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平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也逐漸的轉變了高中語文教學的目標和方向。因此,為了充分的適應當前的改革需要,就要對于語文的閱讀教學,做到進一步的調整和優化,解決現存的教學問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之后又提出了閱讀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前言:在新高考的改革制度之下,提高了語文閱讀的重要性。通過語文閱讀,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就必須要重視起閱讀教學,不斷地進行教學的完善和優化,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1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1.1 閱讀模式僵化
在新高考的背景之下,更加重視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閱讀的教學中,也更加強調探究性的以及創造性的閱讀,讓學生能夠以多樣化的方式,開展閱讀活動。但是現階段,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很多高中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只關注于對閱讀技巧以及方法上的學習。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往往也將學生分數的提升作為教學目標,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機械的閱讀訓練上,沒有正確的把握閱讀教學的本質內涵。因此,也無法符合當前的課程標準和要求。在這種分數至上的教學觀念之下,就會使得所開展的閱讀教學模式過于僵化,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實現。
1.2 對于閱讀的重視程度不足
在高中階段,語文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了主要的地位。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依然具有落后的錯誤觀念,認為相比較數理化學科而言,語文并不具有較高的重要性。即便是重視起語文學科的學習,也只關注知識點的背誦和作文的寫作,沒有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很多教師和學生認為對于閱讀這一板塊的內容,只需要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就能夠獲得理想的分數。但是,要想切實的提升語文的閱讀能力,不僅要學會閱讀技巧,同時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活動來增加閱讀量,才能實現文學素養的提升。
2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
2.1 加強學法指導和教學模式調整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就是要想提高高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根據新高考的要求,進行教學理念的革新和轉變,并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閱讀教學的方法。通過在實際的課堂中,加強學法指導,能夠顯著的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更好的閱讀教學效果。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涉及到多種題材以及文體類型的文章,因此這些文章也具有差異性的語言風格和思想內涵。所以,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也要根據不同的文章類型,有針對性的選擇合理的閱讀教學方式,并且能夠強化學法指導,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閱讀內容,靈活地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將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的激發出來。比如說,在對于《雷雨》這一篇課文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學的重點是進行其中人物性格的把握,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夠走進人物角色的內心,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就可以在教學中,通過情景劇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劇本的演繹。在這種教學方式下,也能夠讓學生對于其中的角色,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同時,也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參與閱讀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閱讀課堂中,營造一種更加愉悅、輕松的氛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1]。
2.2 合理整合和運用教材資源
對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為了能夠對教學策略,實現進一步的調整和優化,教師也要以語文教材內容為基礎,對于教材進行合理的運用和把握,進行各項教材資源的整合,從而不斷地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很多教師在進行教材的應用時,往往只是根據教材的順序,進行教學步驟的安排,學生也只能被動跟隨教師的節奏,進行閱讀和學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難以實現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為了有效地改善這些問題,教師就要在實際的教學中,能夠重視起課堂生成。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上,通過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具體的需求的分析,以此作為依據,對于閱讀教學的內容和順序,進行調整和規劃,靈活的整合和處理教材內容,并適當的對于內容進行拓展。教師不僅要利用好教材內容和資源,同時也不能被教材所局限,而是要在其中,進行更加豐富的拓展內容的延伸,不斷地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3 充分運用媒體資源
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教育領域中,各項媒體資源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通過引入媒體資源,能夠助力學生拓展閱讀的實現,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調整。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媒體資源為媒介,促進媒體資源和閱讀教學二者之間的高度整合。這樣,就能夠在學生研讀文本的時候,通過媒體資源為學生起到輔助的作用,開發學生的智慧,發散學生的思維,帶動學生更快地融入到文本當中,提高閱讀教學的生動性和靈活性,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另外,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微信或者是QQ群等在線平臺,向學生進行閱讀任務的發布、美文的推送,或者是也可以讓學生在上方,進行閱讀感受和心得的交流和分享。這樣就能夠讓學生與教師之間,就閱讀文本開展積極的互動,充分的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2]。
2.4 創新閱讀教學評價
通過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的建立,能夠對于學生的閱讀活動,起到促進的作用。在新高考的背景之下,教師為了不斷地完善閱讀教學,就必須要在學科素養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的創新閱讀的評價模式,充分的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在課堂閱讀教學結束以后,要按照學生的閱讀情況,引導學生進行讀書報告會、讀書辯論等活動的開展,將閱讀的教育價值展現出來,充分的發揮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總結: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屬于其中的重要內容,會對于學生的語文成績,起到直接的決定作用。因此,基于新高考的背景之下,為了進一步的優化語文的閱讀教學,教師就必須要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實現個性化的閱讀,這樣才能夠充分地適應當前的閱讀教學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偉.探究基于整本書閱讀理念的高中語文經典閱讀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8):47-48.
[2]唐豫.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探討[J].課外語文,2021(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