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苗苗
【摘 要】目的:分析給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微信群護理干預為其帶來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間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將其按照不同護理方法進行均分,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采取微信群護理干預,對比兩種不同護理方法為患者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結果: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在生活質量評分方面進行分析,開展護理工作前,無差別(P>0.05);護理工作后實驗組比參照組高(P<0.05)。 結論:給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微信群護理,可以優化患者生活品質,緩解患者不良心理,確保其對護理工作更加滿意。
【關鍵詞】微信群護理干預;慢性乙型肝炎;心理狀態;生活質量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國一種比較普遍的疾病,患者在患上這種疾病后往往會產生恐懼等負性心理,為其自身的生活品質以及疾病的治療效果等方面帶來不利影響[1]。對患有慢性乙型肝炎這種疾病的病人開展有效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對此,此次主要研究給予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微信群護理為其帶來的各項影響,詳細報道為。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間收治的60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患者,將其按照不同護理方法進行均分,每組30例。參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4歲~60歲,平均年齡(35.44±7.51)歲;實驗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24歲~62歲,平均年齡(36.24±6.21)歲。通過分析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發現,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參照組以及實驗組同時采取保肝以及抗乙肝病毒治療。
1.2.1 給予參照組常規護理,由護理工作者為患者開展口頭宣教,且和患者加強溝通,對其進行心理干預,防止患者存在的恐懼等不良情緒為疾病治療以及護理帶來不利影響。
1.2.2 給予實驗組微信群護理干預。在對患者開展護理的過程中,護理工作者可以建立一個微信群,將乙型肝炎患者拉入到微信群中,每日定時在群中為患者發送一些有關乙肝健康知識,運用視頻、圖片等多樣化形式,確保各個年齡段、各個文化水平的患者都可以對要了解的乙肝健康知識產生學習興趣。若是患者存在疑惑或者遇到一些問題需要咨詢時,可以隨時在微信群內和其他病友進行交流或者和護理工作者進行交流;在針對患者開展心理護理的過程中,護理工作者可以通過微信對其開展針對性心理護理,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緒,立即對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緩解乃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一旦患者身體出現任何異常情況,那么護理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群對其進行指導,使其學會自我調節或者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開展分析,對比護理前后參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實際生活質量評分。分析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分別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護理前,評分無差別(P>0.05);采取護理措施后,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2。

慢性乙型肝炎這種疾病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持續感染超過六個月,肝臟出現不同程度炎性壞死或者纖維化的慢性疾病。這種疾病具有并發癥較多、病程較長等一系列特點,患者往往由于他人的誤解以及歧視會產生一些負性情緒,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根據相關調查顯示[3],乙肝患者往往存在焦慮、悲觀等一些心理,該心理狀況會使患者免疫功能出現紊亂的情況,為患者生活品質以及疾病的康復帶來危害。根據有關臨床研究證明,對乙型肝炎患者開展心理護理,能夠有效阻止病情向失代償期進行發展,優化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即使患者處于失代償期,開展有效的心理護理,也可以有效降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
總而言之,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開展微信群護理干預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優化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優化患者生活質量,值得積極在臨床上運用。
參考文獻
[1] 秦曉鳳,張海云,謝海霞.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素質、遵醫行為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9,26(9):123-125.
[2] 牛煥煥.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院外應用觀察[J].黑龍江醫藥,2020,33(1):231-233.
[3] 王貴菊,魯榮華.基于佩普洛人際關系理論的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5):2743-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