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 要:工匠精神在現代高校教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是指培養學生進入社會所需具備的基本品格以及專業技能,學生不僅要具備過硬的知識儲備,更需要不斷磨練個人的技藝,同時還需要具備相應的從業道德,培養學生勇于奉獻、不斷為祖國更好發展奉獻力量的精神。在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教學中,尤其關注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這對于學生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基本的品格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這就需要在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教育,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業精神,通過對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進行分析,希望提出有效提升工匠精神在高職創業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策略
引言:
社會進步和發展,促使各國正在面臨經濟轉型,不斷推動經濟發展,對于未來的勞動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今后將進入社會,教師在學校教學中就要滲透社會人才需求觀念,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讓學生不斷磨練自己的技能,提升學生自身的思想認識,從而幫助學生在今后進入社會中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力。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要滲透工匠精神,這是學生今后工作的基礎,只有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在今后創業發展過程中才會更加順暢。
1.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現階段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學校師資隊伍薄弱,在創業教學方面缺少專業型教師,從而導致師資隊伍難以滿足未來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學校內部創業課程體系不夠完善,更多地按照國家課程標準規定教材內容進行講解,缺乏地域特色以及學校特色,從而使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不夠專業化,學生所學技能缺乏針對性,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在創業發展過程中的阻礙。學校缺乏進行創業發展環境的設置,難以在學生思想意識上養成良好的創業發展觀念,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缺乏專業知識理念的支撐,缺乏工匠精神的支持,這也就導致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率低的現狀原因之一。與此同時,學生自身對于創業知識的了解程度不高,缺乏自信心,這也是造成高職院校創業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教師需要從學生入手,了解學生的思想發展,及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課堂教學,也要幫助學生多方面了解創業知識,在校園內注意進行創業氛圍的渲染,定期組織各種宣講會,激發學生的創業精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鼓勵學生養成工匠精神,防止學生盲目創業,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創業的流程,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成功開展個人的創業工作。
2.基于工匠精神下提升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策略
2.1.創設良好社會環境,培養學生創業精神
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讓學生在校園內也能夠感受到社會的氣息,防止學生與社會脫節,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掌握學生對于創業精神的了解水平,提升學生創業思想認識,保證學生能夠及時獲取社會信息,了解現階段社會創業發展變化情況,幫助學生掌握第一信息。
例如,教師也可以在校園內定期給學生觀看現階段創業視頻,同時也可以定期組織各種座談會,讓學生就個人對創業的看法發表觀點,學生之間思維進行碰撞,有利于學生不斷提升個人的思維認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個人的思想水平,促使學生不斷向積極的方向發展。良好氛圍的創設,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帶入到創業氛圍中來,讓學生能夠不斷養成創業觀念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
2.2.優化創業師資隊伍,提升教師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首要目的是高技術人才,高職院校的學生今后大多數要進入社會從事各種工作,然而在校園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創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創業思維,鼓勵學生不斷積極發展,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同時也要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教育,讓學生樹立工匠精神,促使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有所發展。這就需要教師首先要自身提升對創業領域知識的掌握,不斷優化個人的創業教學模式,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內學到專業化知識,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學習優秀教師的創業課堂,及時進行線上線下的繼續學習,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創業發展。教師也可以定期舉行模擬創業,在學生創業發展過程中給學生提出各種建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觀念,增強學生的創業思想認識。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能夠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幫助學生不斷成長和發展,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2.3.完善創業課程體系,喚醒學生創業意識
教師要完善創業課程體系,使得學生在創業課堂內所學知識更具有系統性和專業性,雖然許多高職院校建校時間較短,還沒有形成系統的創業教學體系,但是作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標準,創業教學必不可少,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優化課程體系,積極學習專業系統知識,學校以后積極引進創業專業人才,共同進行校園創業課程體系的建構,使得創業教學課程能夠滿足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核心,促進學生不斷成長。
例如,教師要定期組織研討活動,針對某一階段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表現進行歸納總結,在收集的各種信息資源中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及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材內容的更新,提升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意識,并且在創業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從業品質。
2.4.課堂結合社會實踐,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工匠精神教學需要與學生的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僅僅進行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遠遠不夠,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進行社會實踐,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工匠精神觀念,個人探究正確的創業精神,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業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創業意向,給學生進行各行各業的分類,可以模擬進行創業實踐,同時也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鼓勵學生到企業內進行實地實踐,這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在創業過程中,學生能夠認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意義,從而加深學生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創業思想觀念。不僅要提升個人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更需要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意識,從而幫助學生在未來實際創業過程中更好成長和發展。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滲透工匠精神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業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意識,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鼓勵現階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一方面有助于推動國有企業的發展,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繁榮昌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質量,促使高職院校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發展的需要,從而共同推動社會不斷進步,這對于高職院校教師來說,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挑戰。因此不斷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工匠精神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而這需要教師、學校以及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金蓮.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3):3.
[2]盧招娣, 張淑貞. “工匠精神”引領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研究[J]. 環球首映, 2019, 000(004):P.89-89.
[3]彭曄, 曾偉.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特色課程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7, 030(016):3-5.
[4]徐海芳, 劉映凱. 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研究——以創新創業影像工作室為例[J]. 遼寧高職學報, 2019, 21(01):78-81.