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筱莎
摘 要:現代國際社會發展變化的速度非常快,只有不斷堅持創新發展,才能保證生產力不斷優化發展中。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對創業教育進行創新發展,既符合國家的基本發展戰略,同時也是自身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需求。國家政府非常支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不斷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際過程當中,對改革中遇見的問題進行適度分析,提出對應的解決辦法,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未來的就業適應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問題;解決辦法
引言:
國家創新改革制度發展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也是高職院校推動教育改革,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的重要保障[1]。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是未來國家重要專業人才來源,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是國家在教育改革方面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同時,國家對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著比較明確的政策引導,對具體的改革內容也有明確的規定。高職院校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當前最緊要的任務。
1.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1.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認識有偏差
目前,高職院校對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目的的基本概念認識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將創新創業教育等同于傳授學生創辦企業的方式和方法,并且將創辦企業的數量作為畢業考核,同時以創業的過程作為創新創業實踐和實習經歷,并不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只關注最終的結果。這樣的教育過程,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并不能養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也不突出[2]。
1.2.創新創業教育氛圍并未形成
當前國內大部分高職院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還處于比較簡單的階段,基本上還是處于教育改革的初步階段,學校和家庭以及社會之間對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整體教育氛圍并沒有形成。高職院校依舊受限于傳統的教育模式,無法突破和創新,社會上也更加普遍的會選擇學習成績更加優異的畢業生,而并非具有優秀的創新意識的學生,這樣一個學校和社會的整體職業取向氛圍,導致大部分的學生忽略了自身創新創業意識,還無法擺脫傳統的對理論知識的過分重視的思維階段。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更快適應社會,并且能夠在求職市場上突出,獲得一份心儀的工作。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還未受到社會整體創業氛圍的推動,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三方沒有共同形成一個整體的推動力,阻礙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發展。
1.3.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所需要的資源不足
由于目前國內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還處于初級摸索階段,因此缺乏必要的師資。而專業的教師是大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主力軍,也是引導學生以及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主體。也是高職院校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發展之路的必要素質條件和主要資源[3]。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需要突破以往更加重視理論知識傳授的教育觀念,轉而向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能力,和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這也是改革的主要教育內容。對于教師來說,教師自身不僅僅要有非常全面的創新意識,同時創新知識理論水平也需要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將理論融入實踐當中,并且在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的過程中給予專業而科學的指導。但是高職院校在引進這樣具有實踐經驗和優秀理論知識積累的教師的人才機制上,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除了教師資源匱乏之外,具體的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課程的開發也還沒有達到標準要求。大部分的課程都還是理論知識的傳授,沒有真正以創新創業為就業導向而開設特色課程,學生大多只了解到部分的政策法律和法規要求,而如何著手進行創新創業,卻并沒有得到非常高效的指導。
1.4.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教育機制不夠完善
高職院校已經開始注重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并將之放在學校教育改革的重點位置。但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教育機制還不夠完善,還是教育資源方面的準備,還是學校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開發而做出課程方面的調整,都沒有一個系統而完善的機制進行保障。學校和企業之間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的合作也沒有走上正軌,融合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需要解決[4]。
2.推動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進程的建議
2.1.明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
明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轉變固有的創新創業教育認識,明白創新創業教育并不等同于培養企業家,而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并且為社會輸送綜合素質更加出色的優秀畢業生,推動國家向創新型社會轉變。通過大力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重視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過程中的表現,實際地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這才是適應將來瞬息萬變的市場的主動表現,也是開創一個全新時代的準備工作。
2.2.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高職院校為了進一步地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可以在院校內設立一個專門的創新創業管理部門,并且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創新創業管理教師隊伍,積極的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推動實踐教育,從而解決由于缺乏教師資源而導致的改革發展推動困難的問題。對于院校內已有的教師隊伍進行整體素質教育的培養,培養教師本身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經驗,從而讓教師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另一個有效地獲取更多教師資源的方法就是,聘請優秀的企業家以及其他行業內部的優秀人員,作為兼職教師,來補充院校內部缺乏的實踐教師資源,形成一支多元化的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讓學生更加能夠系統地掌握全面的知識理論和實踐經驗教訓。
2.3.推動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開發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就是推動新創業課程體系的開發,人才的培養要通過課程才能夠實現基本的目標,只有系統的課程體系才能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創新型人才。創新創業知識理論是實踐的基礎,但并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實際操作的能力的提高才是創新創業教育最終所要達到的本教育目標。課程體系的建立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作為開始,以傳授創新創業理論基礎為操作基礎,最終通過理論和實踐的融合來達到專業教育技能傳授的教育目標,真正讓學生能夠獲得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同的高職院校根據自身不同的特色資源,可以設計不同的專業課程體系,從多方面來對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培養,以此來達成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標。
2.4.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能夠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因此通過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能夠更加快速地整合社會各界的優質資源,并且通過平臺來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信息互享,技術上的相互溝通和促進發展,資金周轉方面也會更加地便利,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來說是一個非常可靠的保障。
3.結束語
只有創新意識,才能推動創業發展,只有積極創業才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勞動價值。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發展,是培養優秀社會人才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理念的實踐改革內容之一。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對改革推進過程當中遇見的問題做出應對措施,全方位的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推動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同時也是對國家推動創新改革戰略的積極響應。
參考文獻:
[1]陳詩慧,張連緒.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囿與推進路徑[J].職教論壇,2017(04):71-77.
[2]劉暢.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索[J].職教論壇,2017(03):36-39.
[3]鄭立梅,趙景芬,劉占軍.高職院校落實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以遼寧水利職業學院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6,18(12):65-68.
[4]闕小平,謝林.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狀況與改革思路分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27):8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