更加多元,避免使觀眾產生厭倦感,應當不斷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調取觀眾的收看欲望,在節目中給觀眾留有懸念,一環套著一環緊密相連、自然銜接。在時政新聞節目播放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在新聞播報時會穿插一次廣告,但人們的大多心理反應是一看到廣告就轉換頻道,所以也就對新聞報道不再抱有希望,在廣告時段期間轉換頻道一定會從其他頻道中看到吸引自己的節目,導致把時政新聞節目拋之腦后。針對這種情況,不妨嘗試新的播放模式,在時政新聞節目選擇合適的播放時間段后,將時政新聞節目替代一些廣告時間,比如在一些節目播放過程中同樣會中間穿插幾次廣告,從觀眾心理角度考慮,廣告與時政新聞相比,觀眾更愿意看時政新聞,那么就在其他節目播放期間穿插時政新聞節目,合理控制好新聞節目播放的時段和時長,完善新聞播放的模式,無論在時間段上還是時長把控上都占據一定的優勢,從而能夠大幅度提升時政新聞節目的收視率。
電視新聞節目需要注重與觀眾的互動性,這樣的方式能夠增加更多的關注度,為新聞節目帶來更多的收視率和點擊率,讓觀眾有被尊重的感受,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在電視新聞節目中,可以設置更多的節目環節進行內容上的填充,增加一些互動的環節,通過多種互動形式來吸引人們的眼球。在設置環節過程中,加入一些趣味性互動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要為觀眾創設出一個言論自由、暢所欲言的評論區域之外,還可以在節目中進行互動,比如,在節目播出的過程中,可以隨機連線觀眾,還可以在收看節目期間發送本人與節目同步的照片至節目組或微信公眾號,之后以隨機抽取的方式來呈現,還可以在評論區抽取,并可以送出精美的小禮品。作為節目主持人要有一個放松的狀態來進行播報,以幽默閑談的格調來增加節目的親和力。這樣的方式,構建了全民動起來、全民參與的媒體交流平臺,能夠讓觀眾積極參與進來,有效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和效率。
時政新聞節目能夠促進各地的凝聚力、推動力,對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節目的創新是當前的工作重點,將全新的時政新聞節目呈現在廣大群眾面前,讓其感受不一樣的視覺體驗,為老百姓解決更多民生問題,使時政新聞節目更加貼近百姓,成為一檔收視率高、受百姓歡迎、接地氣的時政新聞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