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蕾
摘 要:小學課程是學生學習階段的基礎,而學習興趣是其能力提升的關鍵。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更能提升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鑒于此,文章對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深入探究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中的意義,并提出相關策略,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策略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的求知階段,其思維活躍且學習能力較強,更適合培養數學興趣,建立基礎數學知識體系。小學數學素養的培養,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建立完善的數學體系,對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小學教師要嚴格對待學生數學教育,創建新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事業蓬勃發展。
一、影響小學生不喜歡數學的因素
(一)數學知識枯燥乏味
小學生和其他階段學生相比較,對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太過薄弱,小學生對于數學中過于抽象的概念、圖形、符號和公式等無法深入理解,因此會有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厭惡、抵觸心理,更有甚者會放棄數學的學習。
(二)教師授課方式的單一性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往往只按教材中固定的知識進行授課,不會拓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太過單一,無法發揮小學生的學習技能和探索能力,因而學生對數學提不起興趣。
二、學習興趣對數學教學的意義
(一)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中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生對其參與度的高低,直接體現了學習效果的好壞。因而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注重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熱情。要想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要讓其對數學知識表示認同,只有小學生自身意識到數學學科的重要性以及學習數學的意義,才能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依照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學,由于知識量太大,學生無法對其進行消化和理解,從而放棄對數學的學習。而興趣教學模式則是利用學生自身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三)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
學生思維邏輯的塑造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由于小學數學是較為籠統的學科,小學生思維水平能力的高低對其學習數學知識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通過合理的引導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三、提高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良好教學環境的營造,既能改善教學方式,也能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創建新的教學模式,營造杰出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養成新的思維方式,使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建議和看法,提出新的觀點,營造生動活潑的數學課堂。良好教學環境的營造,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探索學習的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對問題進行思考判斷,提高學生對數學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2],教學領域逐漸引進許多科學設備,這些高科技出現在課堂中,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豐富了學校教學形式。高科技在數學教學課堂的應用中,起到激發學生興趣和培養學生思維的重要作用。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拋卻傳統教學觀念,在課堂上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其優勢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并不愿受到拘束和限制,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保持師生統一的節奏,讓學生對教師充滿好感,并全身心地相信教師,這樣才能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程。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才能認認真真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首先,教師要充分掌握各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需求,在開展數學教學時,選擇學生較為感興趣的教學形式。其次,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提高雙方交流頻率,使用換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對方的立場審視自己,通過互相交流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減少彼此間矛盾的發生,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
(三)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
心理學表明,單一的教學形式容易抑制大腦的興奮中樞,導致學習效率逐漸降低。小學生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并不喜歡重復的事物,若教師的教學形式過于單調,學生會對教學內容產生厭倦。所以教師要通過掌握學生的心理,轉變教學模式,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創建相對應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要合理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創新數學學習渠道,引進更多教學資源;多媒體是利用聲像相結合的科技手段,以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其注意力,使其感官受到強烈的刺激,更有助于學習興趣的提升。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在語言接受和信息處理的能力上就有些區別,因此需要教師通過課堂教學中反饋的狀況,對知識內容進行適當的重復,使班級內大部分學生能夠完全掌握所教授的語言信息,未掌握的學生可以在課后進行輔導。教師要想學生牢牢掌握教學知識,就要采用合理科學的教學形式,努力做到語言知識當堂鞏固并消化。
小學生受年齡因素影響,游戲永遠對其充滿誘惑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游戲是大部分孩子最初的學習方式,將其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觀察物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書、本子、課桌等,并用繪畫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數學熱情,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還能讓其沉浸在學習內容里,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成效。
(四)提高教師自身素養
教師素養是其依據職業和專業的需求,在先天性的基礎上,通過后期學習培養而成,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良好的品質,教師的素養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所以教師要注意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身為教師,需要具備敏銳的感知能力,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具備合理判斷的能力,具有根據情況能迅速做出對策的能力,擁有優化教育行為、化解學生之間摩擦的能力;能夠促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和他人交流溝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利用閑暇時間積極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學校也應為其提供培訓和深造學習的機會,使其不斷積累豐富知識,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這樣在教學中,教師的行為舉止就能對學生產生深刻影響,并對學生產生吸引,使學生在學習中和教師產生共鳴。
總之,只有讓小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他才能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中掌握更多數學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學習,善于總結,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學生多溝通交流,在數學教學中,要結合學生需求,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使其愛上數學,并主動進行學習,以此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滿生.有效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17):103-104.
[2]劉雯.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7(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