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煥容
【摘要】由于小學生的知識積累與生活經驗有限,再加上不善于發現身邊的人或事,所以不少學生覺得作文難寫,提起筆來不知如何寫。如何更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呢?筆者在作文教學中,嘗試引入視頻這個“源頭活水”進課堂,用視頻幫助學生進行直觀地感知,在作文的寫作思路、安排詳略、細節描寫等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引導。
【關鍵詞】作文教學;視頻;寫作之法
視頻是一個活動的語言環境,能把文字、動畫、聲音和影像有機結合起來。它不但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寫作場景,而且還能讓學生充分利用視覺、聽覺的感知,吸取很多精彩的真實語言材料。視頻作文是指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寫作時,先將素材的片段和或過程拍攝下來,讓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進行觀看捕捉分析。為此,筆者想盡辦法,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嘗試了以下三種視頻教學策略,成效明顯。
一、捕捉鏡頭,學思路
學生的作文選好材后,整篇的構思很重要。小學生的全局意識比較薄弱,思維往往是筆隨心動,想到哪寫到哪,沒有清晰的思路。這時我們可以利用視頻拍攝的鏡頭切換方法,捕捉不同的角度,不同層面的鏡頭指導學生文章的寫作思路。例如,五年級第一單元習作中讓學生觀察一種自然現象寫一篇文章。筆者首先指導學生審題,這是一篇以描寫為重點的作文。然后,引導學生賞析了兩篇相關的范文。但學生始終不知從何寫起,也不知如何組織思路。為此,筆者特意拍了一組視頻。視頻中有近鏡頭,遠鏡頭,特寫鏡頭場景,引導學生具體學習描寫方法。例如,寫春雨:
遠鏡頭: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整個校園都籠罩在細雨中……
近鏡頭:1.春雨落在操場上……2.春雨落在教學樓頂上……3.春雨落在花壇里……
特寫鏡頭:春雨中綻放的一朵玫瑰花……
通過這些鏡頭里的畫面,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素材進行合理的安排和整合。視頻中的遠鏡頭就如作文中的總體概括;近鏡頭就如作文中的分層敘述,而且有一定的寫作順序;特寫鏡頭,就如作文中的具體描寫。至此,學生還用愁無從下筆嗎?
何更生教授說:“設計寫作教學目標應該把重點放在寫作技能和寫作策略之上。”我們通過視頻教會學生的寫作技能和寫作策略,提高寫作能力。
二、剪輯視頻,學詳略
結構是文章的骨骼。一篇文章有了寫作思路,安排了寫作結構還要合理安排內容。
比如,在一次六年級調研測試中,語文作文要求寫一次旅游。筆者作為評卷員,評改時遇到不少文章整篇都是流水賬式的記錄自己這次旅游的前前后后過程。其中不乏是寫學校組織的旅游,前面費盡筆墨敘述教師怎樣宣布激動人心的消息,回家如何采購零食,晚上如何興奮得睡不著覺,第二天如何早早到學校,在教室里嘰嘰喳喳,在大巴上如何高歌一曲說說笑笑,寫到這里已經占去了整篇文章的大部分篇幅,中間寥寥幾筆寫了和好朋友玩了哪些項目,最后結尾寫我們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學校。這樣的文章根本就沒有掌握好寫作的方法,不懂得哪些該重點詳細寫,哪些該略寫。
這個學期我校組織去百萬葵園秋游。筆者借這個機會,拍攝了部分學生去游玩過程的視頻,有目的性地剪輯一番,在堂上播放給學生看。播放視頻時,筆者故意用上了快進和重播這兩個功能,引導學生哪些該略寫哪些該詳細地寫。快進的是出發時的交代,讓學生學會一筆帶過式地交代,如:今天,我們坐車去百萬葵園游玩。在車上,我們可開心了,有說有笑。就這樣不知不覺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一下了車,我們都興奮得想沖進去,一進門……
例如,播放到大家觀賞葵花時,筆者故意用上重播的功能,讓學生看清楚,看仔細,回想當時的情景,于是就有了以下這一段的描寫:
我遠遠望見一片葵花,一股葵花清香撲面而來。我們立刻奔向葵花田里,一株株的葵花長的比我還高呢,葵花們都向著太陽微微彎曲著身體,難怪叫向日葵了。我徜徉在這片花的海洋里,捧起一朵花,瞧一瞧,這一個個花盤幾乎有我臉這么大。整個花盤都是金黃色的,有些花瓣之間已經排著密密麻麻的小瓜子。再看看那筆直的莖,長滿了細細的毛刺,寬大而厚實的綠葉子,像一把綠色的芭蕉扇。一陣風吹來,陣陣的花香引來了不少的蜜蜂來采蜜,真熱鬧!
又如,播放到大家在游樂場玩時,筆者又放放停停,學生的作文描寫到:淘氣堡里有滑梯、秋千……大家一會玩玩這個,一會玩玩那個,有趣極了!令我最深刻的是“七彩滑梯”。那是一個巨型滑梯,有一層樓那么高呢!大家滑的姿勢非常有趣,千姿百態,有的邊下滑邊擺姿勢,有的一個個排隊滑像一支軍隊一樣,有的背過身趴在上面像只小狗似的……在這里我們玩得可開心了!
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習作有一定的方法,比如怎樣剪裁,怎樣謀篇,怎樣布局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去教。
三、定格視頻,學細節
一篇文章的框架搭建好后,就是該如何寫好精彩細節之處,才能使文章寫的生動具體。視頻的暫停畫面這個功能就能幫助學生仔細觀察。教師這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視頻中一個畫面中的細節之處,進行仔細觀察,并展開想象。英國詩人雪萊曾說過:“想象是創造力。”如,寫人敘事的文章,可以觀察畫面中的人物的動作神態,猜測心理活動;寫景狀物的文章可以觀察事物形狀、大小、顏色等,想象動靜態。
筆者在執教五年級習作《精彩的校運會》時,第一次寫的時候,學生只是簡單地最寫了有哪些比賽項目,寫得籠統簡單,根本就沒有描寫。于是筆者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跳遠的視頻,采用定格暫停播放的方式,讓他們看清楚跳遠這個運動項目的一連串動作,用動詞來描述一番。畫面一:跳遠助跑;畫面二:起跳線上躍起;畫面三:雙腳落在沙池上。用了三個鏡頭定格把跳遠這個連動作進行分解,把每個畫面的動作描寫出來,連起來就能夠把跳遠這整個項目細致地描寫出來了:
他已經站在起跑線上了,只見他弓著腰,雙手做好助跑姿勢,眼睛盯著沙池。“預備開始!”老師一揮令旗,他立刻邁開大步,向前奔去,速度越來越快。當他跑到踏跳線上的時候,右腳猛地用力一蹬,身體像燕子一樣凌空躍起,兩腿向前一伸,落在了沙池上。觀眾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如此,動態視頻和定格慢放的畫面就是教師直觀有效的習作指導參照物,也是學生樂寫的寫作資源。
視頻資源取之于學生生活,又運用于學生的寫作生活。視頻里有聲有色,情景畫面比單純的文字描述更為直觀,因為它不僅可以把寫作手法變成可感知的具體的情景直接展現在學生面前,還能為學生寫景狀物、寫人敘事創設出最佳的寫作情境,拓展和豐富寫作教學的空間和資源。總之,用好視頻資源,在習作課堂上教師教得有效,學生寫得輕松。
參考文獻:
[1]何更生.語文教學論[M].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13.
責任編輯? 陳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