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成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小結;信息加工理論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把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它是一節課的高度概括,是教學思路集中的表達,是一節課的“精華”。教師有必要樹立重視課堂小結的意識,尤其是對物理這樣一門學習難度大,對學生思維水平要求較高的學科,通過課堂小結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精細化加工,對學生內化知識、優化認知結構、提升思維水平有重要作用。教師有必要梳理常見課堂小結策略,并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課堂小結策略,達到課堂教學優化的目的,讓課堂的“最后一公里”發揮重要作用。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構建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知識內化,掌握知識的本質,悟透物理方法,提升思維水平,聚焦學生學習注意力,實現課堂教學的“二次飛躍”,為問題解決和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1重視課堂小結的理論依據
課堂小結是一節課的“最后一公里”,對學生優化知識結構,升華認知,提升思維水平有重要作用。設計優秀的課堂小結,會讓學生印象深刻,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方法的理解,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根據信息加工理論,要進行有效、深入學習,需要將短時記憶轉化成長時記憶,就需要對信息進行精致型復述的深加工。“將信息傳遞到長時記憶需要精致型復述的參與,所謂精致型復述,指的是個體對需要記憶的項目進行某種程度的精細化加工。這種復述要么能將記憶項目整合人個體已有的知識中,要么能使記憶項目與其他項目產生聯系,從而使項目更有意義,因而也更容易記住。”課堂小結是促進學生對本節所學內容進行精細化加工的途徑之一,能夠完善學生的知識網絡和認知結構。
2教學中課堂小結存在的問題
教學中不重視課堂小結體現在如下3個方面:第一,重視比賽課、公開課、觀摩課等教學研討課的小結,不重視平時的課堂小結。在日常教學中,沒有像其他教學環節一樣花費心思設計課堂小結,相對而言比較隨意,要不要小結,怎么小結,缺乏明確規劃。第二,課堂小結的形式單一,很多時候只是將所學主要內容簡單羅列和復述,這種小結屬于維持型復述。“這種復述能將信息保持在短時記憶中,但是不能將其傳遞到長時記憶中。如果沒有精致型復述,信息無法得到組織和轉移。”這也許是“學生課上一聽就懂,課后一做就錯”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重視新課教學的課堂小結,但習題課幾乎沒有小結。習題課是學生在知識運用中鞏固升華、領悟方法、訓練思維的重要陣地,如果缺失課堂小結,學生在習課上的學習就會處于以題論題的低水平,沒辦法歸納總結、提煉方法,上升到遷移方法、多題歸一的高層次,這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以后遇到類似問題依然不能解決。不重視課堂小結,會使學生缺失構建認知結構、升華認知水平的契機,影響了物理教學的實效,不利于學生知識與方法的習得和科學素養的養成。要進一步提升物理教學實效,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需要教師重視課堂小結環節的設計,梳理優化課堂小結的策略,設計好物理教學的“最后一公里”。
3優化物理課堂小結常見策略
3.1詩詞式小結
詩詞式小結就是模仿經典詩同或創作一首詩詞將本節課所學內容嵌入其中,以此作為本節課的小結。這一策略的優點是簡潔且朗朗上口,學生印象深刻,容易記住。缺點是對教師的人文素養要求較高,要創作或模仿一首朗朗上口且科學合理的詩詞并不容易。必修一“超重與失重”一節的小結可以作詩如下:
超重失重兩紛紛,壓力拉力定乾坤。
重力長存無變故,超失可看加速度。
以詩詞小結“超重與失重”,由于形式新穎能夠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2數字口訣式小結
數字式小結是找到一條明晰的主線,將本節所學內容用幾個數字串聯起來。這種小結的優點是簡潔,主線清晰,將較散的知識串聯,學生易理解知識本質,且適用課型較為廣泛,教師總結歸納的難度相對較低。
在“閉合電路中的能量關系”一節,可以用“1個過程,2個情境,3個功率”來小結本節課,并以能量守恒定律貫穿全部內容,具體如表1所示。
3.3承上啟下式小結
承上啟下式小結是以與下節課聯系密切的內容為切入點,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引導學生思考,促使學生主動預習、思考下節課的內容。這種小結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新課學習內容的興趣,為下節課奠定基礎。這種小結適用于與下一章節聯系密切的教學內容。
必修一“牛頓第一定律”適合采用這種方式小結,具體如下:第一,同憶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第二,讓學生說出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什么——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唯一原因,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運動狀態越難改變,質量是“抗拒”運動狀態改變的唯一因素。第三,設置問題引起學生思考,為導人下節課做準備:讓學生思考影響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是什么?運動狀態的改變即為速度的改變,如果物體速度變化必然具有加速度,那么物體獲得加速度與什么因素有關?通過這幾個問題的思考,學生不僅理解了牛頓第一定律,而且為下一節課“探究物體獲得的加速度與所受外力和質量的關系”奠定基礎,學生明白為何加速度與外力、質量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為何要探究加速度、外力、質量之間的關系,新課的開展水到渠成。
3.4類比拓展式小結
類比拓展式小結是將所學主要內容與生活情境、故事情境進行類比,增強物理課堂的趣味性,降低學生理解難度,促進學生知識內化。這一小結方式的優點是趣味性強,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且取材廣泛,適合采用這一策略小結的內容較多,而且有不少素材還能在小結拓展時彰顯物理學科的育人功能,
“楞次定律”一節課非常抽象,內容表述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學生理解難度較大,且定律得出的實驗過程繁瑣、實驗現象平淡無奇,思維鏈條冗長,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熱情不高。通過課堂練習學生對定律的理解有所升華,但仍然需要精心設計課堂小結環節,進一步促進學生理解楞次定律。對于理解難度較大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尤為重要。本節課小結給學生播放網絡微課《楞次定律其實是一場愛情故事》,視頻把楞次定律所揭示的物理現象類比成磁鐵先生和線圈小姐相愛的故事情節,將高度抽象的楞次定律生活化為高中生熟悉并感興趣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降低了理解難度。
3.5分析比較式小結
分析比較式小結是利用提問、列表等方法將新、舊知識進行比較分析,明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明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促使學生掌握所學新知識的本質特征。這種小結方式適合所學新知識與原有知識表述、結構相近,學生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例如,萬有引力定律與庫侖定律、電場強度與磁感應強度等。
在“電場強度”一節,學習了電場強度的兩個表達式——定義式和真空中點電荷電場強度的決定式。為了讓學生理清楚它們的異同,可以采用列表法,讓學生填空,對這兩個公式進行全方位辨析,具體如表2所示。通過列表,學生清楚兩個公式適用的范圍、它們的異同、存在的聯系等,升華了學生的認知。
3.6習題鞏固式小結
習題鞏固式小結是利用一個經典習題,將本節所學重要知識點概括其中,在學生做習題、教師講習題過程中完成課堂小結。這種小結方式適合知識點少,且需要注重解題方法的內容,例如共點力的平衡條件、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等。采用這種方式小結要重視習題的典型性,同時重視解題方法的歸納。
“共點力的平衡條件”一課主要內容是由實驗得出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及利用該條件處理平衡類問題。小結時給學生呈現如下習題:“科學研究中用風力儀測量風力大小,原理如圖1。儀器中一根輕質金屬絲懸掛著一個金屬球。無風時,金屬絲豎直下垂;當風沿水平方向吹來時,金屬絲偏離豎直方向一個角度。試分析風力大小F跟金屬球質量m、偏角之間的關系?”本題是一個典型的受力平衡的問題,通過本題可以達到如下目的:第一,鞏固受力平衡的條件;第二,習得處理這類問題的思路,先選取研究對象,接著受力分析,然后利用合成或分解處理研究對象的受力,最后依據平衡條件列方程求解;第三,處理共點力平衡的重要方法——力的合成法和正交分解法。
3.7首尾呼應式小結
首尾呼應式小結是利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去解釋導入新課時提出的問題。采用這種方式小結一方面鞏固了知識,另一方面強化了知識的運用,有利于學生構建有意義的學習。創設問題情境導人新課,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很多教師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策略。在課堂導人階段給學生創設情境、提出問題,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帶著疑問、帶著任務進入新課學習,最后利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4結語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學習狀態總會有起伏,要讓學生保持學習熱情,需要教師間隔性地采用實驗、聯系生活措施等對學生進行刺激。課堂教學結束時,學生可能已經比較疲憊,狀態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教師設計緊扣核心知識、符合學生學習情況的課堂小結,可以掀起課堂教學的再一次高潮,可以讓學生靈活、深刻地掌握所學知識,豐富和完善知識結構,促進知識融會貫通,透徹領悟物理方法,為問題解決和后續新知識的學習夯實基礎,促進課堂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