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匯升
消化性潰瘍(PUD)是一種臨床常見病,是指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胃部的一種慢性潰瘍,也可發生在食管下段、胃空腸吻合口周圍。目前,臨床普遍認為幽門螺桿菌(Hp)感染、蛋白酶消化作用、胃黏膜防御功能減弱是引發PUD的重要原因[1]。奧美拉唑是目前臨床治療PUD的常用藥物,雖然可緩解惡心、腹痛等癥狀,但并不能抑制白細胞介素-6(IL-6)等炎癥介質釋放,且長期使用,容易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2]。中醫在治療PUD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獨特的優勢、悠久的歷史,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解郁、緩急止痛功效。基于此,本研究選定鄭州仁濟醫院收治的112例老年PUD患者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定鄭州仁濟醫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12例老年PUD患者,隨機分組(每組樣本容量56例)。試驗組:女性25例,男性31例;年齡62~79歲,平均(68.44±3.53)歲;病程1~8年,平均(3.51±0.84)年;潰瘍直徑3~18 mm,平均(10.56±1.77)mm。參照組:女性24例,男性32例;年齡64~78歲,平均(68.67±3.46)歲;病程2~7年,平均(3.62±0.74)年;潰瘍直徑4~17 mm,平均(10.47±1.83)mm。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西醫診斷符合《實用內科學》[3]相關診斷標準,中醫診斷符合 《實用中醫內科學》[4]相關辨證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研究未開展前接受過對癥治療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合并重度貧血、營養不良者。
1.3 方法參照組:給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口服,每次2粒,每日2次,共計用藥2周。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給予柴胡疏肝散:郁金10 g,海螵蛸30 g,瓦楞子12 g,枳殼12 g,煅牡蠣15 g,白芍15 g,柴胡15 g,木香5 g,甘草6 g,川芎6 g,陳皮8 g。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共計用藥2周。
1.4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具體判定標準[3]: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失,潰瘍完全愈合為顯效;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明顯減輕,潰瘍愈合50%以上(包括50%)為有效;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無好轉、無變化,潰瘍愈合50%以下為無效。②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嘔吐、胃脘部燒灼感、惡心、腹痛癥狀消失時間。③白細胞介素-6(IL-6)、 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檢測:抽取所有患者5 ml空腹靜脈血,以10 cm離心半徑、3000 r/min速率離心處理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1.5 統計學方法以統計學軟件SPSS 20.0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試驗組總有效率(96.43%)明顯高于參照組(76.79%),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2.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試驗組嘔吐、胃脘部燒灼感、惡心、腹痛癥狀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例,
2.3 血清炎癥因子治療前2組血清炎癥因子對比,P>0.05。治療后2組血清CRP、IL-6、TNF-α因子顯著改善,且試驗組顯著低參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對比 (例,
2.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試驗組總不良反應率(7.14%)與參照組(5.36%)比較,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例,%)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們生活環境、飲食結構改變,PUD發生率明顯增高[5]。PUD以節律性、周期性的上腹痛為典型臨床癥狀,同時伴有局限性壓痛、反酸、噯氣等,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當,極易引發胃穿孔、胃出血等并發癥,對患者工作、生活等均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6]。奧美拉唑是臨床治療PUD的常用藥物,可在胃黏膜形成一層保護膜,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防止胃黏膜血流量改變[7]。但單獨使用奧美拉唑,在老年PUD治療中不盡人意。
PUD屬于中醫領域“嘈雜”“胃脘痛”“吞酸”等范疇,病位在胃,與肝、脾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主要是由于寒冷受涼、飲食不節、過度勞倦、外邪入侵等因素,使患者素體脾胃虛弱,脾氣郁結,影響脾胃運化,阻滯氣機,脾胃氣血運行不暢,不能榮養胃腸,久之形成內瘍,久病入絡,正氣虧虛,抗邪無力,復感外邪,使病情反復;加之患者情志內傷,尤其七情不暢、憂思惱怒,可引起肝臟疏泄失職,而易橫逆犯胃,脾胃升降樞機,全賴肝之疏泄。當肝失疏泄,則可使胃失和降,氣血失調,繼而使胃氣瘀滯停著胃絡,臨床多表現每當情志因素致潰瘍發作,或加重病情,且使病程纏綿。由此可見,該癥其病位在胃,但其病機與肝脾關系密切,因此,針對上述病機,臨床當以疏肝行氣,調暢氣機,溫中健脾和胃為治法。
柴胡疏肝散中,柴胡為君藥,具有疏肝解郁功效;香附和川芎共為臣藥,香附理氣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氣以止痛,兩藥配伍可助君藥解肝經之郁滯,并增行氣活血止痛之效;陳皮、枳殼具有理氣健脾、行滯和中、除痞消積作用,瓦楞子、煅牡蠣、海螵蛸具有收斂固澀、制酸止痛的作用,白芍可養血柔肝、緩急止痛,上述諸味共為佐藥;甘草為使藥,可調和諸藥之藥性。諸藥配伍以疏肝理氣為主,疏肝之中兼以養肝,理氣之中兼以調血和胃,全方用藥可養血調肝、疏肝理氣,使肝氣疏泄條達,以令脾之清陽得升,胃之濁陰得降,繼而有助于使腸胃得以榮養,內瘍得愈。現代醫學認為:該方劑中的柴胡等疏肝之藥可加快機體代謝速度,加速局部血液循環,激活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提高潰瘍邊緣組織中PGE2表達,刺激上皮移行,增強上皮細胞再生能力,提高再生黏膜組織學成熟度,有助于潰瘍愈合;陳皮等健脾之藥可刺激潰瘍肉芽組織中微血管形成,促進潰瘍面修復,提高潰瘍愈合質量;瓦楞子等抑酸之藥可抑制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增強黏膜抗攻擊因子能力,保護胃腸黏膜,緩解胃腸道平滑肌痙攣,進而達到減輕惡心嘔吐等癥狀的作用;川芎等活血行氣之藥可改善局部血液流變學,改善潰瘍病灶局部血供,促進炎癥吸收,抑制胃腸黏膜潰瘍病灶水腫,且可減少腸上皮化,促進潰瘍愈合[8]
本研究結果表明,相較于單純西藥治療,結合柴胡疏肝散治療能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有助于緩解臨床癥狀。分析可能是由于中藥中的有效成分可促進潰瘍愈合,保護胃腸黏膜組織,以減輕臨床癥狀。試驗組血清CRP、IL-6、TNF-α因子表達低于參照組。結果提示,中西藥結合治療能進一步抑制血清炎性因子表達。分析可能由于結合中藥治療,能減輕炎性因子釋放,以促進局部潰瘍病灶炎癥吸收。
綜上所述:老年PUD患者采納奧美拉唑+柴胡疏肝散治療,可有效緩解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且聯合用藥并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