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青 劉家宏 寇永鋒 張樹君
慢性咳嗽為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發病機制復雜,病程遷延難愈,與細胞免疫失衡、氣道慢性炎癥等的形成有關[1,2]。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我們發現風盛攣急證發病率較高,故對炎癥因子、免疫功能、主要臨床癥狀與本證型的相關性進行研究,探討其發病特點和證候特征,以期進一步拓展辨證思路,為中醫證型的客觀化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病例來源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診斷為慢性咳嗽并符合入組標準124例。其中男性57例(45.97%),女性67例(54.03%);平均年齡(36.25±12.4)歲,年齡段分布于50歲以上18例(14.52%),28~50歲73例(58.87%),28歲以下33例(26.61%)。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3]制定:咳嗽時間>8周,以咳嗽為主要或惟一癥狀者,胸部影像學檢查肺內無明顯病變。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咳嗽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1版)》[4]及2011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發布的《24個專業105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試行版)》[5]中慢性咳嗽(風盛攣急證):主癥為咳嗽,或嗆咳發作,夜間咳嗽明顯或晨起咳嗽,遇灰塵、外界寒熱變化、油煙、異味等因素容易誘發或者加重;次癥為咽癢,癢時咳嗽,氣急,無痰或少量白痰,舌苔薄白,脈弦滑。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年齡18~71歲;②符合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標準;③患者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伴有原發性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和其他系統嚴重疾病者;②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如肺心病、肺癌、肺結核等;③存在精神溝通障礙者;④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4 統計表設計制定慢性咳嗽風盛攣急證統計表,參與的醫師都要經過統一培訓后,采集全身癥狀、舌脈及生化檢查等信息。
1.5 觀察指標
1.5.1 生化檢查根據咳嗽嚴重程度[6]及臨床的實際情況,本研究將咳嗽依照嚴重程度的不同分為3個等級,分別為輕度咳嗽(19例)、中度咳嗽(71例)和重度咳嗽(34例),其中短暫咳嗽為輕度咳嗽;頻繁咳嗽,但對生活影響不大為中度咳嗽;嚴重咳嗽,影響日常生活為重度咳嗽。相關血檢:血常規(WBC)、淋巴細胞(LYMPH)、嗜酸粒性細胞(EOS)、C反應蛋白(CRP);免疫系列(IgA、IgG、IgM)。
1.5.2 Logistic回歸分析的內容風盛攣急證,夜咳、晨咳、癢咳、聞異味加重、氣急、痰少、苔薄白、脈弦滑。

2.1 咳嗽與生化指標的關系WBC、LYMPH、CRP三方面采用方差分析后的兩兩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EOS、IgA、IgG、IgM 4個方面采用方差分析的兩兩比較,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咳嗽與生化指標的關系比較 (例,
2.2 風盛攣急證的Logistic回歸分析夜咳、晨咳、聞異味加重、無痰、痰少、苔薄白等變量的偏回歸系數B>0,P<0.05、比值比OR>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風盛攣急證的非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
近來,慢性咳嗽在我國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是久治難愈的慢性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7]。各種理化因素導致氣道上皮受損,外源性物質、神經調節改變等都可以影響咳嗽感受器的敏感性,隨之發生咳嗽反射可塑性改變。中醫把本病歸屬于“風咳”“痙咳”等范疇,主要原因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侵襲,以及臟腑功能失調,內邪干肺。本研究主要病機為風為六淫之首,肺為華蓋,易被風邪所襲;肝陰不足,虛陽上擾;風氣通于肝,風邪為病,引動內風,肺失宣降、氣道攣急而導致咳嗽。本病證型具有癢咳,夜咳或晨咳發作,聞異味加重,氣急,無痰或痰少等癥狀。這些頻發的癥狀提示風邪致病是本病的重要病因。風邪致病具有動搖不定的特點,故有“風勝則動”“善行而數變”之說。晁恩祥認為: 本證型常表現為突發突止,咽癢誘發咳嗽,說話時欲咳,臨床表現刺激性嗆咳或痙攣性咳嗽,具有咽癢、痰少、攣急等特點,多為冷氣或異味刺激而誘發,其病機為“風邪犯肺,肺失宣肅,氣道攣急”[8]。
通過本研究發現,咳嗽嚴重程度與血白細胞總數、血淋巴細胞總數、CRP均無明顯關聯性,與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嗜酸性粒細胞總數有一定關系,這可能與患者感染較輕、過敏、免疫功能失調有關。當機體受到抗原刺激時,網狀內皮系統的成熟漿細胞合成免疫球蛋白,它們是具有殺菌、防護功能的活性蛋白質,與病原體特異性結合發揮作用,起到抵御病原體侵襲、增強免疫調節能力的作用,其較高水平的表達也會加重病變部位損傷,是反映機體體液免疫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9]。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可能會導致慢性咳嗽的發生,這主要是因為本病與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緊密聯系,特別是IgA、IgG、IgM含量降低,可導致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引起B細胞代謝障礙,從而造成呼吸道免疫功能障礙,這是咳嗽反復發作的一個重要原因[10]。有研究表明[11],EOS是外周血中一種多功能的免疫細胞,也是氣道重要的效應細胞,可作為抗原提高細胞調節免疫功能,能促進或抑制機體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12],參與氣道的炎性反應,殺傷細菌,誘導氣道呈現高反應性,加重呼吸道通氣功能障礙程度[13],所以EOS與氣道黏膜炎癥、氣道高反應有關,它的增加與慢性咳嗽密切相關,是咳嗽反復發作的標志物之一。
Logistic回歸的應用是探討中醫診斷客觀化的優選方法,常被用于中醫領域研究證型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同時該分析方法可運用OR值對證型及指標的關系進行定量表述。通過對證型、癥狀、舌脈等進行回歸分析,風盛攣急證經變量篩選后與夜咳、晨咳、聞異味加重、無痰、痰少、苔薄白(P<0.05)等幾個指標有統計學意義,是本證型的獨立影響因素。每個癥狀的OR值提示每增加一個等級,患者為風盛攣急證型的危險系數是本癥狀增加之前的相同倍數。本課題采用 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風盛攣急證與主要癥狀的相關性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及可信度,結果再現了證候與典型癥狀之間的關聯性,體現了深層次的病機內涵。
本課題表明,慢性咳嗽風盛攣急證與客觀指標、相應癥狀之間存在內在聯系,其證候的客觀化具有可行性。今后應該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增加樣本量,擴大研究范圍,進一步明確證候的相關性,同時對證型的生化指標進行藥物干預,以期明確本證候的中醫病機內涵,為臨床辨證論治提供科學依據,為治療咳嗽提供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