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
摘 要:英語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可以激發學生思維聯想,促進學生對詞匯、語法的理解和認知。文章從學生的思維水平、認知經驗、興趣個性層面入手,以趣味英語故事為紐帶,探討了英語故事與多媒體技術的融合教學路徑,力求通過故事的搜集、選擇、呈現、分析與評價,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讓學生在鮮明、生動的人物情節的感知體驗中,發揮想象,增強語言技能,加深對英語詞匯的記憶和理解。
關鍵詞:小學英語;感官互動;故事教學;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圖形、視頻、文字、數據、聲音的綜合處理,讓學生實現多種感官與周圍環境的實時信息交互,相對于傳統教學方法,多媒體信息的動態性、多樣性、集成性、豐富性、共享性特點,極大拓展了英語教學空間,豐富了課堂教學資源。教師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可整合利用多媒體影音資料、幻燈片、三維動畫等信息資源,為學生打造一個交互式、沉浸式、體驗式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富有魅力的生動情節中,增進對英語單詞、語義、語法的理解。
一、解釋故事背景,拓展思維想象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靈活處理教材與故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在有意義的故事情節探究中,拓展思維想象,理解語義、語法。由于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方式為主,枯燥、單一的故事講解、操練,不利于學生對語法、句型的正確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的介入,輔以生動的視頻、情節、圖畫資源,引導學生在精彩、熱烈的故事意境中,協同視覺、觸覺、聽覺,對故事情節進行推理、猜測,輕松概括理解英語單詞語義。
例如,教學 Unit5 Seasons 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四季里的弗洛格》,通過語言、音樂、圖畫的多方位視聽輸入,激發學生的思維聯想。教師:“What season it is?Can you guess?”“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學生:“I can see some birds.”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故事感知中,減少對英語單詞的學習障礙。本課學習重點是有關四季的話題,要求學生能聽懂故事,會運用“season,warm,summer,hot,autumn,cool,winter”等單詞表達四季特征和人們相應的活動。《四季里的弗洛格》設計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天,大家在花園里幫忙;夏天,大家聚在河邊玩耍;秋天,大家一起摘蘋果;冬天,大家打起了雪仗。教師:“What else can we do in spring?”激發學生聯想、猜測。教師:“We can do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in spring.”指導學生結合It is...,I...句型,對知識內容展開想象、概括,掌握豐富的英語知識技能。
二、演播互動體驗,調動多元感官
多媒體增進了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體驗,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可通過持續性的畫面輸出演播,將晦澀抽象的英語詞匯,轉化為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和探究性的故事場景,讓學生可以在故事脈絡的渲染下,帶著濃厚的興趣反復操練語言,建立新的認知結構。
例如,教學 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時,教師可利用 Farm 故事引出動物身體部位,農場里有金燦燦的小雞,有勤勞的小蜜蜂,還有哪些小動物?教師圍繞“Describe your animal friends”故事主線,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來。教師引導學生用have與has描述動物外貌特征,教師:“I have an animal friend at home.What is it?Lets guess!”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和需求,靈活運用多媒體聚焦、遮屏等功能進行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感悟。教師:“What colour is the dog?”“Do you have an animal friend?”“What do they have/What does it have?What can they do/What does it do?”“What colour is it/are they?”學生:“They have big eyes and big bodies.”“They can swim.”讓學生在豐富新穎、直觀形象的故事材料輔助下,充分發揮思維潛力,運用“They are/It is...”“They have/It has...”“They can/It can...”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三、設計任務主題,創設開放空間
英語故事涵蓋了廣泛、精彩的主題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將英語知識重點與故事主題進行整合,為學生設計具有探究性的主題任務,組織學生在自由、自主的學習空間中,復述、解釋故事情節,開展說、寫、做、畫等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在有趣的故事情節輔助下,擴展學習思維,從多角度深層理解英語單詞含義。
例如,教學 Unit 4 My family 時,教師可利用 My Family 繪本故事拓展教學內容,教學“第三人稱+likes”的用法,故事里Danney的爸爸是工程師,教師可通過視頻、圖片復述故事背景,要求學生朗讀他們最喜歡的故事情節,結合已掌握的知識經驗,運用“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This is...和He's/She's...”討論關于故事的一些感想。學生:“This is my dad.He's a driver.”組織學生脫離書本語境,在故事情節的渲染中,交流家庭成員之間的信息,擴大詞匯運用,使學生在故事信息交流中鞏固詞句。在語言使用上,教師要考慮故事素材的進階性和適齡性,培養學生的語感,教師要將學生的思維認知與故事內容聯系在一起,組織學生開動腦筋改寫故事,復述故事,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故事活動中,加深對詞匯、句型的學習理解。
四、多向情感互動,鍛煉語言應用
教師在英語故事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放大英語故事的藝術性、感染性,引導學生在精彩互動體驗中,調動眼睛、嘴巴、頭腦、耳朵,運用不同的語音、語調、神態,展現故事情節脈絡,由于小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量較少,教師要在恰當的時機合理介入,鼓勵他們在競賽、表演等綜合實踐活動中,掌握豐富的英語知識技能。
例如,教學 Unit 3 A healthy diet 時,教師可結合Biddledee Bear's Dinner 英語故事,設計綜合實踐活動,“為小熊比德爾迪伊準備健康的晚餐”“He loves to eat fresh fish.But, fiddledee dum, he can't catch one”。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小熊比德爾迪伊釣魚的動畫場景,并展示“One apple”“Two carrots”“Three red tomatoes”“Five zucchini”“Seven berries”“Eight bananas”等各種各樣的食物材料,要求學生以“小廚師”的角色身份,根據視頻材料區分“Cereal”“Meat”“Vegetables” “Fruit”“Dairy Products”“Sweet Food”,完成單詞分類。
教師在英語故事教學中,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學生在愉悅的探究、合作、互動、交流中,能基于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和想象,將故事情節創造性地展現出來。
總之,教師在英語故事教學中,可依托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創建精彩、生動、直觀的新型課堂環境,引導學生在生動、鮮明的素材資源的輔助下,自主完成對英語知識的內化。相較于單一的故事講解,多媒體技術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談,教師可依據教學進度融合視頻、圖畫、文本、演、講等各種肢體的、非語言的學習素材,緊密關聯學生視覺、聲覺、感覺,多方位、多角度向學生展示知識內容,促使學生在精彩的故事互動體驗中,積累豐富的詞匯、語法,加深對英語單詞的理解。
參考文獻
[1]付建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6):177-178.
[2]包亞靈.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探析[J].校園英語,2020(04):100.
[3]文杰.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J].東西南北:教育,2020(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