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其濤 宋艷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加強環境污染治理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保障,環境監測質量是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關鍵環節。因此,需要重視該方面的質量管理內容。本文從現階段環境監測工作的特征與必要性著手,分析了該工作中進行全過程質量管理的缺陷,最后針對優化整個監測過程、質量管理效果的對策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
引言
環境監測主要指環境監測相關機構使用相應的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對可能影響或者已經影響人們正常生產生活的環境質量情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監視、測定活動。通過環境監測所得結果有助于幫助相關工作人員來了解被監測環境受污染情況,明確環境質量情況的優劣以及環境質量變化情況等,對現行環境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為后續治理以及防污染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但是目前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采取科學合理的改善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1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環境監測體系不完善
對環境監測機構來說,具備完善的監測體系才能使其在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對環境中污染物含量、濃度等進行全面測定,了解被監測環境情況,對其未來變化趨勢進行預測,采取科學合理的處理措施。但是結合現狀分析,很多地區環境監測體系不完善,不具備專業性監測機制,例如一些政府雖然設置了環境監測機構,但是不具備質量控制部門,或者部分政府設置了質量控制部門,但是沒有對其職責進行明確劃分,很多工作流于形式,導致監測設備及技術手段無法發揮其作用,對監測整體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1.2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建設不完善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不僅包括環境監測技術人員,也包括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一方面,從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的現狀來看,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是由于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有限,同時正規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培訓較少,不能及時更新理念和技術,因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專業的環境監測管理人員極度缺乏,在很多環境監測機構,環境監測管理人員一是從環境監測技術崗位轉崗而來,二是由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兼任,往往缺少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嚴重制約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
1.3缺乏有效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手段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要求環境監測數據必須具有準確性、精確性、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環境監測結果往往出現偏差。缺乏有效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手段是影響監測結果質量的關鍵因素。在環境監測的過程,監測數據的獲得要經過很多中間環節,比如現場采樣、樣品運輸和分析測試等,這些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這就需要有效的質量監管。但是,目前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監管措施只能較好地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精確性,對于數據的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仍缺乏有效的監管。另外,先進儀器設備的缺失,也是環境監測質量不達標的因素之一。
2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
2.1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
首先,加強宣傳和教育,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機構工作人員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視,深刻認識環境監測質量體系的建設需要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從而保證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行。其次,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監督體系的建設。通過建立質量監督體系對質量控制的要求、質量控制的手段以及質量管理的效果進行評估,推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再次,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預測機制。對環境監測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充分地預測,制定預防措施,能夠在環境問題發生的第一時間迅速有效地進行處理。最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要依據具體的情況,只有結合實際問題的體系建設才能實現持續有效的發展。
2.2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的建設
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保障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關鍵。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的建設對提高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加強對環境監測人員的培養,推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的建設。首先,要增強環境監測人員的職業認同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增強團隊凝聚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能夠正確認識本職工作的價值,從而更好地理解工作目標。其次,要加強環境監測人員的業務能力的培訓。在培訓內容上,除了安全責任意識、環境監測標準和儀器設備使用規范等專業技術知識,還要加強質量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的培訓,努力打造一支既有專業監測技術又有高水平管理能力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另外,還要把培訓和考核結合起來,讓培訓真正落到實處。
2.3提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能力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能力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多層面結合進行提升。一是需要不斷系統完善環境環境監測法律法規、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標準和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體系;二是完善環境監測監督機制,利用現代的信息化監測技術,實施從現場調查、確定方案、優化布點、現場采樣、樣品運輸、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報告編制與審核簽發等全過程的質量監督;三是加大資金投入,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四是加強先進技術的學習和引進,如GPS定位拍照等技術手段為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提供技術保障;五是建立環境監測信息系統,對監測結果進行科學高效地統計分析與挖掘。
2.4提高對儀器設備的控制水平
首先,管理人員需要全面檢查所需儀器設備,對其進行抽查、校準和維護保養處理,為了能夠進一步確保設備儀器的精準性,還需要配備專門的自檢校準儀,在無人的情況下實現對其自檢和自校。其次,還需要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更新,如今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只有保證設備具有先進的性能才能有效提高環境監測水平。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保證環境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就要落實新格局體系內的環境監測技術。技術部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更加適宜的監測機制和方案,從人員控制、綜合質量控制等方面落實具體管理工作,以促進環境保護項目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楊家寶.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1):186.
[2]趙珊珊.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分析[J].大眾標準化,2020(16):182~183.
[3]屈佳瞇.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實施分析[J].污染防治技術,2019(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