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永進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于初中語文的教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古詩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古詩詞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的優秀文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古詩詞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時,需要考慮到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加大對我國傳統文化宣揚的力度,總結與改進古詩詞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為學生自身的綜合發展打下堅定的基礎。因此,本文對如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古詩詞教學效果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提出了一些個人意見,希望能擁有一些參考價值。
一、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意義
在初中教學階段對學生開展古詩詞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重大意義,具體包括學生可以在古詩詞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身品質,能夠流傳下來的古詩詞無一不是我國文化品質的結晶,學生通過古詩詞的學習能夠領略到作者的思想,有利于自身良好品質的形成;古詩詞中有許多描寫我國壯麗河山的篇章,學生通過對這些古詩詞進行學習,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國家的自豪感。
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
(一)學生對學習古詩詞缺乏興趣
對某些事物感興趣,是一個人學習這些事物的最強動力之一。對某些事物有了興趣,人就會自發地被這些事物所吸引,產生想要更多地了解與學習這種事物的感覺。古詩詞教學也是如此,如果學生對古詩詞感興趣,那么不用教師催促監督他們便會自主地去學習古詩詞,相反如果他們缺乏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那么便會抵觸學習古詩詞,如果教師過于催促甚至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對古詩詞產生厭學心理。
(二)古詩詞教學質量不足
語言是一門優雅的藝術,而我國的古詩詞更是這門藝術中最為瑰麗的存在。現階段我國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明顯缺乏有質量的教學方式,不能起到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使得學生無法通過課堂了解到古詩詞真正的魅力所在。這樣就導致學生只是單純地在配合教師完成課本規定的教學任務,并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課堂教學設計不合理
在現階段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許多語文教師還依舊保留著傳統古詩詞教學的方式。單純地注重讓學生用死記硬背和默寫的方式來掌握古詩詞,而不注重引領學生去體會古詩詞所描繪的意境,忽視了對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
三、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一)激發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
在我國初中語文傳統的教學觀念里更加注重學生分數,注重學生能否考上好的高中,因此在古詩詞的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更注重讓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死記硬背,而不關心學生是否真的理解了古詩詞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意境。這就導致不少學生對學習古詩詞感到乏味與無聊,反而不能更好地掌握古詩詞。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的方法,讓學生在興趣的激勵下能夠產生學習古詩詞的欲望,真正了解古詩詞的魅力所在。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所要教學的古詩詞相關的視頻,可以包括對古詩詞背景的解說,也可以是對作者生平介紹的補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所表達的含義。
例如,在對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漁家傲·秋思》這首詞進行賞析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對學習這首詞的興趣,教師應該在具體帶領學生賞析這首詞前,為學生播放一小段關于作者范仲淹的視頻,讓學生對范仲淹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隨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首詞是作者軍旅生涯時所作的詞。通過讓學生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創作背景后,讓學生猜測一下這首詞所寫的內容,再讓學生根據詞名思考一下作者要表達什么思想。隨后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逐字逐句地去分析這首詞,帶領學生領略范仲淹在詞中描繪的意境,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這首詞體會作者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
(二)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
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考慮采取一些新穎合理的教學方式,開展別開生面的古詩詞教學。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渲染或點播的方式讓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進行領會,讓學生在閱讀朗誦古詩詞的過程中能夠積累到更多的古詩詞知識,通過渲染與點撥讓學生在古詩詞中不斷暢游,領略古詩詞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要求來精心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憑借自身深厚的語文素養,根據古詩詞中的一些核心詩句或詞語,為學生創造出一個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去仔細感悟作者要表達的意境,讓學生大膽發揮自身想象力,將自己代入到作者的視角里,從作者的角度去體會作者創作時的心境。
例如,在對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中《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篇千古名詞的賞析中,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體會這首詞的情境,因此為了加深學生對這首詞情境的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沙場萬馬奔騰,金鐵碰撞的音頻,讓學生感受古代沙場緊張肅殺的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悟詞中的情境。然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去具體地賞析這首詞,讓學生在感悟積累的詩詞過程中領會作者所訴說的理念,通過與作者共情的方式體會到作者的心境。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詩詞中要表達的情感,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增強自身的語文素養。
(三)明確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方案
在現階段我國面向全國多地推行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更應該了解該背景下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全新要求,并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與提升。要達到這點,首先教師應該轉變自身觀念,要明確自身教學目標的改變,不僅要讓學生能夠考上好的高中,更要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提升素養,培養良好的品質,所以教師在明確了新的教學目標后,需要根據教學目標來科學合理地設計古詩詞的教學方案,在遵循語文教學基礎規律的前提下,采取學生更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設計教學方案,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體會古詩詞的魅力所在,讓學生對古詩詞擁有更高的鑒賞能力以及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古詩詞表達內涵的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從根本上改善古詩詞教學現狀。
例如,在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中《定風波》這首詞的鑒賞學習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這首詞的意境,教師可以在遵循語文教學基礎規律的前提下,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案來對這首詞進行教學,比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詞的情境進行討論,然后讓學生進行情境演繹,幫助自己更好地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與心境。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泛推行,對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更加注重在古詩詞教學中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的闡述,對新課改下提高學生初中語文素養提出了幾點策略,期望對廣大初中語文教師起到一些參考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治華.關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古詩詞教學的相關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2020(3):189.
[2]李德芹.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古詩文教學資源的開發——以初高中貫通策略研究為例[J].現代教學,2020,463(1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