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三叉神經痛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70例三叉神經痛患者納入研究,采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給予卡馬西平治療;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芎芷愈風湯治療,持續治療20d。對比治療前和治療20d結束時兩組血漿CGRP、β-EP水平及睡眠質量[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結果:治療20d時,兩組血漿CGRP水平較治療前低,血漿β-EP水平較治療前高,且對照組血漿CGRP水平高于觀察組,血漿β-EP水平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0 d時,兩組SRSS評分均較治療前低,且對照組SRSS評分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芎芷愈風湯聯合卡馬西平治療三叉神經痛患者療效較好,可明顯改善血漿CGRP、β-EP水平,并提高患者睡眠質量。
【關鍵詞】三叉神經痛;芎芷愈風湯;降鈣素基因相關肽;β-內啡肽;睡眠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5.1+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21)18-0100-03
Abstract:
Keywords:
三叉神經痛好發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多見短暫性、陣發性且反復發作的劇痛,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需積極治療。目前,臨床多采用西藥治療三叉神經痛患者,以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1]。既往,臨床上多采用卡馬西平治療,具有抗驚厥和抗外周神經痛的作用,但該藥存在一定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2]。而中醫學認為,三叉神經痛屬“頭風”范疇,多為外感風邪或久居濕地,以致清陽不升,氣血凝滯所引起,故治療應以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為主。芎芷愈風湯有活血、鎮痛、祛風的作用,且藥性較為溫和。鑒于此,本研究探討芎芷愈風湯聯合卡馬西平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選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三叉神經痛患者納入研究,采用抽簽法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年齡45~62歲;病程2~6年。觀察組年齡44~63歲;病程3~7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診斷標準西醫依據《三叉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3]中相關診斷標準:①影像學檢查顯示顱內存在占位或壓迫;②發射電生理學檢測顯示腦神經損傷;③存在三叉神經感覺減退。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瘀阻腦絡證以及氣血虧虛證,主癥:頭痛反復,經久不愈,痛處固定,痛如錐刺;次癥:神疲乏力,面色恍白,心悸少寐;舌脈:舌質紫暗,脈細澀。
1.3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近期內未服用其它藥物;③依從性較高。排除標準:①試驗藥物過敏;②合并其它引發頭痛的疾病;③合并臟器功能不全;④存在精神疾病。
1.4方法對照組給予卡馬西平片(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80802,規格:0.1g)治療,口服,初始劑量0.8g·次-1,2次·d-1,而后每間隔1 d增加0.1~0.2 g,總劑量不得超過1.2 g·d-1,持續治療20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芎芷愈風湯治療,方藥組成:川芎30 g,白芷15 g,羌活15 g,防風15 g,毛冬青30 g,當歸12 g,全蝎6 g,甘草6g;隨證加減:陰虛甚者加生地黃30g;痰濕甚者加陳皮30 g,蒼術30g;淤血甚者加桃仁30 g,紅花30 g;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 mL,于早晚分服。持續用藥20 d。
1.5觀察指標①治療前和治療20 d時,抽取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4 mL,3000 r·min-1離心處理10 min后,取血漿,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漿降鈣素基因相關肽(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β-內啡肽(β-endorphin,β-EP)水平,試劑盒均來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操作;②采用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5]評估兩組治療前和治療20 d時的睡眠質量,該量表包含10個評分項,每個評分項由好至壞以1~5分表示,總分為各項得分相加共計50分,分值越低表示睡眠質量越高。
1.6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性別、疾病類型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年齡、病程、血漿CGRP、β-EP水平以及SRSS評分以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漿CGRP、β-EP水平治療前,兩組血漿CGRP、β-EP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0 d時,兩組血漿CGRP水平較治療前低,血漿β-EP水平較治療前高,且對照組血漿CGRP水平高于觀察組,血漿β-EP水平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睡眠質量治療前,兩組SRS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0 d時,兩組SRSS評分均較治療前低,且對照組SRSS評分高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式較多,包括手術治療、介入治療、藥物治療等,而藥物治療是臨床首選的治療方式,療效較好。其中卡馬西平是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首選藥物,其屬羥胺衍生物類藥,可通過調控鈣離子通道,阻滯神經興奮的傳導,從而緩解患者的疼痛情況[6]。但該藥的副作用較大,以致患者不能持續接受治療,影響治療效果。因此,需積極探尋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以改善三叉神經痛患者病情。而中醫學中,將三叉神經痛納入“頭風”范疇,多為外感風邪,上犯于腦,或久居濕地,濕邪內阻,以致清陽不升,氣血凝滯,靜脈失養,發為頭風,故治療應以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為主。
β-EP具有鎮痛作用,其應激時在機體內的含量會增加;而CGRP廣泛分布在神經系統,可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故而上述指標水平可反映患者治療效果[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0d時,對照組血漿CGRP水平高于觀察組,血漿β-EP水平低于觀察組,表明在三叉神經痛患者應用芎芷愈風湯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改善患者的血漿CGRP、β-EP水平。分析其原因在于,芎芷愈風湯方中以川芎為君藥,起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以白芷、防風為臣藥,起解表散寒、祛風除濕的功效;以羌活、毛冬青、當歸、全蝎為佐藥,起息風鎮痙、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甘草為使藥,起益氣定痛、調和諸藥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同時經現代藥理研究[8-10]證實,芎芷愈風湯方中當歸、全蝎、羌活等藥具有鎮痛的作用,可通過激活機體內源性鎮痛物質活性,增加其含量,使血漿CGRP水平降低,血漿β-EP水平升高,從而起到鎮痛的效果。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0d時,對照組SRSS評分高于于觀察組,表明芎芷愈風湯治療三叉神經痛,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分析其原因在于,芎芷愈風湯方中白芍有中樞抑制作用,可通過阻滯神經興奮的傳導,起到鎮靜和催眠的效果,從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11]。
綜上所述,芎芷愈風湯聯合卡馬西平治療三叉神經痛患者的療效較好,可調節血漿CGRP、β-EP水平,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
參考文獻
[1]林果為,王吉耀,葛均波.實用內科學(第15班,下冊)[J].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2688.
[2]陶錄嶺.丹珍頭痛膠囊聯合卡馬西平對老年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VAS評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12):1397,1399.
[3]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功能神經外科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等.三叉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外科雜志,2015,53(9):657-664.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37.
[5]李建明.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簡介[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2):1851-1851.
[6]李六水,劉憲軍.臨床常用傳統抗癲癇藥物及其藥理作用特點[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1(3):65-70.
[7]于明,周倩文,徐宇浩.針刺對慢性偏頭痛患者血漿CGRP、β-EP和5-HT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7,43(10):710-713.
[8]王雪梅.當歸有效成分及其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甘肅中醫,2009,22(11):50-51.
[9]張荒生,王進軍.中藥全蝎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07, 16(2):224-226.
[10]李云霞,高春華,沙明.中藥羌活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4,6(1):22-23.
[11]李巖.白芍及其化學成分的藥理研究進展[J].職業與健康,2015,31(15):2153-2156.(收稿日期:2021-02-01編輯:徐雯)
基金項目:
作者簡介:趙春榮(1973-),女,漢族,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中醫內科臨床方向。E-mail:rsede087053951@163.com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