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毓海 楊絲思 龔茹欣
摘要:鄉村房屋如何最大限度的節能照明改造,如何科學合理的安置家具,農村廁所的改造安裝。
關鍵詞:農村房屋;照明;家具;廁所改造
引言: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后。積極追求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建筑文化傳承與創新成為了連續的學術話題。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背景下,各地相繼開展準備工作,并收獲了很好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諧之處,如有些地區在條件不適合的情況下,上級領導和一些村干部打著“新農村建設”,讓村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口號,不顧及當地風俗習性,強行將房屋進行拆除改造。這種不合時宜,改造后并不能滿足村民在生活中方便使用、經濟節約的基本要求。非但無法改善村民生活質量,還勞民傷財。因此要想造福村民,因地制宜的計劃,腳踏實地的作風,求真務實的態度才是建設美好鄉村的關鍵。
一、房屋裝修改造存在的問題
1.房屋照明問題
農村用電設備質量差,而且用電成本高,農村用電設備大多過時老化是農村電網急需解決的問題。因為用電設備大多數已經嚴重老化,導致農村用電耗電量高且電器絕緣性能差。有的電線桿因破損而處于危險狀態,每次打雷下雨的氣候就容易發生斷電現象,這不僅僅嚴重影響了農民平時生活供電,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此外,引起電壓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農村電網嚴重老化導致的電器質量變差。但最主要是由于用電時間集中以及供電半徑較大、供電設較少,正是由于相關部門前期規劃不到位而引起的這些問題。還有一個細節,農村的電價普遍比城市的高,因此處理農民用電成本高的問題更是迫在眉睫。
2.家具安置問題
農村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農民的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農民的日常生活需要逐漸多樣化、現代化,進而對各種生活用品的要求逐漸提高,從而促進農村家具廣泛性,現代化的發展。農民對于家具不僅具有從眾心理,更有攀比之心。因此有一些商家和企業便利用農民這種從眾心理發展商機,他們根據農民的購買方式和購買需求,會把大批在城市銷售量不高的滯銷品,質量不達標,徒有其表,過時的殘次品賣給農民。造成農民的金錢損失和人力消耗,更造成了資源浪費。再加上農村下雨會有泥水,一樓比較潮,地板開裂嚴重。墻面老化嚴重,衣柜遮擋采光,床位置不方便起居。因此,農村房屋的改造刻不容緩。
3.農村廁所的改造問題。
據新華社報道,某農村局部地區的改造廁所存在設計漏洞大、工程質量差、后續保障差等多方面問題,近幾年來,有大批改造廁所被村民當成堆放雜物或徹底棄用等,造成資源損耗,被稱為形式主義“標本”。更有在建好后,由于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主體不明確,施工質量不達標,脫離實際等問題,最終變成了擺設。
二、改善農民房屋建設現狀建議和方法
1.改善農村房屋的照明情況
首先要從技術上來講,供電能力弱,變電站少,輸配線長。廣大農村地區大多人口密度低但地域面積大,因此用電負荷不夠集中,配電網覆蓋面積較為突出。隨著經濟和時間的發展變遷,用電負荷愈發突出明顯,線徑過細的問題已經凸顯出來。另外其長時間過量工作已經出現了老化現象,也使電壓損耗問題表現的較為明顯。變壓器型號配置及分布點的設計不夠科學。供電面積逐漸擴展使負荷末端與首端發生互換,但變壓器的初始位置是固定的,變壓器同負荷中心之間的距離較遠,設計不夠科學問題逐漸暴露出來。近些年來農村地區整體用電規模擴大,變壓器擴容空間和迎峰能力都受到了極大制約,過載問題突出,用戶端電壓無法達到使用需求。依托于控制發電機無功出力這一方式來調整系統電壓是一種行之有效且操作方便的調壓方式,此種調壓方式是不會引發成本增加問題出現的。為了確保位于電源附近的用戶的用電情況不受影響,電力部門所安裝的發電機組都應該具有自動勵磁調節功能,以便可以更好地控制電壓。
在解決低電壓問題時應該秉持著逐層逐級負責的原則,明確具體的管理目標。各部門要明確自身的工作目標和任務,關注最終的政治效果。明確了整治方案以后就應該積極地加以落實,不能走形式主義。
2.科學合理的安置家具
應該把價格便宜,質量能夠達到保證,性能優良,保養簡單,適應力強,方便裝修的家具推薦給農民。我們應該在調查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農民自身的經濟條件,居室大小以及人口多少和地理環境科學合理的安置家具。可以根據現階段市場上的情況在網店上進行對比和挑選,選擇耐用的、適合農民生活的家具,也可以按照網上教程自己安裝,所需價格比市場上便宜很多。選好后按照生活需要、生活環境以及其他因素分批購買。
在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家具的擺放必須重視空間的應用和布局,使室內空間達到較為寬闊的視覺效果,讓家具和裝修顯得更加鮮活。
3.農村廁所的改造安裝
“做農村工作,一定要懂得農村的特點,不能把城市改造的思維放到農村改造中,現在許多基層干部都是城市里長大的,沒有經驗,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失敗的原因,從表面上看來,是村民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但是從更深層角度出發考慮,為什么衛生習慣會不好呢?事實上,生活方式總是和生產方式有關,過去農耕時代,人類的糞尿是要被用來做有機肥的,在這種生產狀況下,農民很難理解,為什么要把糞便從下水道沖走。
廁所演變沖水廁所受到重重非議。在各地的廁所改造中,沖水廁所是當下最普遍的選擇,事實上,沖水廁所遠遠算不上觀念先進。思想的改變并非一旦一夕,更不是拆掉舊廁所、蓋起新廁所就能完成的。廁所的改善,受兩個前提的約束,一個是生活水準,一個是生產形式。當農民繼續把糞尿做有機肥,怎么肯把大糞用水沖走。同樣的,一個負擔著艱巨的生存能力的人,也從不會考慮如何讓廁所變得更衛生。即便這兩個條件都達到了,收入也高了,生產方式也變了,仍舊需要一個過程。所以要真正讓改造廁所造福村民,不能急于求成,要從長計議,其次要隨機應變,要堅持農民的主要地位,讓農民全程親自參與進來。
結語:
一是在解決低電壓問題時應該秉持著逐層逐級負責的原則,不能走形式主義;二是科學合理的安置家具,注意空間擺放用與布局;三是改造廁所的最重要目的是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