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萍 孫 珊 招敏娟 韋敬業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易感個體接觸變應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的以發作性噴嚏、流清水樣涕和鼻塞為主要癥狀的鼻黏膜變態反應性炎癥[1]。近年來,AR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長的趨勢,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學習、工作,還可以導致或伴發哮喘、分泌性中耳炎、鼻竇炎和結膜炎[2]。血清特異性IgE(Specific IgE,sIgE)檢測是一種針對AR的檢測手段,具有特異性強、結果準確可靠、安全和定量等優點[3]。本研究通過分析2015年5月—2019年12月佛山市南海區1230例具有典型AR癥狀與體征的鼻炎患者[4]變應原血清sIgE檢測的結果,從而了解該地區變應原譜的情況及其特點,為制定AR的防治工作提供臨床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 2015年5月—2019年12月,就診于佛山市南海區公共衛生醫院耳鼻喉科門診具有噴嚏、鼻塞、鼻癢或清涕等AR典型臨床癥狀和體征[4]的鼻炎患者123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717例,女性513例;年齡1~72歲(本研究年齡均為周歲算),平均年齡(23.60±14.82)歲;其中未成年(<18歲)480例,成年(≥18歲)750例。
1.2 檢測方法血清sIgE檢測采用優化的ELISA法,使用試劑為博卡生物的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試劑盒(由深圳市博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選取的變應原包括總IgE抗體、屋塵、塵螨/粉螨、點青霉/交鏈孢霉/黑根霉、蒿屬植物/艾蒿、榆樹/柳樹、蝦/蟹、豬肉/牛肉/羊肉、牛奶、蛋白/蛋黃、花生/大豆。常規抽取患者靜脈血4 ml,盡快分離血清后,置2~8 ℃保存待測。檢測時,所有試劑盒微孔板平衡至室溫(22~28 ℃),根據樣本數量,從鋁箔袋中取出相應數量的微孔板板條,并作相應的標記。使用樣本稀釋液兩倍稀釋血清樣本。陰性質控孔加入100 μl IgE陰性質控血清,陽性質控孔加入100 μl IgE陽性質控血清,其他檢測孔均加入100 μl稀釋后的血清樣本。輕輕搖動微孔板,注意不要使內容物流出反應孔。使用不干膠紙密封已加樣的微孔板,并將其置入37 ℃水浴箱中孵育1 h。甩掉微孔板微孔中的液體,用稀釋好的洗滌緩沖液洗滌微孔板板條。每孔加200~300 μl洗滌液,靜止1 min左右,甩掉微孔板微孔中的液體,拍干。自動洗板機洗滌3次。往所有反應孔中加入100 μl生物素標記抗人IgE抗體,置37 ℃孵育1 h,自動洗板機洗滌3次。往反應孔中加顯色劑A、顯色劑B各50 μl,置37 ℃孵育10 min。每孔加入50 μl終止液終止反應。用酶標儀選雙波長450 nm和630 nm讀取吸光度值。在加入終止液后,20 min內必須用酶標儀(注冊產品標準號:YZB/瀘0954-40-2013,型號規格:ST-360)讀取完所有反應孔的吸光度值。
1.3 結果判斷標準根據變應原檢測系統判定方式進行結果判斷,按血清sIgE的濃度分為0~4級,具體如下。0級:0~0.15(正常),1級:0.16~0.30(輕度),2級:0.31~0.60(中度),3級:0.61~1.2(重度),4級:1.21~4.00(極度)。以≥0.16判定為陽性。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不同影響因素對變應原分布影響采用單因素分析,檢驗顯著性取α=0.05,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變應原分布情況在1230例AR典型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患者中,總IgE抗體陽性患者共1220例,總陽性率為99.19%(1220/1230),其中血清總IgE陽性但特異性IgE均陰性的患者有238例,占19.35%。在所有變應原陽性率最高前三項為塵螨/粉螨(51.38%)、花生/大豆(45.04%)與蛋白/蛋黃(36.34%),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229,P<0.05)。見表1。

表1 常見變應原的陽性率及反應強度分析 (例,%)
2.2 不同性別變應原分布情況717例男性患者中血清總IgE陽性為710例,陽性率為99.02%(710/717),513例女性患者中血清總IgE陽性為510例,陽性率為99.42%(510/513),兩性別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10種特異性變應原在男、女患者中的分布情況,在男、女性患者中10種特異性變應原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性別對變應原分布影響的單因素分析 (例,%)
2.3 不同年齡層各變應原分別情況將1~72歲1230例患者按照年齡段分為未成年人(<18歲)與成年人(≥18歲)。其中未成年組總IgE陽性率為99.38%(477/480),而成年組陽性率為99.07%(743/750),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不同年齡層在10種特異性變應原分布情況,未成年組在塵螨/粉螨、點青霉/交鏈孢霉/黑根霉、蝦/蟹、豬肉/牛肉/羊肉、牛奶、蛋白/蛋黃、花生/大豆其變應原陽性率明顯高于成年組,并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年齡層對變應原分布影響的單因素分析 (例,%)
2.4 不同性別與年齡間混合變應原陽性情況1230例患者中,僅1種變應原陽性者241例,占19.59%,其中男女例數分別為140、101例;而同時有2種或2種以上變應原陽性共992例,占80.65%,其中男女例數分別為442、550例,男性、女性的混合變應原陽性率分別為80.28%、80.20%,不同性別間混合變應原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未成年人中僅1種變應原陽性者70例,對多種變應原陽性者407例,成年人中1種變應原陽性例數為171例,多種變應原陽性者572例,未成年人與成年人間混合變應原陽性率分別為85.32%、76.99%,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性別與年齡層對混合變應原分布影響的單因素分析 (例,%)
據統計,全球有20%~30%的人深受變應性疾病的困擾[5],而且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其列為21世紀重點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而變應性鼻炎就是最常見的變應性疾病。數據顯示,變應性鼻炎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可高達10%~25%[4],而且近年來其發病率不斷有上升的趨勢[6]。AR的發病有其內因與外因,外因主要是環境因素、飲食習慣等,故不同地域可能存在不同的AR有著不同的流行病學特征。張羅等[7]對我國11個城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顯示,發現AR患病率確實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佛山市南海區具典型AR癥狀體征的鼻炎患者,血清sIgE陽性檢出率高達99.19%,相較于珠三角其他地區,如中山(82.81%)[8]、順德(89.4%)[9]、深圳(83.3%)[10]以及珠海(78.35%)[11]要高。這考慮可能因為佛山南海地區處于珠三角中北部,較上述地區緯度和海拔更高有關,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其氣溫與日照時間的不同,從而通過直接或間接(影響花粉的排放與變應原的濃度)[12]作用于人體從而影響sIgE。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血清總IgE陽性但特異性IgE均陰性的患者有238例,占19.35%,并且這部分患者總IgE陽性均以過敏原等級4級為主,也就是說是否存在未能檢測到的特異性變應原,仍需進一步研究,如配合皮膚點刺試驗、誘發試驗、擴大特異性變應原種類等。
本研究數據顯示該地區以塵螨/粉螨的反應性最強、陽性率最高(51.38%),結果與珠海地區(52.8%)[11]的研究結果相仿。螨蟲分布范圍極廣,而塵螨/粉螨是變應性鼻炎的最重要的2種塵螨,其致敏性極強,活螨、死螨及螨的排泄物都具有抗原性[13]。南海地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雨熱同季,極有利于塵螨的生長。作為主要的變應原,針對性的控制塵螨是該地區防治變應性鼻炎的重中之重[14,15],同時,相應的塵螨的特異性脫敏治療也應積極推進。陽性率次于塵螨/粉螨的分別是花生/大豆(45.04%)、蛋白/蛋黃(36.34%),作為2種食入性過敏原,提示其與佛山南海地區居民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結構有關。
本研究發現佛山南海地區不同性別間總IgE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珠海、蘇州、成都及天津等地區學者研究結果一致[16-18]。但國內外也有類似研究發現在兒童時期變應性疾病發病率性別間存在差異,男性較高[19,20]。這種性別的差異目前研究僅在兒童患者中發現,是否存在年齡因素干擾,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顯示該地區未成年人sIgE 陽性率與成年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細化到各類特異性變應原中,發現塵螨/粉螨、點青霉/交鏈孢霉/黑根霉、蝦/蟹、豬肉/牛肉/羊肉、牛奶、蛋白/蛋黃、花生/大豆在未成年中陽性率高于成年組,并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7種特異性變應原中以食入性特異性變應原為主,從側面反映了未成年的食入性變應原的過敏情況要比成年人嚴重,這與殷皓等[21]研究有不謀而合之處,該研究指出:嬰幼兒組以食入性變應原為主,學齡前組和學齡組以吸入性變應原為主。豬肉、牛肉、牛奶、蛋白、蛋黃都是兒童最常見的食物,并且在早期作為最主要的輔食添加,占據著未成年人食譜中不可替代的角色。這值得我們反思,在兒童胃腸功能發育不健全的時候,過早的、大量的進食這些異體蛋白對于誘發兒童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是否是一個重要的誘因,這也值得今后我們進一步的研究。國內一些報道[22]普遍認為未成年人具有較高的變應原陽性率是由于未成年人免疫系統未發育完善。故有國外研究指出[23],存在特應性過敏性體質的兒童,被某種過敏原反復誘發致敏后,在成年期更容易患上嚴重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因此對于兒童 AR患者,要及早明確過敏原,積極干預,從而防止其成年后罹患更嚴重的變態反應疾病。
佛山南海地區80.65%患者為混合性變應原陽性,而單一的較少;性別之間的混合變應原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未成年人混合變應原陽性率要高于成年人。這很大可能主要基于上述兒童免疫系統未健全的事實。
綜上所述,sIgE與AR患者的吻合性極高,臨床應用可提高AR診斷的準確性;佛山南海地區變應原陽性率極高,塵螨/粉螨(51.38%)是誘發AR的主要變應原,是該地區AR防治的重點,其次為花生/大豆(45.04%)與蛋白/蛋黃(36.34%);未成年尤其需注意食入性變應原及混合過敏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