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華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引起的一種綜合征,也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脊柱退行性疾病[1]。主要表現為腰疼、坐骨神經痛、下肢麻木及馬尾綜合征等癥狀。治療不當常癥狀反復,甚至肌肉萎縮、功能喪失。臨床對于LDH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案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椎間孔鏡治療LDH是近年來開展的比較好的微創手術方法,它具有損傷小、療效確切的特點。但該手術術后也常遺留下肢麻木、疼痛、發涼等治療不徹底的缺點[2]。近兩年來柘城中醫院對部分行椎間孔鏡手術的患者配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提高了療效,減少了并發癥和后遺癥,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定柘城中醫院2018年8月—2020年7月收診的LDH患者102例,采用機械取樣法區別其為觀察組(51例)、對照組(51例)。觀察組LDH患者中,23例女性,28例男性;年齡26~58歲,均值(39.56±6.13)歲;病程8~35 d,均值(17.62±3.26)d。對照組LDH患者中,24例女性,27例男性;年齡25~56歲,均值(39.23±6.19)歲;病程9~37 d,均值(17.47±3.34)d。比較以上資料,P>0.05,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倫理委員會已審核批準此研究。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均符合LDH標準;②102例LDH患者已完成知情同意書的簽署流程。排除標準:①腰椎不穩患者;②神智不明、口齒不清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者;④未完全獲取病歷信息。
1.3 儀器椎間孔鏡:型號為892101254;產品注冊號:20153220734;廠家:北京華康普美科技有限公司。C型臂:型號為hmc-50 g;產品注冊號:20112300288;廠家:北京萬東鼎立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雙極電凝:型號為ML-AD-115;產品注冊號:20132251896;廠家:武漢麥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1.4 方法
1.4.1 對照組施行單純椎間孔鏡手術:術前對患者的病情及影像學再次進行分析,確定要手術的部位與患者的癥狀一致,確保手術無誤;確定手術靶點與入路;俯臥位,常規消毒、鋪巾與局麻;在C型臂透視下,將導引穿刺針到達靶點,逐步下入工作導管,建立工作通道;放置椎間孔鏡,在鏡下觀察組織結構,避開神經、血管,辨析韌帶、纖維環、髓核、硬膜與神經根;邊沖洗邊觀察,確認無誤后,咬除黃韌帶,摘除突出的髓核和纖維環;用雙極電凝清理工作創面,充分止血,拔出工作導管,縫合切口,無菌紗布包扎創口。術后予以消腫、支持等常規診療。
1.4.2 觀察組在上述手術基礎上配合服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方劑組成:獨活12 g,桑寄生15 g,茯苓15 g,桂枝10 g,川芎15 g,當歸10 g,白芍15 g,熟地黃10 g,黨參15 g,甘草6 g,秦艽12 g,防風10 g,細辛6 g,杜仲20 g,牛膝15 g。麻木重者,加烏梢蛇、天麻各10 g,疼痛重者加威靈仙10 g,肢體發涼者加制川烏6 g。每日1劑,水煎400 ml,分2次早晚溫服。療程為半個月。
1.5 觀察指標評測分析組間LDH患者的McGill評分、QOL評分、ODI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McGill評分[3]:以McGill(簡化疼痛量表)參與LDH患者的疼痛評測工作,其評分(0~100分)相對較高,提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較重。QOL評分[4]:以QOL(生存質量測定量表)參與LDH患者的生存質量評測工作,其評分(0~100分)相對較高,提示患者的生存質量良好。ODI評分[5]:以ODL(腰椎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調查問卷)參與LDH患者的腰椎功能評測工作,其評分(0~50分)相對較高,提示患者的腰椎功能良好。并發癥包括神經癥狀(下肢麻木、腰腿痛)、椎旁血腫、椎間隙感染。

2.1 2組患者McGill評分比較觀察組LDH患者的McGill評分診治后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McGill評分比較 (例,
2.2 2組患者QOL評分與ODI評分比較診治后,觀察組LDH患者的QOL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其ODI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QOL評分與ODI評分比較 (例,
2.3 2組患者并發癥比較觀察組LDH患者神經癥狀、椎旁血腫等并發癥的總發生率(5.88%)較診治后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2組LDH患者的并發癥比較 (例,%)
2.4典型病例影像學資料術前片示腰L4-5椎間盤突出明顯,硬膜囊受壓,椎管狹窄。椎間孔鏡術后示L4-5椎間盤突出解除,椎管無狹窄。見圖1、圖2。

圖1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前檢查

圖2 術后復查
LDH是一種多發癥狀包括腰椎側凸、下肢放射痛、腰痛、腰部活動受限等的骨科疾病[6],發病群體多為長期久站、長期久坐人群或體力勞動者等,該病易影響民眾的正常生活[7]。發病人群多見于成年人,患者常有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酸沉、無力等癥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勞動。常用的治療方案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臨床以椎間孔鏡手術輔治LDH患者較多,但術后常有刺激神經根、血腫壓迫神經根、局部血腫等所致的并發癥情況發生,會降低手術質量。如本研究中表3所示,觀察組LDH患者神經癥狀、椎旁血腫等并發癥的發生率(5.88%)診治后,較對照組低(P<0.05),可說明單用椎間孔鏡手術的安全性不高。中醫認為LDH屬“腰痛”“痹證”范疇,病因與跌撲閃挫、體虛年衰、外邪侵入等有關[8],應以溫陽散寒、補益肝腎為原則。故此,柘城中醫院以獨活寄生湯加減療法對LDH患者進行輔治。本方是治療痹證日久,風寒濕邪留滯經絡,肝腎不足,氣血兩虛之證的名方[9]。方中獨活辛苦而溫,祛風除濕,宣痹止痛,尤擅祛下焦風寒濕邪;桑寄生祛風濕,補肝腎,同為君藥。防風、秦艽祛風勝濕,肉桂溫散寒邪、通利血脈,細辛祛風散寒止痛[10],共助獨活、桑寄生祛風濕、止痹痛,同為臣藥。牛膝、杜仲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黃養血活血;人參、茯苓、甘草補氣健脾,共協桑寄生以扶助正氣,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兼為使藥。全方以祛風濕為主,輔以補肝腎、益氣血,扶止治痹,標本兼顧,而養血活血藥的配伍,既顧及氣血不足的病機,又切合邪滯日久,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之特點,寓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義[11]。
本方現代臨床常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骨質增生癥以及小兒麻痹癥、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等屬風濕痹阻、肝腎不足、氣血兩虛者。方中甘草、人參與茯苓,具有健脾益肺、補中益氣的功效;肉桂、細辛、地黃、當歸、川芎與白芍,具有祛風止痛、補血活血、解表散寒的功效[12];防風、秦艽具有散寒除濕的功效;牛膝具有強健筋骨的功效;杜仲與桑寄生具有養血、補益肝腎的功效;獨活則具有燥濕止痛、祛風散寒的功效。該方可有效幫助患者減少致痛物質與炎癥介質,加快患者的血液循環,減輕患者的神經根局部血腫,聯合椎間孔鏡手術可提高LDH患者的整體療效。如本研究中表1、表2,觀察組LDH患者的QOL評分(69.79±7.38)分診治后,較對照組高(P<0.05);其McGill評分(31.38±4.28)分、ODI評分(12.47±2.27)分診治后,較對照組低(P<0.05)。對比可說明LDH患者應用獨活寄生湯加減療法配合椎間孔鏡手術的效用更佳,此與張立源等[13]的文章結論大致相同。
綜上所得,LDH患者以獨活寄生湯加減療法進行手術輔治,有利于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生存質量提升以及疼痛程度減低,推廣意義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