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樂(西安科技大學 陜西 西安 710600)

書 名:高校輔導員的身份審視與職業發展管理研究
作者:李海波
出版單位:經濟管理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ISBN:9787509668603
定 價:78.00元
高校輔導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特定群體,他們在高校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起到紐帶作用,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高校管理與教育之間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新媒體時代所帶來的新媒體技術及其信息傳播方式的革新,給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全新的發展新機遇,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是保證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點研究課題之一。
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高校輔導員的身份審視與職業發展管理研究》一書對高校輔導員的身份進行了審視,并就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進行了分析研究。全書共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由研究緣由、研究綜述、研究思路三部分組成,闡述了高校輔導員及其制度研究、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研究、隊伍建設必要性研究以及輔導員隊伍建設職業化途徑研究,梳理了國內部分地區以及發達國家部分高校學生事務工作研究。第二章為“高校輔導員制度的歷史演變”,將制度演變時期總結成初步創立期、初步形成期、停滯期、恢復期、加強期、科學完善期六個時期,概括得出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專兼職相結合、政治素質和能力要求兩手硬、職業發展和專業培養相結合四大制度建設經驗,從高校輔導員制度演變得出“認識必要性”“適應高等教育發展改革的需要”“著眼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四個啟示。這也是新媒體時代創新高校輔導員管理模式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第三章為“高校輔導員身份探析”,從輔導員身份的發展過程與演變分析,探究了高校輔導員因職業特征所存在的教師與干部雙重身份以及這種身份所帶來的沖突與未來思考。第四章為“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現狀分析”,主要進行了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總體分析、素質特征分析、工作滿意度分析以及工作滿意度因素分析。第五章為“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困境探析”,簡要梳理了輔導員地位不明確、隊伍不穩定、社會對輔導員職業缺乏認可、輔導員入職門檻較低、缺乏職業化知識技能等九大困境,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五個解決途徑,即職業化理論體系構建、輔導員自身建設、輔導員管理機制建設、輔導員行業協會建設、國外相關經驗借鑒。這都為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管理模式創新提供了新思路。第六章主要介紹了“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的思考”,分為培養精品項目、培養拔尖人才、借鑒國外經驗,新媒體時代帶來的優勢也為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開辟新路徑。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學術界就輔導員隊伍建設、職業發展等方面也做了不少探索研究,高校輔導員的地位日益彰顯。然而,高校輔導員管理與隊伍建設仍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一是隊伍流動性大;二是發展前景不確定,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管理考核等制度體系,這也使得輔導員對未來職業規劃產生迷茫;三是缺乏持續動力,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不足,無法滿足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需求。針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諸多問題,《高校輔導員的身份審視與職業發展管理研究》一書深入分析、提煉總結,對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管理模式創新大有裨益。比如,整合新媒體資源,搭建高校輔導員交流平臺,不斷加強輔導員的職業能力與專業能力培養;明確輔導員定位,錨定高校輔導員在高校中所承擔的崗位職責,增強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與歸屬感。同時,新媒體時代的優勢之一就是將“國與國”、“人與人”的距離拉得更近,高校可以充分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學生事務工作的相關經驗,去粗取精、補齊短板,進而真正發揮出高校輔導員在教育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高校輔導員的身份審視與職業發展管理研究》一書基于我國高校輔導員現狀,并結合當前高校輔導員管理模式的經驗,通過培育和資助高校輔導員教育教學項目、完善高校輔導員管理機制建設、加強輔導員自身理論素養與職業素養、培養專職高校輔導員等方式,不斷促進高校輔導員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專業化、職業化,進而提升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綜合水平,更好地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