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麗
腦梗死為老年人群常見腦血管疾病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高血壓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生率升高,腦梗死發病率隨之升高,為影響老年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1]。老年腦梗死患者以腦組織及腦神經受損為主,以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和相關肢體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體征,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學習造成影響。恢復患者神經功能和肢體功能為臨床中治療老年腦梗死的主要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治療主要目的[2,3]。康復鍛煉為腦梗死患者主要治療方法,同樣為臨床護理主要干預方法。中醫在腦梗死患者中應用對促進神經功能康復有重要價值,包括中醫藥、針灸、推拿等,本研究基于中醫辨證理論在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中醫護理,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山西白求恩醫院診治的80例老年腦梗死患者,用隨機分組表法將患者分為A組(早期中醫護理聯合現代康復護理,40例)和B組(現代康復護理,40例),2組年齡、男/女、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患者存在頭暈、頭痛、吞咽功能障礙、肢體功能障礙等臨床體征,結合顱腦CT或MRI檢查,明確診斷為腦梗死;②對患者一般情況進行評估后,均有中醫護理和現代康復護理干預指征;③同患者明確解釋相關護理措施和研究措施,均獲得患者同意。排除標準:①意識障礙、癡呆、精神疾病、語言和表達障礙等不能配合進行護理干預和研究患者;②合并嚴重心臟疾病,肝腎功能障礙患者;③合并顱腦其他嚴重疾病患者,如腦出血、顱腦腫瘤等。
1.3 方法A組患者實施早期中醫護理和現代康復護理干預。早期中醫護理干預:①中藥干預:遵照醫囑給予患者中藥湯劑治療,藥物組成:白芍、麥冬各15 g,天麻、牛膝、鉤藤各12 g,川芎、赤芍各10 g,甘草6 g。水煎,取300 ml藥汁分為早中晚服用,1劑/d。指導患者三餐后定時、定量服藥,向患者講解中藥湯劑具有活血化瘀、平肝瀉火、通絡化瘀等功效,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②針刺干預:取患者曲池、三陰交、人中、百會穴進行針刺治療,每天針刺1次。③推拿干預:取患者手三陽、足三陽經腧穴,采用彈撥、施捻、按壓等手法依次進行推拿治療,每天經絡推拿20 min,1次/d。④拔罐干預:取環跳、陽陵泉、丘墟、陽池、秩邊等穴位,采用拔罐治療,拔罐后停留10 min,1次/d。現代康復護理:根據患者肢體功能障礙情況,制定康復訓練計劃,包括指導患者對健側肢體進行主動訓練,協助患者患側肢體進行被動訓練,指導患者吞咽訓練,臥床平衡訓練,下床后進行站立訓練、行走訓練、肢體功能訓練等,每天指導患者完成1次全套訓練。
1.4 觀察指標①日常生活能力: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將進食、穿衣、洗澡、大小便、平地行走、上下樓梯等項目實施評分,總分100,總得分高證實日常生活質量越好[4];②運動功能:用Fugl-Meyer量表評定,包括對四肢功能、吞咽功能等項目實施評分,總分100分,總得分高證實運動功能越好[5];③生活質量:用簡明生活質量表(SF-36)評定,包括身體、心理、運動、情感4維度功能,總分80分,總得分高證實生活質量越高[6];④護理滿意度:護理1個月后,參照相關文獻[7],制定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量表,由患者對護理態度、護理技術、護理質量等內容進行評分,0~60分,根據得分評定為不滿意(0~40分)、基本滿意(41~50分)、非常滿意(51~60分)。

2.1 相關評分護理前,2組相關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1個月,相對護理前,2組日常生活、運動功能、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提高,但A組患者提高程度更高(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日常生活、運動功能、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例,
2.2 護理滿意度相對B組,A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97.50% VS 85.00%)。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腦梗死為顱腦相關腦微血管堵塞導致小面積腦組織缺血性疾病,近年,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腦梗死有較高臨床發病率[8]。腦梗死發病原因為顱腦血管阻塞,導致相應腦組織缺血、壞死,相應腦組織對應腦神經同樣能造成影響,神經支配肢體功能同時造成影響,對患者正常生活、健康造成嚴重影響[9,10]。腦梗死患者在病情穩定后恢復肢體功能、吞咽功能,對協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價值。
臨床護理干預在腦梗死患者中實施,指導患者進行現代康復訓練,對協助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有重要價值。中醫學在腦梗死患者中辨證治療具有較長歷史,其治療方式較多,如藥物、針灸、推拿等均屬于中醫特色治療方法。本研究在老年腦梗死患者中采取中醫護理和現代康復護理聯合干預,顯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運動能力和生活質量(P<0.05)。腦梗死患者治療重點在于提高患者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最終協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中醫護理基于中醫辨證治療理論,在腦梗死患者中給予藥物、針灸、推拿和拔罐干預,通過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等方式,以改善患者血管阻塞程度,提高神經功能恢復程度,進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協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學者在腦梗死后遺癥患者中實施中醫康復護理干預,顯著改善患者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11,12]。本研究結果另得出,中醫護理和現代康復護理在老年腦梗死患者中實施,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P<0.05)。
綜上所述,早期中醫護理干預配合現代康復護理措施在腦梗死老年患者中實施,具有顯著康復護理效果,提高了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