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學科,在高中教育階段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備受詬病,難以實現與時俱進。教師需要以任務驅動法為基礎,在整合利用的過程中推進高一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創新以及改革,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及延伸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
關鍵詞:高一信息技術課;任務驅動法;運用淺談
引言
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體現與時俱進的育人理念,另一方面能夠打造品質課堂,對于高一信息技術課教學來說,任務驅動法的應用非常關鍵。高一信息技術課程教師需要了解這一教學方法的使用要求,分析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由發散,實現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穩步提升,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及延伸的過程中實現舉一反三和個性化學習。
一、任務驅動法概述
任務驅動法主要是指教師通過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發自心底的學習動機和意愿。學生的自主學習非常關鍵,教師需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基礎,確保任務設計的針對性、有效性以及契合性,讓學生跳一跳就摸得著。盡量避免學生面臨較重的課業負擔,或者是任務設計過于簡單,難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在開展課堂交際活動前,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了解學生的薄弱之處,以此作為任務設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確保任務驅動法能夠產生應有的作用和價值,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主動和積極。對于高一信息技術課教學來說,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明顯,教師一方面需要注重兩大育人板塊的協調性,另一方面需要明確不同任務設計的具體要求。確保學生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夠擺脫傳統高一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的束縛及障礙。
二、高一信息技術課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運用價值
首先,任務驅動法符合與時俱進的育人理念,能夠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踐行以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教師會圍繞學生設置不同的任務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以及薄弱之處,確保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學生也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大膽探索的過程中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教師只需要著眼于不同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要求,鼓勵學生自由發散、大膽想象,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及認知,實現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穩步提升。
其次,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師會著眼于當前教育教學的現實條件,在引導和鼓舞學生的過程中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意識的有效培養和鍛煉,學生也會自主自覺的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實現個性化的探索,掌握適合自己的信息技術學習技巧,整個高一信息技術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升。
三、高一信息技術課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運用策略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與其他課程相比,信息技術課的學習難度相對偏高,十分考驗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了避免學生出現消極應對情緒,確保環環相扣,學科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關注對課程內容的精心分析以及研究,了解學生的優勢和薄弱點,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其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頻率比較高,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來進行簡單分析,確保課前充分準備。比如在與學生共同探索信息技術時,教師則可以將文字的修飾和設計相結合,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文檔基本操作來進行分析,讓學生自主新建文件夾并進行刪除。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育模式一方面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確保學生帶著任務自主學習和大膽探索。
(二)鼓勵學生自主分析任務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角,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需要適當鼓勵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分析不同的任務,盡量避免簡單直白的照搬照抄,鼓勵學生自由探索和大膽創新,讓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學習能動性,這一點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了解學生的學習思路,分析學生的學習方法,通過對不同任務的合理布置,分步驟、有目的的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分析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新舊整合的過程中真正實現融會貫通。另外,在任務驅動法的指導下,學生還可以變得更加自信和主動。
(三)堅持實事求是的育人原則
不同階段的教育教學要求和背景有所區別,為了避免學生消極應對,教師需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育人原則,確保自身所設計的任務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及延伸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和主動。教師需要與學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跟蹤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在任務學習時的真實情況,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后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在參與小組討論及合作時提升個人的核心素養,掌握適合自己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技巧及要求,實現事半功倍和舉一反三。
結語
高一信息技術課教學改革非常關鍵,任務驅動法的運用不容忽略。教師需要了解不同的任務設計要求,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引導學生自由發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大膽探索以此來更好的打造品質課堂,促進多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
參考文獻
[1]楊新華. 高一信息技術課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運用淺談[J]. 好家長, 2015, 000(051):P.114-.
[2]楊付軍. 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 新課程, 2018, 000(001):133-133.
作者簡介:曾媛(1985—),女,漢族,湖南常德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術,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