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旭
近年來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發病率迅速攀升,如何識別AD的早期癥狀成為了預防、減緩甚至逆轉癡呆的腦功能損害的關鍵。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有輕度記憶或其他認知障礙,但未達到癡呆標準,處于正常衰老與AD之間的過渡階段[1]。每年有10%~15%的MCI患者發展為AD[2],遺忘型輕度認識功能障礙(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以記憶損害為主,其他認知領域相對保持完整,較易發展為AD[3]。目前尚無相關藥物被確切證據證實可治療MCI[4]。本課題選用針刺治療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其以“醒腦開竅,滋補腎精,疏通經絡”為治療原則,可達到益精填髓、益智健腦之功,對于aMCI的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選取在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就診患者及周圍社區的課題志愿者中 40 例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的方法分為針刺組、非穴組,每組 20 例,并選取周圍社區課題志愿者正常對照組20例。3 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 診斷標準符合《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輕度認知障礙的診斷和治療》[5]:①以記憶障礙主訴為主,且有知情者證實;②除記憶障礙外其他認知功能相對完好或輕度受損;③日常生活不受影響(ADL<18);④尚未達到癡呆的診斷標準;⑤排除特定原因引起的認知功能減退(軀體疾病、抑郁癥、腦卒中危險因子、腦外傷、藥物和酒精中毒及精神藥物);⑥與年齡不相當的記憶缺陷,記憶測查分值低于與年齡和文化程度相匹配常模的1.5個標準差;⑦量表評估為臨床癡呆量表(CDR)評分為0.5分。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首次發病,患者記憶障礙的病史≥3個月;②年齡55~75歲,男女均可;③無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障礙等重要臟器功能嚴重性疾病;④無精神障礙;⑤患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受教育時間累計≥1年;⑥患者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失語或合并有嚴重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者;②近1個月內接受過針對認知功能的中、西醫藥物或針灸治療者;③患有腦外傷、顱內占位性病變等明確能夠造成認知功能損害的其他腦結構異常的病變,或先天精神發育遲緩者;④過去6個月內確定為酒精或藥物依賴者。
1.4 治療方法針刺組:選穴:風府、百會、神庭、本神、素髎、內關、后溪、陽陵泉、太溪。針刺療程: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為一個療程,共4個療程。定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2346-90頒布的《針灸經穴定位國際標準》的定位標準進行定位。針具:環球牌無菌一次性針灸針。規格是φ0.25×25 mm、φ0.25×40 mm,即粗細規格為25號,長短規格為1寸、1.5寸。操作:本神取雙側, 肢體穴位: 先取側臥位, 飛針法進針于風府穴, 針刺角度向下, 進針約20 mm均勻捻轉(平補平瀉, 頻率為90 次/分, 捻轉角度180°),2 min后取針。再予以平臥位,針刺其他各穴,素髎穴針入后不行針。針刺前,醫者先用洗手液將手洗刷干凈,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后,對針刺穴位皮膚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擦拭時從穴位部位的中心向外繞圈消毒。進針得氣后,留針25~30 min。非穴組:選穴:在針刺組選穴旁開的位置,選取非穴位。針具同針刺組。進針后,留針25~30 min。正常對照組:不予以任何治療。
1.5 觀察指標
1.5.1 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該量表包括以下7個方面:時間定向力,地點定向力,即刻記憶,注意力及計算力,延遲記憶,語言,視空間。共30項題目,每項回答正確得1分,回答錯誤或答不知道0分,量表總分范圍為0~30分。測驗成績與文化水平密切相關,正常界值劃分標準為:文盲>17分,小學>20分,初中及以上>24分。分數在27~30分:正常分數;<27分:認知功能障礙;21~26分:輕度;10~20分:中度;0~9分:重度[6,7]。
1.5.2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該量表包括了注意與集中、執行功能、記憶、語言、視結構技能、抽象思維、計算和定向力等8個認知領域的11個檢查項目。總分30分,≥26分正常,覆蓋重要的認知領域功能,對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的篩查更具敏感性[6,7]。
1.5.3 老年性癡呆評定量表-認知分量表(ADAS-Cog)認知分量表包括單詞回憶測驗、命名物體或手指、執行命令、結構性練習、意象性練習、單詞辨認、回憶測驗、口頭語言能力、定向力、注意力等12個項目,評分范圍為0(無錯誤或無損害)~75分(嚴重損害)。每個項目0~5級的評分反映了功能失調嚴重程度。
1.5.4 安全性觀察觀察受試者治療期間生命體征,有無暈針、滯針、皮下血腫等針刺不良反應。
1.6 統計學方法使用的統計軟件為SPSS 20.0。兩獨立樣本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Mann-Whitney U檢驗;獨立多樣本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one-way ANOVA)檢驗或Kruskal-WallisH檢驗;兩配對樣本間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或Wilcoxon符號秩檢驗。
2.1 3組受試者治療前評分比較針刺組、非穴組與正常對照組MMSE、MOCA、ADAS-Cog總分、單詞回憶平均分、單詞辨認平均分比較,P<0.05,表明aMCI患者與正常人在MMSE、MOCA、ADAS-Cog總分、單詞回憶平均分、單詞辨認平均分上存在差異;定向力、回憶測驗平均分比較,P>0.05,表明aMCI患者與正常人在定向力、回憶測驗平均分方面無差異。針刺組與非穴組各指標比較,P>0.05。表明治療前2組數據具有可比性。見表2。

表2 3組受試者治療前評分比較 (例,
2.2 針刺組與非穴組患者組內治療前后評分比較針刺組MMSE、MOCA、ADAS-Cog總分、單詞回憶平均分、單詞辨認平均分針刺前與針刺后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針刺治療可以改善aMCI患者記憶功能等認知功能。非穴組MMSE、MOCA、ADAS-Cog總分、單詞回憶平均分、單詞辨認平均分針刺前與針刺后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針刺非穴組對aMCI患者記憶功能等認知功能無改善作用。見表3、表4。

表3 針刺組患者評分組內比較 (例,

表4 非穴組患者評分組內比較 (例,
2.3 針刺組與非穴組患者治療后比較治療后2組間MMSE、MOCA、ADAS-Cog總分、單詞回憶平均分、單詞辨認平均分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調神益智針刺法較非穴針刺治療改善aMCI患者記憶功能等認知功能更有效。見表5。

表5 2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 (例,
遺忘型輕度認識功能障礙以記憶損害為主,向阿爾茨海默病的年轉化率遠遠高于同年齡匹配人群,MCI就是AD的一個高危因素或者是AD的極早期階段[8]。若能改善aMCI的狀態,將對延緩AD的發病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目前藥物治療無明確效果,臨床多通過頭針、耳針、溫針灸等針刺方法改善認知功能,多項研究[9-11]表明針灸可改善認知功能。
中醫對本病的認識可見于“健忘”“善忘”“呆病”等。明·李時珍曰:“腦為元神之府”;《靈樞·經脈》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人之精與志,皆藏于腎”。本病病位在腦,中醫病機以髓海空虛為主,主要表現為腎精不足、腦脈閉阻、腦髓失養。針對上述的中醫病機,本課題選用調神通絡針刺法,既往研究提示調神通絡針刺法可改善腦梗死患者的認知功能[12],以“醒腦開竅,滋補腎精,疏通經絡”為治療原則,在選穴上重用督脈、心經(心包經)、腎經穴位。取穴: 風府、百會、神庭、本神、素髎、內關、后溪、太溪等。督脈穴,可通督補髓健腦安神;心經(心包經)穴,可寧心、安神;腎經穴位,滋補腎精,調理臟腑,再加以辨證配穴,具有滋陰生髓之作用。髓海有余則腦健神安,諸穴合用達到益精填髓、益智健腦之功。
研究發現MMSE識別MCI的敏感性是18%,特異性是100%,MoCA識別MCI敏感性是90%,特異性是87%[13,14],MoCA對于評估aMCI較為敏感,MMSE較為有特異性[15]。本研究參照MMSE、MoCA、ADAS-Cog總分、單詞回憶平均分、單詞辨認平均分、定向力、回憶測驗等評估結果,顯示總體認知功能有所改善,對單詞回憶平均分、單詞辨認平均分改善明顯,表明調神通絡針刺法對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認知障礙具有改善作用;而非穴組治療前后評估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選擇非穴位治療不能改善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認知功能,從納入正常對照組和aMCI患者的評估結果比較,顯示2組受試者在定向力評估方面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可能aMCI患者的定向力未明顯受損,可進一步深入研究。調神通絡針刺法是安全和有效的,無不良作用,且患者易于接受,可提高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生活質量,并為癡呆二級預防提供新方法,便于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