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新泉
【摘要】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優秀這個詞并沒有具體的定義。但作為班主任的評判標準來說,如果一個班主任能做到即使他不在班級里巡視,學生依然能夠做好各項班級工作,這樣的教師就可以稱為是優秀的班主任。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的前提標準。在一個學習氛圍好的班級學習是每個學生、家長最渴望的。班集體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學習、生活、衛生、紀律的相關問題。因此,一個合格的班主任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班主任可以把一個班級培養成一個積極、團結的學習集體,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個教師對教育行業的熱愛。做一件事不難,但要做好一件事就顯得格外困難。而如何做一位優秀的班主任依然困擾著很多教師。
【關鍵詞】教育;班集體;優秀班主任
教育是培養人才的主要手段,學生自從進入學校之后,大多數時間都跟教師在一塊相處。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主要負責人,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最多。所以,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影響著每一位學生。學生從教師身上學到的從來都不只是專業的知識,它還會涉及為人處事、行為舉止等。因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時,要認識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及時了解學生心理變化,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生活情況,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下進行高效率的學習。班主任的存在一直都會從上學開始到大學畢業,他們是陪伴學生最長時間的教師。當然,每個階段的班主任的工作重點也有所不同,小學班主任更偏向的是生活。由于年齡的原因,小學生在生活自理方面有所困難,這就需要班主任實時親力親為。而中學班主任更強調的是升學率,他們極力強調中學是學習的最好階段,一定要在這個階段付出百倍的努力來追尋自己的夢想,這個時候,班主任的工作側重于教育教學。大學之后,學生的能力已經形成,學習壓力也不像中學那么大,學生有自由學習的空間,這個時候的班主任應給學生足夠的自由,讓學生自己去培養興趣與能力來提升自己,適應社會。在本文中,筆者就如何做好一位優秀的班主任為話題展開研究和討論。
一、如何做優秀的班主任
(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話語的多次強調,不如身體力行的作為,班主任作為陪伴學生時間最長的教師,從言談舉止、為人處事、專業素養各個方面都在影響著學生。如果教師沒有足夠的能力與令人尊敬的德行,那么,學生就不可能對你真正的尊敬,家長也不會配合你的教學工作。因此,“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班主任能夠做到過硬的專業知識能力與經歷豐富的社會閱歷與良好的品德。這樣,學生和家長才能夠認可和配合,班級工作開展起來也就得心應手。當然,教師在要求學生做到某項規定時,自己要身體力行,給學生做榜樣。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首先自己得做到不遲到不早退。長時間培養學生也會被影響,從而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二)關愛學生,以德服人
班主任不同于其他授課教師,他在課程之余還要關心學生的生活。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關注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每個階段的學生心理與身體狀況都不同,學生對于自己身體發育與心理狀態變化都很陌生,而家長和父母不在身邊,最親近的只有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工作時要及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體與心理變化,及時進行疏導,幫助學生更健康地成長,對有些學生家庭或周圍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的學生,要給予其父母般的關愛,讓他們體會到家的溫暖,重新振作,為美好的未來奮斗。關愛給予了每一位學生太陽般的溫暖,同時也激勵著學生們若干年后去關愛他的學生。代代相傳,永垂不朽。
(三)一視同仁,公平對待
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最重要的,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學生以后為人處世的態度。因此,班主任要以身作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不因為學生的家境出身等而區別對待,保證每一位學生受到的教育與參與活動的機會都平等。就目前形勢而看,班主任會對成績好的學生進行優待,而對于后進生則置若罔聞。這樣的行為會導致班級里兩極分化,優等生跟后進生形成隔閡。并且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是脆弱的,如果受到班主任的區別對待,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進而造成對學習沒有興趣,甚至會出現輟學的情況。這樣的情況是非常不利于班級發展的。比如,教師在教學時提問的一般都是成績好的學生,而后進生往往被分到后排座位,聽不到教師在講什么,課堂變成了教師與優等生的對話。這對后進生是非常不友好的。長此以往,后進生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由于厭煩教師而厭煩整個科目,走上了輟學的道路。班主任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關注,接受教育的機會都平等。這是每一位班主任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四)良好的心態與自我控制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可能會遇到學生家長的質疑。這個時候,教師不能提前否定自己,打破自己的心理防線,要及時與學生、家長交流,并了解他們心里擔憂的東西,然后進行自我提升、自我改善,爭取做到滿足學生與家長的需求。由于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在每個時期,班主任都會遇到困難。比如,初中階段學生控制能力不強,在課堂上亂吵亂叫,教師根本無法制止。對此,班主任不能夠對學生進行嚴厲苛責,首先要了解情況,查找上課吵鬧的原因,然后分析解決的方案,最后與家長共同協商。這個過程有可能會由于學生與家長的不配合,造成班主任心理防線的崩塌。這時候,班主任就需要良好的心態。有些班主任對班級的搗亂學生進行制止時,由于學生不聽,經兩次、三次管理,學生還是我行我素,班主任心里就特別生氣,但又無可奈何。這時候,班主任就需要很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來控制住自己,告訴自己不能夠跟學生們生氣,他們年齡還小,好動。這種自我安慰能力是每個班主任都需要的。
二、結束語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主要負責人,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最多。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會影響著每一位學生。學生從教師身上學到的從來都不只是專業的知識,它還會涉及為人處事、行為舉止等。因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時,要認識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及時了解學生心理變化,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生活情況,保證學生在健康成長的前提下進行高效率的學習。可見,一個合格的班主任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班主任可以把一個班級培養成一個積極、團結的學習集體,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姜玉粉,馮妍.三全育人背景下如何成為高校優秀班主任[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7):188-190.
[2]涂俊禮.管理員、育人者、教育家:優秀班主任成長三臺階——從陶行知四顆糖故事談起[J].河南教育:職成教(下),2020(12):9-11.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