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陽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多元文化的流入,對我國的教育領域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新時期的新思想不斷沖擊著我國的傳統教學模式,針對這種現象,教育工作者也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然而在實際的改革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針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問題原因及對策。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管理;問題;對策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學管理來開展小學管理工作,以滿足新課改教學要求,提高教學活動質量。目前,西藏地區部分小學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仍存在較多的問題,亟待更為科學的管理方式、方法來開展管理工作,從而創設更為良好的小學教育條件,促使小學教學教育教學工作質量得到提高。本文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其詳情如下。
1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缺乏先進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也是管理工作開展的指南針。在新課改背景下,許多小學以及教師并沒有轉變教學理念,也沒有深入體會新課改教學理念,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也沒有很好地融入先進理念,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及管理人員受制于傳統思維,沒有從傳統思想中跳脫出來,缺乏對先進理念的認識,導致管理改革工作難度增大。
1.2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不健全
許多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不到位,歸根究底是缺乏制度的約束,且部分管理制度過多過濫,使得管理制度不健全,最終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需要以“人性化”為中心進行開展,但是沒有對應制度,導致部分工作落實不到位。且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督導人員并沒有對相關工作進行嚴格檢查和監督,使得許多制度并沒有完全落實,最終影響教學質量。對此,小學需健全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剔除落后、多余管理條款,并加強制度執行方面制度的設置,從而完善管理制度。
1.3教育教學管理目標不清晰
許多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者并沒有認識到管理目標的重要性,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沒有具體化管理目標,而這種不清晰的管理目標給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彈性,使得教師方法、教育目的等缺乏準確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學工作混亂,最終影響教育教學質量。
2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改進方法
2.1更新管理觀念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雖然已經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由于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導致很多教育管理者依舊重點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德育,這種思想觀念嚴重阻礙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與核心素質教育背道而馳。教學管理工作對學校和學生的發展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針對當前現狀,教育管理者要更新管理觀念,摒棄傳統管理中的弊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積極探尋新的管理方式,將智育與德育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進而實現高效課堂[1]。除此之外,管理者還要充分行使自己的職能,對小學數學教師進行有效培訓,大力支持校內教師相互配合,互相借鑒教學經驗,積極進行調研,一起探討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鼓勵大家外出進修。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師,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人本思想,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樹立以人為本意識,針對不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制訂相關教學計劃,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小學數學中多為基礎知識,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數學知識點過于枯燥,導致學生在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實現高質量的教學。
2.2優化教學管理體系
良好的教學計劃是解決管理問題的重要支柱,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在確保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制定更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國家教育教學方針為基礎,不斷優化管理體制。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要深度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的方式過于片面,忽視了學生的發展性,小學生除了考試成績之外,還需要看到他們的學習態度、進步情況以及發展協調性等。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周測和月測的方式來觀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果持續進步則要進行表揚,使其再接再厲;如果出現退步的現象,教師則要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發展變化,分析原因及時解決并加以鼓勵,采用激勵性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主動參與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紀較小,生活經驗不足,認知方面尚未成熟,使得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問題,對不同的問題類型也總有獨特的見解[2]。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鼓勵大家多提問題,因為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這是他們認識世界最有效的途徑。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管理要更加重視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學生綜合性、科學性的發展,利用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其全面發展。
2.3開展多樣化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教育的啟蒙階段,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隨著時代進步和思想文化的多樣性發現,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模式單一,課堂內容枯燥,已經不適應現代學生的發展。然而依舊有很多教師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無法在這樣的課堂中獲得快樂,久而久之,導致其學習效率低下,得不到良好的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作用,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式,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新時期的數學教師要充分行使自己的職能,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主要目的進行教學,利用情境教學法營造快樂輕松的教學氛圍,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確保全員聽講不掉隊。所謂設置情境教學法就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目的性地設計課堂內容,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和客觀條件來引導大家積極投身于課堂。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分組教學法、游戲競賽教學法等,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比賽,激發他們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進而形成良性競爭,促進共同發展。
3結束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小學數學教學管理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要做到與時俱進,利用新思想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積極探究解決方案,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為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進行有序管理,以求發展的姿態來面對新時代。
參考文獻:
[1]趙小吉.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37.
[2]姜蘭.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開展[J].新課程(小學),2019(1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