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翼(上海深蔚科技有限公司)
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讓零售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互聯網為線上零售開拓了發展空間,改變了人們以往的消費習慣和購物方式;另一方面,也使線下零售遇到了發展瓶頸,去思考如何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探索新的發展。在線下零售的各個環節中,零售終端監測一直是零售企業格外關注的。零售終端是否能夠按照銷售方案順利執行,并取得良好的銷售成果,對零售企業的實際銷售業績有重要的影響。零售終端監測就是用以評估零售終端執行效果的重要措施,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傳統的零售終端監測,需要專職的監測人員去零售門店現場拍照并核查,效率偏低且成本較高。而眾包理念,為零售終端監測提供了新的思路,借助互聯網調動內外部資源進行高效整合,對于壓縮成本、高效利用資源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進而促進零售企業有針對性地調整自身的線下零售業務,并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
眾包(Crowdsourcing)的概念最初由美國記者杰夫·豪(Jeff Howe)在《眾包的興起》(2006)一文中提出,生產者、生產方式、生產工具和生產組織這四個核心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動了眾包的產生。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眾包被理解為網絡化社會生產,指一個公司或機構把過去由內部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大眾網絡的做法。換言之,眾包將大眾的思想匯聚在一起,將生產移交給個體,而個體的頭腦風暴聚集在一起最終引發龐大的規模效應。
本質上,眾包是一種分工協作方式,但與傳統的分工不同,表現出三個顯著的特征,即自由自愿、面向非特定大眾、基于互聯網。在眾包理念下,商業模式的行為主體分別為發包者、接包者和平臺,其在眾包過程中的主要角色和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眾包的主要角色和流程
眾包中的主要角色是發包方、平臺方、接包方,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首先由發包方上傳需求給平臺方,并支付申請,然后平臺方發布給接包方進行投標參與,并獲取報酬;其他利益相關方要對發包方進行管理,也要對接包方進行協調。眾包活動是眾包接包方、發包方、眾包平臺三者互動合作過程;眾包平臺是為眾包活動提供技術支持的管理平臺、服務平臺,是把參與者提供的資源和任務發布者所需資源進行匹配的平臺。
互聯網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可以映射為眾包的兩個基本特點:一是互聯網有機互動使交流更加迅速便捷,為眾包提供了資源共享的平臺;二是節點的多元化使技術下放到普通大眾受眾,為個體的多樣化創新提供了支持。
隨著人們對高效整合資源的日益重視,眾包理念也開始被應用于各個領域,其應用形式主要有三種。其一是預測市場。眾包參與者不僅僅是內容的制造者,他們本身也是內容的消費者,從接包方身上不僅能夠獲取方案,更能夠了解他們的需求,也就是市場的方向,對發包方而言能夠更加有效地把握市場動向。其二是解決問題。眾包模式下,借助企業外部的力量來處理某些特定的問題,并通過競爭的方式獲得最佳方案,例如產品設計、服務等。與此同時,通過網絡發布需求,首先將自身的需求公開,吸引關注,也能夠成為營銷與宣傳的途徑。其三是集體交流。在整個眾包流程中,對所有接包方都秉持平等原則,企業內部的種種規則此時并不適用,每個接包方都被視為有價值的知識來源,且是獨立完成任務,不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也由此可以提供更多個性化的視角,幫助企業高質量地解決問題。
近年來,我國涌現出一大批眾包網絡平臺,他們聚合了公眾智慧和社會創意,開展了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運營維護的眾包平臺服務,催生了服務眾包等新興業態,呼應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到來,正成為新產品、新技術開發的有生力量。其中,不僅有大型互聯網企業開展自己的眾包業務,如阿里、京東、百度等,也有不同領域內專門提供眾包平臺業務的企業逐漸壯大,如豬八戒、美團等。隨著眾包理念越來越受到關注和認可,公眾的生活也因眾包發生了變化,眾包市場更是不斷擴大,也在各個細分領域發展新生的專業化眾包平臺,在各個行業發展出各異的眾包應用模式,創意設計、軟件編程、交通出行、物流貨運、外賣、生活服務等行業的眾包模式,逐漸走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益普及。
根據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1),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生活服務、生產能力、知識技能三個領域。越來越多的眾包平臺專項B端即企業服務市場,不同領域內業務的拓展為傳統行業帶來了新的改變,也同時推動著線下業務的平臺化轉型。對零售終端執行監測而言,傳統的業務模式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同樣面臨轉型,而眾包理念能夠為傳統零售終端執行監測模式,乃至整個零售行業帶來不容小覷的變化。
眾包理念在終端執行監測中進行應用,主要服務于零售企業,和傳統模式相比有突出優勢。其一,眾包平臺擁有龐大的用戶流量和數據資源,有利于為企業進行精準用戶畫像、提供客源基礎、收集用戶反饋,能夠幫助實現多樣化、個性化的客戶需求。其二,眾包平臺能夠通過規模效應來為服務降低成本并增強效果。平臺作為多個主體之間的紐帶,能夠將產業鏈資源進行高效的聚集、整合、分享,將規模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率且低成本的優質服務。
就零售終端監測而言,通過眾包理念的融入,開發與零售終端監測業務相匹配的眾包平臺,能夠幫助零售企業大幅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基于眾包理念的零售終端監測平臺,其發包方即具有終端監測需求的零售企業,接包方為能夠勝任監測任務的相關人員。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架構數據分析模型,能夠幫助企業高效地獲得需要的終端監測數據,不再需要培養專職的終端監測人員,因而節省了相關的人力成本。通過平臺可以實現對眾包任務實時發布,并在約定時間內取得反饋,由于眾包任務可由所需監測終端附近的人員來完成,因此也節約了相關的時間成本。對于接包方而言,對于地點相近或相似的兩份終端監測需求,也可以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兩項任務,和傳統模式下專職人員只能為同一家企業服務相比,更能夠實現對資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隨著智慧零售時代的到來,線上線下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直至完全融合,零售革新早已不是簡單的新工具、新技術的運用,而是全新的一種運營和服務思維。基于眾包理念的零售終端監測,正是從運用和服務思維上,給零售業務的運作模式帶來新的思路,通過眾包平臺在內外部資源之間建立高效流通的橋梁,從而幫助零售企業更好地取得零售終端反饋,當實際銷售結果不符合預期時,可及時進行調整,更好地保障自身的發展。通過對線下零售終端的執行進行監測,能夠對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消費習慣、消費行為有更加精準的把握,從而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和產品,對各個銷售渠道的消費者定位和銷售方案制定都有重要的作用。
眾包理念自提出以來,已經在多個領域開展應用,但在零售終端監測中的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對零售行業而言,線下零售的業務發展中,零售終端執行監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眾包理念的基礎上建立數字化零售終端監測平臺,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有利于零售企業把握實際銷售情況,作出更好的銷售決策。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相信眾包理念也會在更多領域發揮積極作用,為不同行業的創新變革開拓新的思路,推動行業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